九年級語文上冊重點知識
4、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至少三個),并解釋其現在的意思。
三顧茅廬: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指為非作歹,違犯法律。
計日而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3) 作者開始分析形勢,指出不利的客觀條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有利的主觀條件是: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 表現作者無意于功名利祿的句子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5) 表現作者臨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6) 諸葛亮出師北伐的目標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用原文四個短語來回答)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陛下)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人的志氣,而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向您竭誠進諫的道路。
(2)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宮廷和相府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提升、懲罰、表揚、批評,(標準)不應當有差別。
(3) 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年矣。
后來遇到嚴重挫折,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頭奉命出使,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4)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希望陛下責成我實現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大業,如果不能實現就治我的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諱、允之任也。
四、文學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出師表》的作者是諸葛亮,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
2、歷史上有“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是指魏國、蜀國、吳國。
第25課 詞五首
一、重點字詞
斜暉脈mò脈 白 pín 羌qiāng 擎qíng
舴zé艋měng 霹pī靂lì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2)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3)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4)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5)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6) 《漁家傲•秋思》中抒發守邊將士們的建功之志和思鄉之情的句子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