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第二框《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教案
第九課第二框《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知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認識到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懂得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自覺向古今中外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學習,增進對社會主義的情感,從小樹立艱苦創業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艱苦奮斗 與時俱進
教學難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收集有關艱苦奮斗的圖片和事例,《愚公移山》的歌曲。并制成課件。學生:查閱有關艱苦奮斗的資料。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教師:大家一定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現在讓我們在這首歌中感受愚公的精神,播放歌曲和歌詞,師生共唱。
設問:結合你們所學習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和歌曲,談談自己對于愚公移山的看法和感受。
二、艱苦奮斗精神大搜索
讓學生從已學的知識中搜索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斗精神的事例、名言警句,故事,人物等等。在學生講述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通過展示不同時期的艱苦奮斗的圖片。
例a、(古代)中國古代神話中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的故事,民間傳說中鐵杵磨成針、鑿壁偷光的美談,古籍史料中大禹治水、臥薪嘗膽、懸梁刺股的記載,都是這一主題的生動寫照。
b、(革命戰爭年代)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
c、(建設時期)大慶精神、駐港部隊“大渡河連”、“兩彈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青藏鐵路建設圖片
(講述時穿插播放《天路》)
三、課堂大討論
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引發學生們思考。教師提問1、身處逆境的人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那么身處順境的人是否也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如今時代不同了,條件改善了,為什么還要提倡艱苦奮斗的精神?或“鼓勵消費與艱苦奮斗矛盾嗎?艱苦奮斗精神過時了嗎?(開展小組合作探究)任選其中一題來討論。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得出:)
(1)、艱苦奮斗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斗精神要代代相傳。
(2)、艱苦創業,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具體內容
(3)、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創業實踐需要創業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4)、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文化和政治都不發達,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
四、感悟艱苦創業的內涵
教師展示兩代“鐵人”的故事。讓學生分析思考兩代“鐵人”的共同點所在。通過課本孟泰和焦裕祿的事例,讓學生思考艱苦奮斗精神還表現在什么方面? 引導學生體會“艱苦創業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種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
五、反思、總結升華
展示“八榮八恥”中的“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圖片,并反思自己的行為。最后教師提問: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讓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小結:教師歸納:在不同年代,艱苦創業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而艱苦創業的精神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思想境界,無論什么時代都被視為成就任何事業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一種崇高的美德。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時代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的精神。這就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努力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注意積累,做到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同時播放歌曲《八榮八恥人人須知》總結升華)
六、作業
聯系實際,談談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