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考復習必備十二:人身經濟文化權利
情境二14歲的八年級小亮同治聽學校老師的反復勸阻,經家長允許后輟學外出打工,某企業未經審查就予以錄用。
小亮這樣做沒有履行的義務是 。
除小亮外還應承擔法律責任的有 。
情境三小麗家新買了一套商品房,入住不久發現因建造質量問題出現了墻面裂縫,經多次與開發商解決未果。
開發商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利是 。
小麗家還 能采取的維權途徑有(寫出一條) 。
18.(08廣州)閱讀下面的文字材料并回答問題。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第二條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XX年至XX年國家財政將新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不含教職工工資)2182億元。
廣東省繼XX年秋季全部免收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和課本費,XX年春季開始又全部免收城鎮義務教育學雜費和課本費,在全國率先成為實現真正意義的免費義務教育的省份。
⑴ 上述材料凸顯了義務教育具有 的顯著特征。
⑵ 有同學認為,“實施義務教育完全是政府的事,與我無關!”。請運用權利與義務的有關知識談談你的認識。
【答案】.情境一 做法:婉言謝絕或勸說表哥戒煙。
理由:自覺拒絕不良誘惑或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情境二 小亮沒有履行: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義務或受教育義務。
承擔責任的還有:小亮的家長和該企業。
情境三 權利: 公平交易權或依法求償權。
途徑: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部門申訴;向人民法院起訴等。
19.(08寧德).我與法律相伴——知法、守法、用法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小琳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臨出門,小琳告訴媽媽帶上購物袋,因為國家的“限塑令”今天開始實施。
媽媽為小琳選購了一雙促銷的涼鞋。回家后,小琳穿上新涼鞋去找小伙伴玩。不久,小琳哭哭啼啼回來,一問,鞋帶斷了,摔一跤,膝蓋磨破。媽媽帶著小琳找超市理論,超市卻說促銷商品概不負責……
相關鏈接:生產1噸塑料需耗3噸石油,我國每年約使用30億個塑料袋,而且生活垃圾中廢塑料占3%至5%,造成“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