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曹劌論戰
景公謂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書社五百封管仲,不辭而受,子辭之何也?”晏子曰:“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嬰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晏子方食 方:正 b.終再拜而辭曰 再拜:拜兩次
c.進取于君 進:前進 d.以振百姓 振:同“賑”,救濟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的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分食食之 ②食之不以其道
b.①使吏致千金與市租 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①寡人不知 ②孰謂汝多知乎
d.①忠臣不為也 ②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3、文中加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
b.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
c.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
d.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之”字,全都是代詞且指代的對象相同的一項是:( )
①分食食之 ②言之公 ③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④一豆之食
⑤夫厚取之君則施之民 ⑥嬰聞之 ⑦以君之賜 ⑧寡人之過也
a.①③⑥ b.③⑤ c.②⑧ d.③⑤⑦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為也。
(2)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三、資料下載
齊魯長勺之戰的背景。
齊與魯是春秋時期的鄰國,都在今山東省境內,齊在東北部,魯在西南部。齊是一等國,在春秋時期并國35(—說“30”);魯是二等國,曾并9國。齊魯長勺之戰的導火線是齊國的內亂。《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魯莊公十年”一欄云:“齊伐我,為糾故。”這件事在《齊太公世家》中有詳細記載,摘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