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走向世界的中國教案
遠道而來的中國海軍,能否通過這場“深藍考驗”?風平浪靜的亞丁灣給中國海軍官兵留下了寧靜美好的第一印象,但中國海軍沒有被表面假象所迷惑。從出發那一刻起,他們就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應對著護航行動的每一步。
XX年1月6日,編隊剛抵達任務海區,就開始執行首批護航任務。“河北翱翔”號、“晉河”號等4艘商船一路縱隊依次排開,在“武漢”艦和“海口”艦一前一后的護衛下,劃開了遠洋護航的第一道航跡。第二天中午,編隊遭遇了護航以來的第一次險情:2艘疑似海盜母船各拖帶一艘小艇,從編隊右舷3鏈處通過。編隊迅速鳴笛示警,可疑船只見無機可乘,只能逐漸遠離護航編隊。
第一次與可疑船只打交道,有驚無險。但官兵們深知,這僅僅是一個開始。1月14日晚,剛剛完成第二次護航任務的“武漢”艦果斷出擊,兩次成功逼退企圖以夜幕為掩護劫持商船的可疑船只。這是中國海軍編隊第一次緊急應召解救遇險商船,干凈而利落。
1月29日上午,正在護航的“武漢”艦接到希臘商船“elenig”號的緊急呼救。指揮員果斷下令直升機升空。17分鐘后,我直升機飛臨商船上空,機長孫自武果斷摁下發射按鈕,3枚信號彈隨即出膛,7艘小艇紛紛逃離。兵不血刃!我編隊首次成功解救遇險外籍商船。
在危機四伏的護航過程中,在爭分奪秒的解救行動中,在與狡猾的海盜及其神出鬼沒、幽靈般的可疑小艇進行斗智斗勇較量的同時,護航官兵逐漸摸索出海盜活動的特點規律,修改完善了單縱隊、單橫隊、雙縱隊等護航隊形以及伴隨護航、分組護航、接力護航、應召伴航、巡邏護航和隨船護衛等護航方式,為被護船只建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亞丁灣護航,是我國首次使用軍事力量赴海外維護國家戰略利益,首次組織海上作戰力量赴海外履行國際人道主義義務,首次在遠海保護重要運輸線安全。”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說。
一年來,中國海軍勇于探索、大膽創新,不斷提高遠洋行動能力,開創了海軍歷史上的多個“第一”:
第一次組織艦艇、艦載機和特種部隊多兵種跨洋執行任務,有效維護了國家戰略利益,充分展現了我海軍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決心和能力;
第一次全程不靠港遠海長時間執行任務,刷新了人民海軍艦艇編隊連續航行時間和航行里程、艦載直升機飛行架次和飛行時間的紀錄,實際檢驗了海軍部隊軍事斗爭準備成果,全面摔打鍛煉了任務部隊的軍政素質;
第一次持續高強度在遠離岸基的陌生海域組織后勤、裝備保障,積累了遠海綜合保障經驗……
這一個個“第一”,集中體現了人民海軍60年發展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人民海軍現代化建設風采。這一個個“第一”,又恰如擺在中國海軍面前的一道道“深藍考題”,引領著中國海軍挺進深藍的鏗鏘步履。
建設和諧海洋共建“合作之海”
小小亞丁灣,云集了20多個國家的40多艘軍艦。如何與世界海軍開展交流與合作,成為擺在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面前的緊迫問題。
歷史或許總有某種默契。中國海軍第二批艦艇編隊剛剛接過護航接力棒,恰逢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紀念日。今年4月23日,在青島會見來華參加紀念活動的多國海軍代表團團長時指出:“推動建設和諧海洋,是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加強各國海軍之間的交流,開展國際海上安全合作,對建設和諧海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