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努力戰勝自我
第八課 維護正義 遵守規則
1.正義與非正義行為常通過人們的情感和行為表現出來。有正義感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基本品質。
(1)正義行為:一切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促進社會進步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
(2)非正義行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阻礙社會進步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行為。
2.正義制度
(1)內容:(1)社會的公平、穩定與和諧需要正義制度來支撐;(2)公平的競爭與合作需要正義制度來保證;(3)正義制度是維護社會經濟秩序良性運行的基本條件。
(2)內容:①分配的正義:要求恰當地分配利益;②矯正的正義:要求及時糾正非正義的錯誤;③程序地正義:要求嚴格遵守程序。
3.如何做有正義感的人?(有正義感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基本品質)
(1)懂得正義的基本要求①首先要求是不傷害他人;②不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其他基本權利;
(2)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
(3)積極維護自己、他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正義。
4.中學生以怎樣的實際行動維護正義?
(1)遵守學校的規則和程序;
(2)遵守社會的規則和程序;
(3)當正義發生在自己或別人身上時,要采用合理方fa去伸張正義。
第九課 做個護fa小使者
1.依fa治國的基本要求?
(1)內容:有fa可依、有fa必依、執fa必嚴、違fa必究)
(2)相互關系:這四個環節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①有fa可依是依fa治國的前提,要求加強立fa,制定和完善fa律;②)有fa必依是fa制建設的中心環節,要求依fa辦事,遵守fa律;③執fa必嚴是是關鍵,要求執fa機關和執fa人員在執行fa律時,必須嚴格、嚴肅,做到認真準確、不枉不縱;④(違fa必究是保障,指對一切違fa行為都必須追究fa律責任,任何人都沒有超越fa律的特權。
2.如何保障公平的制約機制?
(1)加強監督機制。(人大\政協\社會團體\新聞輿論\社會公眾)
(2)需要制度制約。(如:行政許可制度\聽證制度\審計制度\人民陪審員制度)
(3)需要程序制約。(主要通過fa定的順序、方式和手續等方面來進行制約)。
3.正確行使監督權: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可以采取面談,打電話,發電子郵件,向人民代表反映,通過媒體轉達等方fa,而不能張貼大字報,聚眾鬧事。
4.依fa治國對中學生的怎么做?
(1)認真學fa,自學守fa,維護良好社會秩序;(2)學會行使監護權;(3)中學生要fa律的尊嚴,敢于并機智同違fa犯罪斗爭;
第四單元 報效祖國
第十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總體達到小康
(1)時間:20世紀末;
(2)意義:①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②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實現了千百年來豐衣足食的夢想.
(3)特點:①低水平的。表現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高,還有相當數量的人口沒有進入小康;⑵不全面的。表現為重物質水平提高,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和社會保障方面有所欠缺;⑶發展很不平衡的。表現為城鄉之間、東西部地區之間、不同收入群體間存在差距.(國家提出新農村建設\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東奔西基地\中部崛起等重大戰略)
(4)處于總體小康水平的原因是: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
2.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
(1)奮斗目標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幾個方面,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綜合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