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教學設想
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了提高學生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大量生動事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引導學生聯系實際進行討論,提高思想覺悟。同時,通過與學生的對話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和能動作用,培養理解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認識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知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懂得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自覺向古今中外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學習,從小樹立艱苦創業精神。
教學重點
艱苦創業,與時俱進。
教學難點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創業精神。
教學方法
自學探究、討論法、層層剖析講解法
教學準備
1、自制教學課件
2、學生收集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播放自制課件,vcd歌曲《愚公移山》(配歌詞)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談/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面對著滿堂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師問: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想必大家也一定熟悉這個故事,由誰能給大家講講?
學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老爺爺,人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人們都認為他很愚笨,都叫他愚公,他們家住在兩座山的后面,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每次他們家出去的時候都要翻過那兩座山,非常不便。有一天……(略)
師問:有人說愚公非常傻,不值得提倡?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學生1:我同意,因為搬家要比移走兩座山容易,而且也是人、財、物的浪費。
學生2:我不同意,雖然愚公的做法不值得學習,但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學生3:我也不同意這個觀點,如果沒有愚公的執著,也不會感動玉皇大帝,把山搬走。
……
學習新課: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一、代代相傳的精神
活動一
師:中華民族是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關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克服重重困難的故事和名言警句數不勝數。除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故事和名言警句?
學生1:臥薪嘗膽、懸梁刺股的故事
學生2:孟子曰,天將大任于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惡其體膚,空乏其身……
學生3:精衛填海的故事。
……
教師歸納: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勤奮勇敢、吃苦耐勞而著稱于世。勞動人民也正是依靠這種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才創造出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1)艱苦奮斗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活動二 你說我說
看圖分析并思考以下問題:
(1)這幅圖反映的是什么時候的狀況?
(2)當時處于戰爭的什么階段?當時我軍遇到怎樣的困難?
(3)我廣大軍民是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克服困難的?
(4)以上述事件為典型的這種精神,在當時稱為什么精神?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學生1:抗日戰爭時期
學生2:第二階段──戰略相持階段。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軍的瘋狂進攻和“掃蕩”,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使解放區(即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財政經濟發生了極為嚴重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