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第九課第二框《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教案設計
正如鄧小平和所說的(出示課件):
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教育過程。
——鄧小平
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
——
板書:3、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作風
活動四:兩代“鐵人”精神說明了什么
(教師出示課件)
結合教材第118頁,從兩代“鐵人”的身上,說說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集中體現在哪些方面?(設計意圖:通過了解兩代“鐵人”的創業事跡,讓學生體會艱苦奮斗精神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內在關系。)
學生自由發言討論,教師點撥:王啟民與王進喜所處的時代條件不同,所面臨的挑戰不同,但是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這一點是相同的。老“鐵人”“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到王啟民“寧肯把心血熬干,也要保持油田穩產高產”的豪情壯志。
面臨新的挑戰,要苦干,更要巧干,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更要掌握科技本領。王啟明靠的是高科技攻破石油難題,同樣凝結著“鐵人”精神。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表現在,像王啟明那樣勇于創新、科技攻關、不怕困難,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計個人得失等。(xx64字創業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探索、勇于創新,艱苦奮斗、知難而進,學習外國、自強不息,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同心同德、顧全大局,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勵精圖治、無私奉獻)
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的內容更豐富了,兩代“鐵人”精神生活的年代不同,所處時期的生產力水平不同。
教師總結: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艱苦創業精神與人類社會同在。在人類社會上,從盤古開天辟地到石器的制作,摩擦生火的發明、金字塔和萬里長城的建造、人造衛星的發射、基因和納米技術的發明;從倉頡造字,到古希臘和羅馬文明、新航路的開辟、絲綢之路的開辟、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無一不是艱苦創業精神的結果。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艱苦奮斗的創業史。
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艱苦奮斗精神既是一種精神動力又是一種崇高美德。艱苦創業精神是創造更加輝煌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的巨大動力。
板書:二、艱苦創業 與時俱進
1.偉大的創業實踐需要有偉大的創業精神
活動五:結合實例,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
(多媒體顯示教材第119頁孟泰、焦裕祿的事跡)結合實例,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加以評析。(設計意圖:本活動意在幫助學生體會“艱苦創業的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是成就任何事業的不可缺少的精神動力”這一道理。)
學生分析,教師點撥: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方面的條件較戰爭時期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無數像孟泰、焦裕祿這樣的共產黨員自覺地從撿起每一個螺絲釘、節約每一分錢做起,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這是崇高精神境界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先進性的具體體現;這是對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這一偉大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也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