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第九課第二框《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教案設計
教師歸納:由以上分析我們清楚地看到,在條件十分艱苦,環境極為惡劣的戰爭年代,廣大軍民正是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才克服種種困難戰勝了強大的敵人,贏得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
現在,我們已不再是亡國奴,我們有了自己的家園,還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嗎?回答是肯定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本色和傳統美德,是勞動人民優秀品質的組成部分,無論是條件艱苦的戰爭年代,還是和平穩定的建設時期,我們都不能丟掉它,仍要將其發揚光大。有過輝煌歷史的“大渡河連”的駐港部隊已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指導學生看教材第117頁,駐港部隊的官兵是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多媒體顯示圖片)
同學們還能列舉出新時期體現艱苦奮斗精神的事例嗎?
學生舉例,教師總結:新時期,艱苦奮斗的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的美德,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身上,繼續發揚光大。
活動三:辨析觀點
(多媒體顯示辨析題)
關于在新時期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問題,有這樣兩種觀點。
觀點一:艱苦奮斗就意味著過苦行僧式的生活。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沒有必要把艱苦奮斗掛在嘴邊。
觀點二:艱苦奮斗,不僅是一種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反對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的生活作風和道德品質,也是一種不畏艱難、堅忍不拔、奮發圖強、拼搏創業的精神狀態和高尚情操。(設計意圖:通過對兩種不同的觀點的辨析、感悟,讓學生懂得在任何時候都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道理。)
問題:你同意哪種觀點?不同意哪種觀點?說說自己的理由。
學生分組辯論。
我不同意觀點一。(1)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提高,追求正常的物質生活,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我們講艱苦奮斗,不是主張人們過苦行僧式的生活。我們講艱苦奮斗,也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質生活追求和獲取正當的物質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勤勞節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2)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丟。越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即使將來我們國家富強起來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也不能丟。那種認為艱苦奮斗是老一套、已經過時了的想法是要加以改正的。
我同意觀點二。從內容上看,艱苦奮斗包括三個方面:在生活方面,艱苦奮斗是指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不講究吃穿,不追求名牌,自覺抵制貪圖享樂,相互攀比的不良思想,反對鋪張浪費、奢侈揮霍;在工作方面,艱苦奮斗是指不畏艱難、堅韌不拔、奮發圖強、拼搏創業。在學習方面,艱苦奮斗要求刻苦鉆研,上課要認真聽講,作好筆記,認真完成各科作 業,考試不作弊等等。所以,我們講艱苦創業,除了包含物質消費方面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倡導一種工作態度、工作作風。
教師小結:二十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但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并做到與時俱進。那些借口時代不同了,艱苦奮斗過時了的說法,實際上是懶惰、消極、不思進取、沒有愛國心和責任感、思想落后腐敗的表現,是極其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