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教案
第一框 我們的共同理想
1、導入:理想是什么樣子呢?
1)閱讀教材p110一位中學生、一位老太太、一位女士和一位老大爺的回答
2)談談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什么?(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談)
目的是通過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什么樣子,激發學生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向往之情,從而為過渡下文要講的最高理想做準備。
2、討論:從無數共產黨人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事例中,談一談你對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認識。
1)學生分小組討論
2)將學生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
目的是讓學生明白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成為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先進性。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才凝聚起無數優秀分子投身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洪流之中,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領導核心。
3、感悟:
1)從居民住房、生活環境、汽車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祖國重大建設成就等四個方面提供的一組照片和說明材料,從提供的反映人們的服裝、飲食、住房、電視等四個方面的一組老照片,感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2)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引導學生再感受一下:
a、今天他們所穿的服裝是什么樣子?
b、買牛奶要不要排上長長的隊?
c、是不是幾家圍坐在一起看電視?
d、住的房子如何?
3)請他們嘗試制作一組照片,切實感受一下。
目的是讓他們更好地體會“紙上得來終覺淺”的道理,更好地體會書本上的知識。
4、交流體會:我們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
1)結合書本提供的我國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材料,讓學生分析、體會。
2)請學生談談自己生活環境中還存在哪些問題?還存在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目前我國達到的小康水平還是低水平的小康這一現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5、暢談未來:
1)請學生從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四個方面,還可以從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與國外的聯系等方面想象2020年我們國家的美好遠景。
2)引導學生思考美好理想的實現需要哪些條件?
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更深刻地體會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同時,有利于從多個方面把教材知識貫穿起來。
第二框 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
1、查一查,議一議:
1)課前要求學生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教材中所列舉的格言警句的出處及大意。
2)歸納教材中列舉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題。
3)請學生列舉出與上述主題一致的名言警句。
4)課前要求學生查找我國古代反映艱苦奮斗精神的神話民間傳說和歷史典故,課上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