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與妻書
3.課文是19xx年作者參加廣州起義前夕寫給妻子的絕筆書。作者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妻子,希望與妻子“相守以死”,甚至希望妻子先自己而死,但為什么最終卻決意離妻別子、慷慨赴死?【明確】作者在第四段寫出了不能與妻子“相守以死”的原因。作者從內(nèi)心發(fā)出“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但分析當(dāng)時中國的現(xiàn)實:“天災(zāi)”,“盜賊”,“瓜分”,“奸官污吏”,使“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地時不可以死”,即使不死,也要經(jīng)受“較死為苦”的離散。“天下人這不當(dāng)死而死與不原意而離者,不可數(shù)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這就是“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的原因。自己并非心愿先于愛妻而死,是清朝的血腥統(tǒng)治,迫使有志之士走上起義的道路。至此,明知妻子“不欲吾死”,而竟然就死的心志已表達(dá)得十分清楚了。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決心,“死無余憾”,相信會有后來同志繼承革命事業(yè)。又叮囑妻子善撫后代,使之繼承父志。這一段于說理中抒情,說情中喻理,情、理交織,人感至深。 4.這封信寫得豪情萬丈,又纏綿悱惻。朗讀下列句子,體會作者對妻子的至愛之情?(1)初婚三四個月,適冬夏之望前后,窗外疏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并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念思之,空余淚痕。【明確】這一句表達(dá)了林覺民對妻子的深深眷戀之情。(2)前雨具科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明確】這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把愛感情融于愛國家的感情之中。(3)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dāng)哭相和也。(4)今人又言心電感到高興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明確】這兩句話寫作者希望死后靈魂永遠(yuǎn)陪伴妻子,表現(xiàn)出對妻子的依戀之情。5.結(jié)構(gòu)分析(1)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全文七段,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作為遺書的開端,簡要地說明自己寫這封遺書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第二部分(2-4):是信的核心。在這部分中,烈士心情傾訴自己“至愛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第三部分(5-7):作為遺書的結(jié)尾,再一次傾訴自己“至愛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腸。(2)結(jié)構(gòu)圖表: ┏不留苦給妻子 ┓ ┏吾至愛汝 ┫月影下訴真情 ┣ 生死觀 ┃ ┗不告訴起義事 ┃ 幸福觀 ┗忍舍汝而死 → 社會黑暗,生離比死別更痛苦 ┛6.《與妻書》譯文意映愛妻如見:我現(xiàn)在用這封信跟你永別了!我寫這封信的時候,還是世上的一個人,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jīng)成為陰間的一個鬼。我寫這封信時,淚珠和筆墨一起灑落下來,不忍寫完而想擱筆,又擔(dān)心你不能體察我的衷情,以為我忍心拋棄你而去死,以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強忍著悲痛給你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