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專題復習三 和諧社會
中考專題復習三 和諧社會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 答:和諧社會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善,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社會。包括人與人之間和諧,家庭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2、為什么要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答:(1)是貫徹和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2)體現了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體現了人類的共同社會理想;(3)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4)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5)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需要。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答:(1)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2)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3)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4)體現了人口、資源、環境必須協調發展這一要求。4、我們應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答:(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2)深入改革,擴大開放,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3)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起來。5、當地政府應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答:(1)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制;(2)加強社會的綜合治理,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3)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促進城鄉的協調發展;(4)加強法制和道德教育,提高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的意識。6、你身邊還有哪些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相符的現象?答:城鄉差距在擴大;分配不公,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公民道德素質有待提高;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對弱勢群體保護不力;腐敗比較嚴重,不穩定的因素增加。7、請你描繪一下你心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答: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成后,應該是高水平的,經濟更加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過著比較富裕的生活;就該是全面的,經濟物質發展水平大大地提高,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是平衡的,大家共奔富裕路,祖國各地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8、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途徑是什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9、我們中學生能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做些什么?答:(1)在家庭:尊重長輩,主動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與父母和睦相處等;(2)在學校:遵守紀律,團結同學;遵守校規校紀;關心集體,愛護公物,認真學習,多讀有益書籍等;(3)在社會上:遵紀守法,講社會公德;保護大自然,培養正義感,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等。10、辨析:科學發展觀就是只發展經濟,不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答:這種觀點是片面的。(1)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因此,只把科學發展觀理解為就是發展經濟,具有片面性。(2)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就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神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