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通用6篇)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篇1
課 題
4.9.2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課 型 新 授
教學
媒體 多媒體
iu
教
學
目
標
知識
技能 1.了解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2.知道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要大力倡導開拓創新的精神。
過程
方法 通過探究學習,認識到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們青少年承擔的歷史使命的角度,體會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知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情感
態度
價值
觀 使學生自覺向古今中外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學習,從小樹立艱苦創業精神。
教學
重點 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
教學
難點 艱苦奮斗精神在新時期的表現形式。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設計問題: 這首歌曲贊揚了一種什么精神? 對愚公的行為你怎樣看待? 小結:導入新課(艱苦奮斗精神) 一:代代相傳的精神(板書)
活動一:○你能歸納上述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題嗎? ——艱苦奮斗或天才出勤奮。
○你還能舉出哪些反映這一主題的格言警句?
a、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b、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c、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攀登)。d、君子以儉德群難。e、民生在勤,勤則不匱。f、儉節則昌,淫佚則亡。g、歷覽前賢過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h、天才出勤奮等等。 ○中國古代神話中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的故事,民間傳說中鐵杵磨成針、鑿壁偷光的美談,古籍史料中大禹治水、臥薪嘗膽、 欣賞歌曲,發表自己的看法。評價愚公的行為。 小組展示收集的反映艱苦奮斗精神的格言警句。 討論問題:如何正確認識艱苦奮斗精神。 先小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注意正面引導,向正確的方向引導學生。 結合課本上的材料,認識艱苦奮斗發揚光大的過程。注意不同時期的表現形式。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懸梁刺股的記載,都是這一主題的生動寫照。你還能舉出哪些實例說明這一主題?
如a、有巢氏折木筑巢;b、神農氏“制耜教民作農”;c、后羿射日;d、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e、三五九旅開墾南泥灣。f、王進喜“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創業精神等等 分小組展示,看那一小組展示的又多又好。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18頁---120頁,討論應如何正確認識艱苦奮斗精神。 小結:艱苦奮斗精神是我們代代相傳的精神,從古代到革命戰爭年代,和平建設時期,改革開放的今天,艱苦奮斗得到了發揚光 大。 活動二:辯論會。 把學生分成兩個辯論小組,正方和反方,辯論教材第120頁中的兩種觀點。 可簡單辯論,正方和反方要從教材和現實生活中找自己一方的證據、材料。 師隨時指導,在辯論過程中得出觀點二是正確的。 二:艱苦創業 與時俱進 活動三:探討兩代“鐵人”精神的內涵,多媒體顯示兩代“鐵人”的事跡。 提出問題: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集中體現在哪些方面? 討論:略 小結:艱苦奮斗精神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 活動四:結合實例,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 多媒體顯示教材第122頁孟泰、焦裕祿的事跡結合實例,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 學生分析,教師點撥: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方面的條件較戰爭時期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無數像孟泰、焦裕祿這樣的共產黨員自覺地從 撿起一個螺絲釘、節約每一分錢做起,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這是崇高精神境界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先進行動集中體現:這是對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這一 雙方展開激烈辯論。 1.正方闡述自己觀點。 2.反方闡述自己觀點。 3.辯論 4.得出正確結論。 看材料:討論: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集中體現在那些方面? 學生進行評析,小組選出代表發言,其他同學可進行補充。 對孟泰、焦裕祿的表現進行評析。 意在使學生對艱苦奮斗有全面正確的認識。 注意辯論的時間和辯論的方向。 通過兩代“鐵人”的事跡,讓學生體會艱苦奮斗精神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內在聯系。 本活動意在幫助學生體會“艱苦創業的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是成就任何事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這一道理。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偉大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也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展。 小結:艱苦創業精神,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思想境界,無論什么年代,都被人們視為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進行現代化建設,要大力倡導和弘揚艱苦創業的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的精神。 活動五:討論自己怎樣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參看教材第123頁的材料 思考問題: (1)有人說:艱苦奮斗是大人的事,與小孩無關。這一觀點正確嗎?為什么? (2)現實生活中,中學生在哪些方面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在學習上:頑強拼搏、勤奮刻苦,努力學習并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
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勞儉樸、自強不息、勇于進取等等。
(3)反思自己的行為?
如:a、是不是看到別人有好的學習用品,就不顧家庭的實際情況,向父母素要?b、是不是在過生日時,為了情面而宴請同學?c、是不是最求名牌服裝?是不是具有追星拜族的行為?等等 指導學生討論回答。 小結: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將一事無成。
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何謂艱苦奮斗及艱苦創業的重要性。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時代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的精神。這就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在日常生活學習和生活中努力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注意積累,做點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討論并回答問題: 1.錯誤,我們年齡雖然小,卻正是培養艱苦奮斗品格的關鍵時刻。 2.學習方面、生活方面。 理清思路,做好記錄 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本課的知識學習、情感體驗、思想感悟,讓學生懂得艱苦奮斗最終要落實到學生的自我行動上。 還要結合自己平時的表現來對照。 加深對本課所學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的知行合一。
作
業
布
置
1、關于在新時期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問題,有這樣兩種觀點。觀點一:艱苦奮斗就意味著過苦行僧式的生活。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沒有必要把艱苦奮斗掛在嘴邊。觀點二:艱苦奮斗,不僅是一種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反對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的生活作風和道德品質,也是一種不畏艱難、堅忍不拔、奮發圖強、拼搏創業的精神狀態和高尚情操。你同意哪種觀點?說說自己的理由。
答:我不同意觀點一。因為:(1)、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發揚光大。(2)、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提高,追求正常的物質生活是社會進步的表現。(3)、我們講艱苦奮斗,不是主張人們過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質生活追求和政黨的物質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勤勞節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4)、雖然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艱苦奮斗精神,不論社會發展到哪個階段,無論環境、條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都不會過時,也不能丟。在新時期,推進現代化建設,更加需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我同意觀點二。因為從內容上看,艱苦奮斗包括兩個方面:在生活方面,艱苦奮斗是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反對鋪張浪費、奢侈揮霍;在工作方面,艱苦奮斗是指不畏艱難、堅韌不撥、奮發圖強、拼搏創業。所以,我們講艱苦創業除了包含物質消費方面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倡導一種工作態度、工作作風。
2、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怎樣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
答;a、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b、勤奮學習,認真完成作業,努力學習并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c、勤奮工作,作好本職工作,兢兢業業;d、勤勞儉樸、自強不息、用于進取,迎難而上。
板
書
設計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代代相傳 的精神艱苦創業 與時俱進艱苦奮斗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艱苦奮斗精神在革命和建設時期得到發揚光大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作風偉大的創業實踐需要有偉大的創業精神艱苦創業是一種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篇2
9.2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大力倡導和弘揚艱苦創業的精神。認識到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2、過程與方法目標:討論,講授結合,從我們青少年承擔的歷史使命的角度,體會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實現共同理想需要發揚艱苦創業精神。
[課前準備]
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如家庭大致收人情況、父母親對自己生活方面的要求、自己一個月的花銷等,以利于在講述艱苦奮斗等內容時啟發學生進行交流、探究。對自己的未來有哪些想法?對于未來社會有什么樣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變成現實?可以圍繞這些理想、信念等問題設計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以便在課堂上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
[本課內容安排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依據
體會理想的實現必須經過艱苦奮斗,立志為將來報效祖國、奉獻社會努力學習。
2.學生面臨的問題
在二十一世紀,為什么還要提倡艱苦奮斗的精神?只有幫助學生正確地看待和認識這個問題,才能引導他們更好地認識我們國家的國情,自覺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四有”新人。
教學過程:
一、查一查,議一議:
1.學生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教材中所列舉的格言警句的出處及大意。
2.歸納教材中列舉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題。
3.請學生列舉出與上述主題一致的名言警句。
4.要求學生查找我國古代反映艱苦奮斗精神的神話民間傳說和歷史典故,課上進行交流。
目的是引導學生感悟蘊含在這些格言警句中的深刻道理,并與教學內容有機地聯聯系起來。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出自朱柏廬《治家格言》,大意是:即使一頓粥、一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易;即使半根絲、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儉要求人們尊重勞動和從事勞動的人。朱柏廬的這段話,成為我國傳統的治家格言。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出自《新五代史—伶官傳序》,大意是: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旺發達,追求安逸享樂會導致自己的滅亡。中國文化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如孔子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孟子講:生于憂患而死于歡樂。
這些格言警句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艱苦奮斗這一主題。
類似的還有:君子以儉德辟難。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有巢氏經過無數次觀察和實驗,教人們構木為巢。后奕射日。
現代有:延安大生產運動。
二、憶一憶,說一說:
1.請學生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憶一憶井岡山革命斗爭、長征、延安大生產運動。
2.說一說在這些運動中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領導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
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的種種困難,以及中國共產黨如何戰勝各種困難的過程。感悟中國共產黨對艱苦奮斗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軟又黃,金絲被,蓋身上,暖暖和和入夢鄉”。把井岡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概括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敢于勝利。
長征精神: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犧牲一切。(苦不苦,想想紅軍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紅軍爬雪山過草地)。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一次新的長征,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三、想一想,辯一辯:(關于新時期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問題的兩個觀點)
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個人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基本國情和和現代化建設面臨的挑戰等多方面進行探究,有利于他們從自身的感悟中體會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道理所在。
補充講解:1.xx大閉幕不久,帶領一些領導干部到革命圣地延安學習考察,發表了著名的“兩個務必”的講話。(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2.國外富人將遺產不留給子女的例子。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
3.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四、讀一讀,議一議:《兩代“鐵人”的故事》
1.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兩代“鐵人”的故事。
2.議一議從兩代“鐵人”的身上,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集中體現在哪些方面?(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努力學習、不斷創新、無私奉獻)
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在學習上頑強拼搏、不斷進取的精神是艱苦奮斗精神的內在組成部分,也是時代賦予創業精神的新要求。
五、讀一讀,評一評: (結合實例,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
1.學生閱讀教材p119提供的材料。
2.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
目的是通過這一探究活動,將艱苦奮斗的精神內化為學生的思想行為。
六、反思、導行:
1.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思考這些行為存在的原因。
2.引導學生思考: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在將來的工作中,我們又該如何做?
目的是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對本課所學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的知行合一。
補充講解:中央電視臺一則廣告:有一種財富——是精神,有一種高貴——是文明。你聽后,有什么啟示?
七、小結:學生歸納、教師板書,形成知識體系。
八、鞏固作業
以提出的“八榮八恥”之“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為題,寫感想或認識,下次在班上交流。
教學反思:
艱苦奮斗精神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教師不必求一時之功,而宜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的場合將教學內容生動地滲透在學生的日常活動中,以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篇3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第四單元第九課第二課時總第24課時
【目標要求】
1、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
2、知識目標: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
◆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
◆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大力倡導和弘揚艱苦創業的精神。
3、能力目標:
◆認識到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我們青少年承擔的歷史使命的角度,體會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的重要性。
【預習導學】
1、艱苦奮斗的含義。
2、為什么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3、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應該怎樣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問題探究】
1、活動一:查一查,議一議
過程:
1)課前要求學生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教材中所列舉的格言警句的出處及大意。
2)歸納教材中列舉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題。
3)請學生列舉出與上述主題一致的名言警句。
4)課前要求學生查找我國古代反映艱苦奮斗精神的神話民間傳說和歷史典故,課上進行交流。
目的:是引導學生感悟蘊含在這些格言警句中的深刻道理,并與教學內容有機地聯聯系起來。
2、活動二:憶一憶,說一說
過程:
1)請學生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憶一憶井岡山革命斗爭、長征、延安大生產運動。
2)說一說在這些運動中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領導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
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的種種困難,以及中國共產黨如何戰勝各種困難的過程。感悟中國共產黨對艱苦奮斗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3、活動三:辯一辯:教材p117關于新時期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問題的兩個觀點
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個人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基本國情和和現代化建設面臨的挑戰等多方面進行探究,有利于他們從自身的感悟中體會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道理所在。
4、活動四:讀一讀《兩代“鐵人”的故事》
過程:
1)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兩代“鐵人”的故事。
2)議一議從兩代“鐵人”的身上,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集中體現在哪些方面?
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在學習上頑強拼搏、不斷進取的精神是艱苦奮斗精神的內在組成部分,也是時代賦予創業精神的新要求。
5、活動五:結合實例,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
過程:
1)學生閱讀教材p119提供的材料。
2)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
目的:是通過這一探究活動,將艱苦奮斗的精神內化為學生的思想行為。
6、活動六:反思、導行
過程:
1)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思考這些行為存在的原因。
2)引導學生思考: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在將來的工作中,我們又該如何做?
目的:是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對本課所學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的知行合一。
【例題精析】
例(XX年內江市)“神舟六號”順利升空并成功返回;“嫦娥一號”繞月工程正式啟動;世界第一個sars育苗在我國研制成功……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能說明以下觀點,其中正確的一組是 ( )
①科技和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③發展科學技術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做好本題首先要讀懂材料,明白材料反映出來的信息,即科技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必須繼續堅定不移的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據此可知①②④項說法正確,而③項說法錯誤,經濟建設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故正確答案為c。
舉一反三:
(XX年晉江市)“憂患增人慧,艱難玉汝成”這句名言啟示我們 ( )
①要繼承優良傳統,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②只有自覺磨練自己,才能逐步把自已培養成能擔負重任的人
③提倡艱苦奮斗,就是提倡過苦日子,當苦行僧
④要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目標檢測】
1、(寧德)在載入航天工程的偉大實踐中,航天人發揚了艱苦奮斗精神。新時期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 ( )
a. 勤奮樸實 b. 吃苦耐勞 c. 創業精神 d. 競爭意識
2、我國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繁榮富強、安定團結的新西部,需要西部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奮發圖強和艱苦創業。這是因為 ( )
a.創業實踐需要創業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b.西部地區的干部群眾缺乏創業精神
c.在基本實現現代化之前我們必須發揚創業精神,此后就沒有必要發揚了
d.如果西部地區像東部地區那樣發達,就沒有必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了
3、王選院士在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后說,我的研究成果花了20多年,要成就大的事業需要長期艱辛的勞動,急功近利是不行的。王選院士的話表明了 ( )
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b.青少年要勇于創新
c.理想的實現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d.當代青年要有社會責任感
4、對艱苦創業的正確認識包括 ( )
①艱苦創業只是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需要發揚的精神
②艱苦創業精神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證
③艱苦創業精神是一種崇高的美德,永遠不會過時
④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艱苦創業精神的結晶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貴陽)某位中學生請同學吃飯,一桌飯菜竟花費了XX元。
(1)你認為這種行為與我們提倡的什么精神不相符合?請你依據課本內容,用兩句話簡要說明理由。
(2)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你會怎樣發揚這種精神呢?(舉出兩例)
【課后訓練】
1、(漳州)在初中畢業典禮上,班主任給大家留下了“青春歲月,奮斗人生”、“拼搏成就夢想,奮斗鑄造輝煌”的贈言,這是希望同學們 ( )
a. 樹立崇高理想 b. 發揚艱苦奮斗精神c. 勇擔振興中華使命 d. 立志成為高級人才
2、(•泰州)承辦奧運會,投資巨大。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和國力出發,節約投資,勤儉辦奧運。之所以要勤儉辦奧運,是因為( )
①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崇尚節儉是建設節約型國家的需要
③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④勤儉節約是國家抑制消費的需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無錫)下列與“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蘊涵的道理相近的是( )
a.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b.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c.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d.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4、(齊齊哈爾)長征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都體現了艱苦奮斗這一傳統美德。下列對艱苦奮斗的認識正確的有 ( )
① 艱苦奮斗只是科技攻關中發揚的一種精神 ② 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
③. 艱苦奮斗只是戰爭年代發揚的一種精神
④. 艱苦奮斗是成就任何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①④
5、小明考上大學了,家里人也十分高興。這不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給他張羅著買些學習和生活用品。可是爸爸媽媽買的這些東西顯然不合小明的“胃口”。這不買球鞋時,媽媽選了一雙80元錢左右的,可是小明卻相中了一雙“喬丹”牌球鞋,價格是345元。媽媽說:“太貴了,我看這雙就不錯,才80多塊錢”。小明說:“買就買好的,我們又不是買不起”。小明還要買mp3、手機……媽媽不高興了:“不是買得起買不起的問題,而是應該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小明一撇嘴:“都什么年代了,還艱苦奮斗,媽媽您的思想早過時了”。請你對小明的觀點進行分析。
6、XX年5月21日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和經濟工作。會議作出決定,在全國開展支援災區全民節約活動,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要減少會議、接待、差旅和公車使用支出,壓縮出國團組。嚴格控制公車購置,暫停審批黨政機關辦公樓項目。中央國家機關今年的公用經費支出一律比預算減少5%,用于抗震救災。
某班級深感當前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在學生當中“艱苦奮斗”的意識正在逐漸淡漠,于是決定召開一個關于艱苦奮斗的“實話實說”座談會,邀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活動。
(1)座談會將讓每一個同學說出一個關于艱苦奮斗的格言或者故事,請你準備一個。
(2)座談會將請大家說出在現實生活中與艱苦奮斗精神背道而馳的現象,請你說出三個。
(3)同學們將就現實生活中這些不良現象的危害進行分析,你的觀點是什么?
(4)最后,同學們要表明對艱苦奮斗的態度和立場,你認為你應該怎樣做?
【質疑反思】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篇4
教學設想
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了提高學生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大量生動事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引導學生聯系實際進行討論,提高思想覺悟。同時,通過與學生的對話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和能動作用,培養理解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認識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知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懂得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自覺向古今中外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學習,從小樹立艱苦創業精神。
教學重點
艱苦創業,與時俱進。
教學難點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創業精神。
教學方法
自學探究、討論法、層層剖析講解法
教學準備
1、自制教學課件
2、學生收集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播放自制課件,vcd歌曲《愚公移山》(配歌詞)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談/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面對著滿堂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師問: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想必大家也一定熟悉這個故事,由誰能給大家講講?
學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老爺爺,人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人們都認為他很愚笨,都叫他愚公,他們家住在兩座山的后面,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每次他們家出去的時候都要翻過那兩座山,非常不便。有一天……(略)
師問:有人說愚公非常傻,不值得提倡?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學生1:我同意,因為搬家要比移走兩座山容易,而且也是人、財、物的浪費。
學生2:我不同意,雖然愚公的做法不值得學習,但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學生3:我也不同意這個觀點,如果沒有愚公的執著,也不會感動玉皇大帝,把山搬走。
……
學習新課: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一、代代相傳的精神
活動一
師:中華民族是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關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克服重重困難的故事和名言警句數不勝數。除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故事和名言警句?
學生1:臥薪嘗膽、懸梁刺股的故事
學生2:孟子曰,天將大任于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惡其體膚,空乏其身……
學生3:精衛填海的故事。
……
教師歸納: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勤奮勇敢、吃苦耐勞而著稱于世。勞動人民也正是依靠這種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才創造出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1)艱苦奮斗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活動二 你說我說
看圖分析并思考以下問題:
(1)這幅圖反映的是什么時候的狀況?
(2)當時處于戰爭的什么階段?當時我軍遇到怎樣的困難?
(3)我廣大軍民是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克服困難的?
(4)以上述事件為典型的這種精神,在當時稱為什么精神?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學生1:抗日戰爭時期
學生2:第二階段──戰略相持階段。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軍的瘋狂進攻和“掃蕩”,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使解放區(即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財政經濟發生了極為嚴重的困難。
學生3:有一首歌謠描繪了當年的南泥灣:南泥灣呀爛泥灣,荒山臭水黑泥灘。方圓百里山連山,只見梢林不見天。狼豹黃羊滿山竄,一片荒涼少人煙。(歷史課上學的內容)
學生4:在根據地最困難的時期,中共中央提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全體軍民自己動手發展生產,克服困難,廣泛開展大生產運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震將軍領導的三五九旅。
學生5:大生產運動的開展,使解放區克服了嚴重的物質困難,粉碎了敵、偽、頑的封鎖,為爭取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密切了黨政軍民關系,樹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
……
教師歸納:由以上分析我們清楚地看到,在條件十分艱苦,環境極為惡劣的戰爭年代,廣大軍民正是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才克服種種困難戰勝了強大的敵人,贏得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
(2)革命戰爭年代,艱苦奮斗精神得到最充分體現
教師:現在,我們已不再是亡國奴,我們有了自己的家園,還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嗎?回答是肯定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本色和傳統美德,是勞動人民優秀品質的組成部分,無論是條件艱苦的戰爭年代,還是和平穩定的建設時期,我們都不能丟掉它,仍要將其發揚光大。有過輝煌歷史的“大渡河連”的駐港部隊已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指導學生看教材117頁,駐港部隊的官兵是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
(3)新時期,艱苦奮斗的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的美德,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身上繼續發揚光大
活動三
教師出示課件:
結合教材118頁,從兩代“鐵人”的身上,說說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集中體現在哪些方面?
有人說,現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各方面的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們不再需要艱苦奮斗了。大家同意這種看法嗎?
學生討論做答:
學生1: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的內容更豐富了,兩代鐵人精神生活的年代不同,所處時期的生產力水平不同。王進喜靠的是人拉、肩扛、杠撬,使中國摘掉了貧油的帽子;王啟明靠的是高科技攻破石油難題,同樣凝結著“鐵人”精神。
學生2: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表現在,像王啟明那樣勇于創新、科技攻關、不怕困難,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計個人得失等。
學生3:我不同意第二個觀點,雖然我國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學生4:艱苦奮斗精神是我們的傳家寶,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應該丟,應發揚光大。
學生5:雖然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與發達國家比還有較大差距,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需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學生6:我們現在的小康水平還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不全面的。
……
師歸納:艱苦創業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容。兩代“鐵人”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克服了困難,為我國石油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是熱愛祖國的表現,豐富了艱苦奮斗精神的內容,值得我們學習。
另外,二十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但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并做到與時俱進。那些借口時代不同了,艱苦奮斗過時了的說法,實際上是懶惰、消極、不思進取,沒有愛國心和責任感,思想落后腐敗的表現,是極為有害的。
正如鄧小平和所說的(出示課件):
二、艱苦創業 與時俱進
(1)偉大的創業實踐需要有偉大的創業精神
師: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在人類社會上,從盤古開天辟地到石器的制作、摩擦生火的發明、金字塔和萬里長城的建造、人造衛星的發射、基因和納米技術的發明;從倉頡造字,到古希臘和羅馬文明、新航路的開辟、絲綢之路的開辟、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無一不是艱苦創業精神的結果。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艱苦奮斗的創業史。雖然時代不同了,我們的條件好多了,但是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后,面臨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艱巨任務。我們要想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業實踐取得成功,就必須使全民族樹立艱苦創業的精神,我們要把握時機,充分利用穩定的環境和良好的條件,爭取更大的進步。
(2)艱苦創業精神是一種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活動四
(出示自制課件)
結合今天所學內容回答:
1、這幅漫畫說明了什么問題?
2、有人說:艱苦奮斗是大人的事,與小孩無關。這一觀點正確嗎?為什么?
3、現實生活中,中學生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學生討論作答:
學生1:這幅漫畫說明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將一事無成。
學生2:艱苦奮斗是大人的事,與小孩無關。這一觀點是錯誤的,我們中學生雖然年齡小,卻正是培養艱苦奮斗品格的關鍵時期。那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追求名牌,不思進取的做法是有害的,這樣的學生不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艱苦奮斗與自已密切相關,我們從小就應該培養艱苦奮斗的優良品格。
學生3: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能不能建設好祖國,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能不能發揮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學生4:現實生活中,我們應在物質消費方面艱苦樸素,不奢侈浪費。
學生5:在學習生活方面,發奮圖強,勇于吃苦、知難而進、全面發展。
學生6:在思想境界方面,樂觀向上、開拓創新、培養艱苦奮斗的崇高美德。
……
教師歸納:在不同年代,艱苦創業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而艱苦創業的精神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思想境界,無論什么時代都被視為成就任何事業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一種崇高的美德。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時代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的精神。這就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努力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注意積累,做到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課堂小結:
新時期,艱苦奮斗的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的美德,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身上繼續發揚光大
板書設計: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篇5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一)板書設計
(二)教學過程:
1、查一查,議一議:
過程:
1)課前要求學生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教材中所列舉的格言警句的出處及大意。
2)歸納教材中列舉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題。
3)請學生列舉出與上述主題一致的名言警句。
4)課前要求學生查找我國古代反映艱苦奮斗精神的神話民間傳說和歷史典故,課上進行交流。
目的是引導學生感悟蘊含在這些格言警句中的深刻道理,并與教學內容有機地聯聯系起來。
2、憶一憶,說一說:
過程:
1)請學生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憶一憶井岡山革命斗爭、長征、延安大生產運動。
2)說一說在這些運動中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領導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
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的種種困難,以及中國共產黨如何戰勝各種困難的過程。感悟中國共產黨對艱苦奮斗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3、辯一辯:教材p117關于新時期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問題的兩個觀點
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個人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基本國情和和現代化建設面臨的挑戰等多方面進行探究,有利于他們從自身的感悟中體會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道理所在。
4、讀一讀《兩代“鐵人”的故事》
過程:
1)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兩代“鐵人”的故事。
2)議一議從兩代“鐵人”的身上,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集中體現在哪些方面?
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在學習上頑強拼搏、不斷進取的精神是艱苦奮斗精神的內在組成部分,也是時代賦予創業精神的新要求。
5、結合實例,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
過程:
1)學生閱讀教材p119提供的材料。
2)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
目的是通過這一探究活動,將艱苦奮斗的精神內化為學生的思想行為。
6、反思、導行:
過程:
1)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思考這些行為存在的原因。
2)引導學生思考: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在將來的工作中,我們又該如何做?
目的是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對本課所學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的知行合一。
(三)、教學反思: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篇6
☆教材分析:
知識目標:
了解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知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認識到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懂得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自覺向古今中外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學習,增進對社會主義的情感,從小樹立艱苦創業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艱苦創業,與時俱進。
難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精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有關艱苦奮斗的圖片和事例,《愚公移山》的歌曲(或falsh)。并制成課件。
學生:查閱有關艱苦奮斗的資料。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歌曲導入
教師:大家一定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現在讓我們在這首歌中感受愚公的精神,
播放歌曲和歌詞,師生共唱。
設問:結合你們所學習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和歌曲,談談自己對于愚公移山的看法和感受。
通過歌曲,既可帶動課堂氣氛,又可以從學生熟悉個故事和歌曲中引發學生對不怕可能,勇往直前的精神的思考,從而導出艱苦奮斗的話題。
艱苦奮斗精神大搜索
讓學生從已學的知識中搜索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斗精神的事例、名言警句,故事,人物等等。在學生講述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通過展示不同時期的艱苦奮斗的圖片。例a、(古代)中國古代神話中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的故事,民間傳說中鐵杵磨成針、鑿壁偷光的美談,古籍史料中大禹治水、臥薪嘗膽、懸梁刺股的記載,都是這一主題的生動寫照。
b、(革命戰爭年代)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
c、(建設時期)駐港部隊“大渡河連”。
講述時還可以穿插播放《大生產運動的歌曲》
從學生現有的水平和知識出發,教師通過多媒體來更多更好地向學生展示這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形象地體會到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艱苦奮斗精神在革命戰爭年代得到充分體現。艱苦奮斗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繼續發揚光大。在不同的時期都有它不同的表現。讓學生在深刻感受到艱苦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所在!
通過歌曲的播放來進一步渲染氣氛,振奮同學們的精神。
課堂大討論
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引發學生們思考。教師提問1、身處逆境的人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那么身處順境的人是否也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如今時代不同了,條件改善了,為什么還要提倡艱苦奮斗的精神?或“鼓勵消費與艱苦奮斗矛盾嗎?艱苦奮斗精神過時了嗎?(開展小組合作探究)任選其中一題來討論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得出:
(1)艱苦奮斗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斗精神要代代相傳。
(2)艱苦創業,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具體內容
(3)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創業實踐需要創業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4)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文化和政治都不發達,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
通過學生們的討論,可以發現他們對艱苦奮斗的看法和見解,雖然可能與老師的要求有差距,但可以通過老師的點播來進一步理解。并且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更能集思廣益,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艱苦奮斗精神在任何時代都是不過時的,但它并不等同于節衣縮食。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不怕苦,在困難中保持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精神。
感悟艱苦創業的內涵
教師展示兩代“鐵人”的故事。讓學生分析思考兩代“鐵人”的共同點所在。
教師也可結合我國廣大科技人員(如袁隆平、楊利偉、錢學森、王選)等團結拼搏、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事跡進行講述。
通過課本孟泰和焦裕祿的事例,讓學生思考艱苦奮斗精神還表現在什么方面?
引導學生體會“艱苦創業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種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
提問“你能不能舉有關科技、理論、體制方面創新的實例呢?”從而說明創新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體會艱苦奮斗精神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內在關系。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有不同的內涵。通過事例讓學生感受到艱苦奮斗精神也是在前進的,也是對上一環節“今天還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嗎?”問題的進一步深化理解。也同時了解艱苦奮斗精神集中表現為艱苦創業的精神。
反思、總結升華
展示“八榮八恥”中的“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圖片,并反思自己的行為。最后教師提問: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讓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小結:教師歸納:在不同年代,艱苦創業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而艱苦創業的精神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思想境界,無論什么時代都被視為成就任何事業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一種崇高的美德。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時代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的精神。這就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努力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注意積累,做到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同時播放歌曲《八榮八恥人人須知》總結升華)
通過反思自己平時的行為,可以讓學生通過正反兩方面強烈對比來深刻體會艱苦奮斗精神的必需與可貴,從而看到自己的不足。通過回答問題為學生的導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