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級思想品德全冊簡明教案1
2.樹立正確的財富觀,認識到在財富中蘊藏著法與德的交織力量。
3.學會如何處理財富問題的矛盾和沖突。
知識要點
1.要合法致富。
(1)合法獲得財富的辦法和途徑有多種?壳趹┑膭趧,用體力獲得財富;靠科學技術、用知識獲得財富;靠豐厚的資金,用資本獲得財富;運用管理科學,讓先進的思想創造財富,等等。
(2)要依法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在現代社會中,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在國家法律的框架之中進行。只有每個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才能使社會穩定、和諧,才能平等地為每個社會成員創設創富的機會,依法獲得的財富才能受法律保護。在經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會擾亂經濟秩序,阻礙經濟發展,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利益,自己也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每個人要獲得財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必須做到遵紀守法。
(3)符合“義”的利益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在社會生活中,法律對人的約束是外在的,“義”對人的約束是內在的,也是最有效的。見利忘義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取的。
2.要依法納稅。
(1)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律規定,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基本形式。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2)國以稅為本。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國家經濟建設,國防、科技、教育等各項公共事業的發展都需要稅收;公務員、警察、教師等從事公共事業工作的人員的工資來源于稅收。
(3)不懂稅法或知法犯法,偷稅漏稅,損害國家和社會利益的,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3.要富而思源。
“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边@是我國倡導的富民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很多人依靠良好的社會環境,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各種方式回報社會、奉獻社會,表現出“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
當個人占有的資源遠遠大于社會平均占有量的時候,個人的社會責任就應增強。富而思源,先富起來的人們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不僅體現了個人品質,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和標志。
4.要富而思進。
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創造,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富裕之后,只有在新的起點上不斷邁進,在否定自我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我,與時俱進,銳意進取,才能永立潮頭,拓展更寬更廣的道路。
5.要勤儉節約,文明消費。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治國安邦之道,是現代企業家取得成就的法寶,是人的美德。
歷史教訓告訴我們,艱苦的年代,我們要用勤儉節約渡過難關,在富裕年代,更要用勤儉節約的習慣培養我們的品德。
第七課 關注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