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節選)
杰克•倫敦“四十年華付杳冥”使舉世震悼,特別是千百萬身居社會底層的讀者更感到痛惜。杰克•倫敦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叛逆者,盡管他也有缺點、錯誤,但他熱愛生活,自強不息,終生不屈不撓地與厄運搏斗,終于從苦難中崛起,在美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他的一生是一首非常動人的歌──生命的凱歌!
(選自《文學知識》1986年第2期)
二、拼搏蘊蓄著生命──杰克•倫敦和《熱愛生命》(王鳴熊、劍波)
“……他從夢里慢慢蘇醒過來,覺得有條舌頭在順著他的一只手舔去。他靜靜地等著。狼牙輕輕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緊了,狼正在盡最后一點力量咬進它等了很久的東西里面。可是這個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給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無力地掙扎著,他的手無力地掐著的時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經慢慢摸過來,一下把狼抓住。五分鐘之后,這個人已經把全身的重量都壓在狼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雖然還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臉已經抵緊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經滿是狼毛。半小時后,這個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體慢慢流進他的喉嚨。……”這里所寫的并非驚險小說,而是杰克•倫敦的短篇小說《熱愛生命》中的一個情節。
短篇小說《熱愛生命》是描寫一個淘金者與饑餓、寒冷、恐怖和死亡作斗爭的故事,表現出人戰勝自然,生戰勝死的積極思想。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對這篇小說非常喜愛、贊賞,克魯普斯卡婭曾經在回憶列寧時說過:“……在伊里奇逝世的前兩天,我在晚上給他讀杰克•倫敦的短篇小說《熱愛生命》,這本小說還放在他房間里的桌上。這是一篇很有力的作品。……伊里奇非常喜歡這篇小說。第二天他要我繼續讀杰克•倫敦的小說。”
杰克•倫敦是美國一位隨著20世紀的誕生而崛起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人們稱他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甚至譽之為“美國的馬克思”。
在杰克•倫敦17年的創作生涯中,他一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一百五十余篇短篇,3部劇作,還有一些自傳體作品以及隨筆、論文、特寫等著述。主人公基本上都是社會下層人民,如工人、童工、拳擊師、淘金者、印第安人,作品所觸及的問題有三個方面:揭露美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及其腐敗的政治機構;對資本主義社會苦難深淵中的勞動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主張用社會主義革命來改變美國的社會現實;抨擊資產階級極端個人主義思想。
《熱愛生命》是杰克•倫敦19xx年寫的短篇小說,全文約一萬五千多字。小說描寫阿拉斯加的克朗代克河的一個孤零零的淘金者。在廣袤的荒野里,他的惟一的同伴拋棄了他,他已經有兩天沒吃東西,并且迷了路,他的兩腳早已皮開肉綻,鮮血淋淋,他的槍沒了子彈,他的胃也失去了知覺,他已經筋疲力盡,不是靠兩腳走路,而是用手腳在地上爬了,他吃的是雪水,睡在露天,雨雪淋濕了他。在荒野的六天六夜中,他僅吃了一二條水塘中銀白色的小鰷魚和四只剛出殼的小松雞。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在他奄奄一息時,有一條病狼卻時刻尾隨著他,舔食著他留下的血跡,覬覦著他的肉體。最后淘金者用智力和毅力咬開了病狼的咽喉,憑著意志吮吸了病狼的血,并堅持著爬到了大河邊。最后,他在大河邊被幾個科學考察人員救起,他在與大自然的拼搏中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