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論壇
能力目標:能夠逐步掌握和不斷提高收集、處理、運用社會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學會獨立思考、提出疑問和進行反思;能夠理解法律的規定及其意義,理解社會生活中的必要規則,能遵紀守法,增強尋求法律保護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懂得實現公平需要堅持正義,激發社會正義感;增強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貢獻力量的使命感。
3.學情分析 (學生知識的生長點、學習本章知識可能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等)
現代少年的特點是見識廣,思維活躍,對社會事物比較熱心和關注。由于現代社會各種媒體相當發達,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因此他們能夠及時了解社會發展的信息。本單元的設計有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本單元設計的內容正是學習想要了解的內容;二是本單元的設計能夠幫助學生深刻地認識我國社會的發展,了解現代市場經濟的規律以及對人的要求,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基本路線、基本國策;市場經濟建設的相關內容。對于前者,學生已在七、八年級有關單元的學習有所了解,特別是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學生已通過多種途徑,有所認識。相對而言,后者的學習較為困難,教師可以以八年級的相關教學內容為基礎開展教學,如八年級下冊《市場考察》單元教學中,學生初步了解“市場經濟”的概念,懂得市場經濟中法律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入本課的“市場經濟中的德與法”的內容。
4.教法和學法的選擇(教法設計、教學手段、教學媒體的選擇,合適的學法設計、學法選擇及指導)
(1)關于 第四課“走向小康”。本課內容的設計遵循的是從直觀向抽象、從感性向理性的邏輯。因此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通過觀察社會、查找反映小康生活的資料獲得直觀感受,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考察“小康”概念的起源,進而反觀我國小康社會的理想目標。本單元的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可以組織開展以“我心中的小康社會”為主題進行詩歌創作、朗誦或繪畫展等形式的活動。
(2)關于第五課“財富之源”。本課注重說理與擺事實相結合,在引導學生從理論上認識到財富的源泉后,引用大量事實,進一步堅定學生的認識。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組織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讓學生通過查找大量的有關事實,認識到勞動、科學技術、自強不息精神等在財富創造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
(3)第六課“財富中的德與法”。確立法制觀念是社會發展對學生提出的必然要求;經濟活動中的道德問題也是當前社會最重視的問題之一,是需要教育非常重視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強調二者的重要性。建議組織開展題為“經濟中法律的意義”“經濟中道德的意義”的“研討會”,讓學生通過事實和證據論證二者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和道德觀念。
讓學生查找有關資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具體方法:討論法:如我國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2)問答法。在導入階段和課中,大量使用。(3)閱讀法。對課中重要文字、圖片、圖表要引導學生閱讀。(4)筆記法。課文中重要的知識點、語句等要通過筆記批注和用筆勾畫的方法進行標識。(5)探究法。結合課中的交流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