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九下8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來,大王您受蒙蔽得太厲害了。”
(四)分析第二段:
1、提問:在本段中,鄒忌是如何諷涑齊王的?
明確:以家事喻國事的辦法。
2、補充:以“臣之妻私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與“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與“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勸說齊王除蔽納諫。最后懇切指出“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3、教師:鄒忌緊扣“私”“畏”“求”三個方面以親身體驗諷勸齊王,鄒忌諷諫的效果如何呢?讓我們繼續學習文章的三、四自然段。
六、小結:前面我們學習了一些散文,我們知道以小見大是重要的寫作方法。朱自清通過小一片小小的荷塘,寫出了人生的無奈和生命的渴望;李樂薇通過寫小小的一間山中小屋,表達了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川端康成更是通過一朵凌晨四點盛開的海棠花來表達自己的美學觀點。這“小”中的“大”,僅僅是用眼睛就能看到的嗎?還得—— (用心想)。 戰國時齊國的大臣鄒忌也經歷了一件小事,他深入思考,連睡覺都在想,他也想出了“大” 。
七、布置作業:p152、一。
八、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1、鄒忌比美
臣之妻→私我
思 臣之妾→畏我
臣之客→求我
2、威王受蔽
由小及大 宮婦左右→私王 設喻巧妙
家事喻國事 朝廷大臣→畏王 入情入理
四境之內→求王 態度誠懇
第三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3、 體會古代志士為了國家利益勇于諷諫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納諫的大度胸懷;認識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二、教學重點:總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三、教學難點:體會本文用語的特點。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說話練習。
(二)導入新課:師: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勸誡劉禪要“開張圣聽”,廣開言路有什么好處呢?今天我們來自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體會多方聽取他人意見對自身成長的好處。
(三)串講第三段:
王曰:“善。”
齊威王說:“好!”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面:當面,名詞作狀語。
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書面規勸我的,受中等獎賞;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能夠在公共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使我聽到的,受下等獎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命令剛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言規勸,宮門口庭院里好像鬧市一樣;
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幾個月以后,不時地有人偶然進諫;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