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考復習必備一:承擔責任
閱讀完上述新聞報道后,小亮感悟萬千,請你與小亮一起說出對以下問題的感悟。(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面對責任,有的人勇于承擔,有的人選擇逃避,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2)在抗震救災中,你承擔了什么責任?(3)要想取得抗震救災的最后勝利,我們應發(fā)揚什么樣的精神?【答案】 (1)①每個人因為自己的社會身份和社會角色的不同,承擔著不同的責任。②負責任是一個人的立身之道, 一個人正是在對責任的承擔中,才體現(xiàn)出他的社會價值和人生意義;(2分)我們要增強責任意識,勇于承擔責任。((2)如:為災區(qū)捐款捐物;向災區(qū)傷病員義務獻血.;參加義藝宣傳活動,慰問抗震救災子弟兵、干部、群眾;參加志愿者,為抗震救災募集款物:寫信安慰災區(qū)的青少年學生等。)(3)要發(fā)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精神:要發(fā)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積極承擔責任:要發(fā)揚團結合作精神:要發(fā)揚關愛社會、服務社會的精神等等。(寫出其中的兩種就可,其它答法,言之有理也可,) 6.(08常德) 在奉獻中升華我們在受惠于社會和他人中成長,在奉獻給社會和他人中升華。材料:香港富豪霍英東先生一生熱心公益,多年來,對社會的各類捐助接近200億元;上海孤老王顯明年過花甲且身患絕癥,卻用一根自制的撈竿四年如一日在黃浦江打撈各類垃圾400余噸,處理江中動物尸體200多具,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為了北京成功舉辦第29屆奧運會,無數(shù)志愿者加入奧運服務隊伍;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全國各地許多人立即自發(fā)參與救援行動……請簡要回答:(1)讀完上述材料,你受到什么啟示?(2)你打算怎樣使自己也具有他們的這種優(yōu)良品質(zhì)?【答案】(1)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發(fā)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服務社會和人民(關愛社會,關愛他人)。(2)做好自己的事情,對自己負責,就是對社會負責;樹立回報社會的意識;積極投身各種社會實踐,養(yǎng)成親社會的行為;從小培養(yǎng)合作意識。7.(08宜昌) 【心系災區(qū)】“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宜昌市某校九年級同學開展為災區(qū)捐款獻愛心活動。下面是三位學生捐款時的心態(tài):甲同學: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捐多捐少都是奉獻愛心。乙同學:別人個個都捐,我不得不捐。丙同學:要通過捐款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請談談你對三位同學捐款心態(tài)的看法。【答案】①甲同學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主動奉獻愛心,承擔關愛社會的責任②乙同學是一種從眾的心態(tài),其被動捐款是缺乏必要的社會責任感的表現(xiàn)。③丙同學捐款是以索取回報為前提的,沒有正確處理好代價與回報的關系。8.(XX年貴陽)為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等提出,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在廣大未成年人中長期開展“知榮辱,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根據(jù)這一精神,貴州省文明辦、教育廳、團省委等在我省迅速啟動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你校團委決定參加此次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1)請你寫出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內(nèi)容,并列舉學生中兩列不符合其要求的行為。(2)一個有道德的中學生在家里、學校、社會應該分別承擔哪些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