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九年級思想品德總復習國情知識歸納
教育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培養人才和提高國家創新能力的基礎,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全局性作用。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還比較低,高素質人才相對不足,人力資源處于劣勢地位。 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5、科教興國就是通過科技和教育來振興國家。要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6、實施科教興國,關鍵是落實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只有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才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變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7、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是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8、我國的資源狀況是: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9、我國環境形式的總特點: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 人口資源環境現狀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基本國策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0、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可持續發展是指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11、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 。12、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堅持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13、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要求: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生活。14、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中學生能做什么?(1)要不斷提高人口意識、資源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2)從身邊小事做起,如節約水電,進行環保知識宣傳,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第四單元 立志成才 報效祖國4.1立志報效祖國1、個人的前途與祖國命運的關系?
個人的前途與祖國命運息息相關,祖國命運影響個人前途;國家的興旺、富強也要靠全體人民的團結奮斗、艱苦創業和無私奉獻。 2、報效祖國是大志。3、當代中國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熱愛祖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 4、中學生如何將立志報國落實到行動中?努力學習,在全面發展的同時,揚個人特長,爭做有用之才。 4.2走艱苦奮斗之路1、人類的最高理想是什么?答:實現共產主義社會。 2、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3、 當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為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奮斗。 4、為什么實現理想需要艱苦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