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1)從陳某失足的軌跡來看,他的行為受到過什么準則制約?這些準則有什么不同?
(2)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淪為“階下囚”,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是什么?
(3)法律的規范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六、請你參加活動與探索(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6、近年來,隨著安全事故的不斷發生,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安全問題成為了家庭、學校、社會的重頭戲,為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某班舉辦了一些活動。
(1)你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或活動提高同學們的安全意識?
(2)根據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要求,遇到下列情形時中學生應該怎么辦?請聯系所學知識,擬一警示語。
①“包吃、包住、包玩五折優惠!”網吧老板叫你上網
警示語:
②放學路上遇見紅燈,,與你同行的小張說:“沖過去!我們有《未成年保護法》保護。”
警示語:
③朋友聚會時,有人給你搖頭丸:“來一顆,提提神。”
警示語:
④ 緊急意外——暴力、搶劫、勒索錢物、性侵犯等發生在你身邊。
警示語:
17、中學生魏某在上學的路上被一輛汽車撞倒,造成右腿骨折、自行車被撞爛。魏某父母聞訊后趕到現場,將兒子送往醫院。肇事司機賈某要求將此事與魏某父母私了,答應承擔治療等一切費用,并替魏某交了住院押金5000元。見此情景,魏某父母也同意了私了。兩個月后,魏某出院,共花去各種費用37258元。 當魏某父母要求賈某兌現諾言時,賈某見數額太大,只同意承擔一半的費用。結果,雙方爭執不休。魏某及其父母盛怒之下將賈某打傷,賈某一紙訴狀將魏某及其父母推上了被告席。
(1)我們維護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列舉你所了解的法律名稱或法律知識
(3)賈某狀告魏某及其家人的訴訟類型是哪一種?
(4)魏某為什么維權不成反成被告?我們從中能得到哪些啟示?
參考答案:
(一)考點歸納
1、平等;學法、守法、用法;法律的尊嚴; 2、標準;行為規則;道德、法律 3、①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②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③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4、人民意志和利益;規定權利和義務 5、①規范;②保護 6、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做出法律所禁止;行政違法、民事違法、刑事違法、違憲行為;行政違法和民事違法;刑事違法;①違法;②社會危害性;③法律制裁;①社會危害性不同;②觸犯法律不同;③所受處罰不同 7、嚴重危害性;刑法;刑罰處罰 8、①嚴重危害性②刑事違法性;③刑罰當罰性 9、主刑和附加刑;管制、拘役、有期、無期、死刑;只可獨立使用,不可附加;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既可獨立使用,又可附加 10、樹立法律意識,維護法律尊嚴,依法自律;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道德素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拒絕不良誘惑;謹慎交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教育 11、18 12、家庭;家庭環境、家庭教育;家庭保護;不得虐待、歧視、遺棄未成年人,應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應對以健康的思想品行、適當的方式教育、引導未成年人; 13、教育;身心健康;合法權益;學校;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尊重其人格尊嚴,不得虐待、體罰、變相體罰學生、不得開除或勒令其退學。 14、建立、健全愛國主義基地等適合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并對其優惠或免費開放;網吧、歌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禁止其入內;不得向未成年人宣傳、銷售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書籍或音像制品;禁止使用童工;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等。 15、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方針;尊重人格尊嚴,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做好刑滿釋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處理成年人案件時,對未成年人加以特殊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