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走向世界的中國教案
菲律賓一位領導人稱贊說,中國海軍前往亞丁灣海域護航,為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其它國家船只提供幫助,真正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風范。
這絕不是外交辭令,而是發自內心的贊美。護航以來,中國海軍以過硬的軍事素質和強烈的責任感,為過往的各國船只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樹起了“大國風范”。越來越多的外國商船申請加入我護航船隊。有的外國商船來不及申請,我護航編隊也同意其跟隨航行,并確保其安全。這種敢于擔當的做法,在亞丁灣的各國海軍中并不多見。
在3月29日的第35批護航中,原計劃為4艘中國商船護航,可是編隊出發前一下子又有5艘外國商船臨時申請加入護航隊伍。在第38批護航中,上午編隊里還只有10艘商船,下午又有3艘外籍商船加入,編隊及時調整隊形和兵力部署,以確保被護船隊安全:海面上,15艘艦船組成的大編隊前后綿延數公里,成為亞丁灣上的一道風景。
在跟隨中國艦艇安全通過亞丁灣后,各國商船紛紛通過鳴笛、燈光、電子郵件和感謝信等多種方式表達謝意,有的還組織船員列隊向中國護航艦艇致敬:“你們的護航很出色!我們愛中國!”
“軍艦是‘流動的國土’。在亞丁灣上,她不僅代表中國海軍,更代表中國!走出國門的護航水兵,是傳播和平友誼、展示中國軍隊形象的國家使者。”海軍政委劉曉江如是說。
中國近期參與國際事務的重要活動
9月4日至9月5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倫敦召開。
9月21日至9月25日——赴美國紐約和匹茲堡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安理會核裁軍峰會和g20金融峰會。
9月24日——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在美國匹茲堡舉行。
10月4日至10月6日——應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和朝鮮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到朝鮮訪問,金正日親自接機。
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總理主持會議,韓國總統李明博、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出席會議,會議達成十項合作倡議。會后,三國領導人共同會見記者,發表講話。
10月12日至10月14日——俄羅斯總理普京應總理之邀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并與總理舉行中俄總理第十四次定期會晤。
10月14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例行會議在北京舉行。
10月16日——第29個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定為“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
10月23日至10月25日——應泰國總理阿披實邀請,出席在泰國華欣舉行的第12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第12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和第4屆東亞峰會。
10月24日——中國副主席展開對美國為期11天的訪問,據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報導,美國已承諾向開放幾個敏感的軍事禁區,包括負責核武和網絡戰的戰略司令部等。這也是首位中國高層軍事官員獲準參觀美軍戰略司令部。
10月27日——外交部長楊潔篪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印度外交部長克里希納共同出席了在印度班加羅爾舉行的中俄印三國外長會晤。三國外長就深化三國合作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重要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