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命》說課設計
指導學生自讀課文并嘗試著從文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語句進行自由賞析、評點,鼓勵學生把對課文、對生命的獨特感悟用形象化的語言表述出來。在輕松和諧、自由民主的氛圍中,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彰揚自己的個性,表達對生命獨特的感受。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雖篇幅不長,但哲理句較多,因此在讓學生充分預習的前提下,我設計了四個教學板塊:
品讀句子,感悟語言
讀清思路,感知課文
積累名言,激導入
拓展內涵,感悟生活
這四個板塊旨在讓學生在情境中走進文本,在朗讀中理清思路,在品評中展現個性,在拓展中學會生活。
各板塊具體實施如下:
1、板塊一──積累名言,激導入:
積累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方式。本課上承第八課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首先我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文所學內容,尋找有關“生命”的名言,然后充滿激的導入新課(導語見教案)。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與課文優美深邃的意境十分相符,為后面深情的朗讀和學習這篇課文奠定了基礎。
2、板塊二──讀清思路,感知課文:
在這一板塊中,我主要采用朗讀的策略。
首先,我以讀課文第一句“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切入,請學生自由朗誦課文,并在朗讀中尋找:文中說生命像什么?通過這一個提綱挈領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導引下,迅速理清作者的思路,板書課文內容。
然后,教師范讀課文最后一部分,范讀后與學生共同探討課文各部分的朗讀感情基調。“‘生命如一江春水’部分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生命如一棵小樹’部分又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指導學生學會基本的朗讀方法和技巧。
在學生明確文章的朗讀感情基調后,讓男生一起激昂響亮地朗讀“一江春水”部分,讓女生一起舒緩深沉地朗讀“一棵小樹”部分,全班高昂有力地齊讀揭示生命本質的部分。讓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韻味。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受,在讀中體驗文章的語言美、哲理美以及生命的內涵。
3、板塊三──品讀句子,感悟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在此,我先讓學生評價:“生命像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你更欣賞哪一個說法?讓學生結合課文自主鑒賞評述,在鑒賞中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和哲理美,在評述中對生命的內涵有自己初步的情感體驗。
然后學生仿照文中的比喻句,發揮聯想和想像,以“生命像……”說兩句話,表達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并在課堂上與大家交流共享。這樣設計,將讀與說緊密結合,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引導學生留意生活,關心社會,并指導他們表達豐富的情感體驗。這樣,從理解性閱讀到創造性閱讀,拓展了學生的個性思維,提高了學生閱讀質量,鍛煉了學生說話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我最后讓學生迅速瀏覽課文,嘗試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品味欣賞,與大家交流在欣賞交流中,要求學生對自己喜歡的語句讀出正確的情感,說明喜歡的理由,表達自己的體驗。這樣的交流,既是語言的積累,又是思想的深華,讓每一個學生進入個性化的閱讀空間。在閱讀和評析中審視課文,同時又能對照自己,因文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