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好好說”——修改病句》教案
(1)主語累贅
例:革命先輩為了人民的利益,他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修改:“革命先輩”和“他們”重復,“他們”刪去。
(2)謂語累贅
例:有些人平時很少乘車乘船,對于刺激特別敏感,容易造成暈車暈船。
修改:“造成”和“暈”重復,“造成”刪去。
(3)狀語累贅
例:開會時間還沒到,各地代表陸續魚貫入場。
修改:“陸續”或者“魚貫”刪去。
(三)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是指詞語在句子中的位置放得不恰當。
1、名詞的多項定語次序不當
如:許多附近的居民都跑來看表演。
修改:附近的許多居民都跑來看表演。
2、動詞的多項狀語次序不當
如:這期研討班是北京大學和山東大學聯合于今年5月底舉辦的。
修改:這期研討班是北京大學和山東大學于今年5月底聯合舉辦的。
3、虛詞位置不當
如:我們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
修改:如果我們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
規律:復句中兩個分句用同一主語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后邊;前后分句的主語不同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前邊。
4、違背時間、空間或邏輯的排列和發展順序
如:由于會議開得及時,促進了工作,抓住了關鍵,解決了問題。
修改:由于會議開得及時,抓住了關鍵,解決了問題,促進了工作。
(四)結構混亂
1、格式混用
即把兩種格式混雜在一起組成一句話,造成句子語義不清晰。
如:工作再重再忙,越要堅持學習、更新知識。
修改:混雜了“再……也……”格式和“越……越……”格式。應改為:工作再重再忙,也要堅持學習、更新知識。
又如:該公司上半年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
修改:混雜了“比……增加了……”格式和“跟……相比增加了……”格式。應改為:該公司上半年的營業額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
2、中途易轍
即前后兩句話該用同一種句式而雜用了不同的句式。
如:說起話來,他比誰說得都動聽,可是做得卻比誰都差。
修改:前說“說起話來”,后說“做”,前后句子不相稱。可改為:說起話來,他比誰說得都動聽,可是做起來,卻做得卻比誰都差。
又如:繼原始人在勞動中創造了《邪許歌》以后,現在留傳下來的最古老的歌是《彈歌》。
修改:原始人在勞動中創造了《邪許歌》以后又創造了許多歌, 其中《彈歌》是留傳到現在的最古老的歌。
3、成分雜糅
例:學校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們班,大家都有光榮的感覺是難以形容的。
修改:改為“大家都有光榮的感覺”或者“大家心中光榮的感覺是難以形容的”。
4、結構的累贅
例:考試場是設在古色古香的大廳里舉行的。
修改: “是 …… 舉行的”累贅,刪去。
(五)不合邏輯
是指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
1、概念不恰當
(1)用錯概念
如:作家通過自己的創作進行革命斗爭,他們寫的小說、詩歌、雜文以及畫的漫畫,都成了群眾斗爭的武器。
修改:“作家”這個概念的外延包括不了詩人,也包括不了漫畫家,應把“作家”改成“藝術家”。
(2)偷換概念
如:人到老年,白發稀疏,皺紋滿面。這些表現都是體質衰弱給老年帶來的老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