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第九課第二框《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教案設計
九年級第九課第二框《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教案設計一、對應的課標內容
“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的“認識國情,愛我中華”部分:“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理解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增強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使命感。”“知道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體會理想的實現必須經過艱苦奮斗,立志為將來報效祖國、奉獻社會努力學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認識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大力倡導和弘揚艱苦創業的精神。
2、能力目標
認識到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們青少年承擔的歷史使命的角度,體會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知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自覺向古今中外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學習,從小樹立艱苦創業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如何發揚艱苦創業精神。
難點:艱苦奮斗精神在新時期的表現形式。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 自制電腦課件。
學生 學生查找有關“愚公移山”等艱苦奮斗的資料。
板書設計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一、代代相傳的精神
1.艱苦奮斗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2.艱苦奮斗精神在革命和建設時期得到發揚光大
3.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作風
二、艱苦創業 與時俱進
1.偉大的創業實踐需要有偉大的創業精神
2.艱苦創業是一種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教學過程設計
聽歌曲,講故事,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配歌詞)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問題。)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談/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面對著滿堂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教師提問: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想必大家也一定熟悉這個故事。誰能給大家講講“愚公移山”這個故事?
學生講述: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老爺爺,人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人們都認為他很愚笨,都叫他愚公,他們家住在兩座山的后面,—座是太行山,—座是王屋山,每次他們家的人出去的時候都要翻過那兩座山,非常不便。有—天……
教師提問:有人說愚公的行為非常傻,不值得提倡?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學生分析:我同意,因為搬家要比移走兩座山容易,而且也是人、財、物的浪費;我不同意,雖然愚公的做法不值得學習,但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也不同意這個觀點,如果沒有愚公的執著,也不會感動玉皇大帝,把山搬走。
板書: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