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學案
第二框 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作為公民應從小就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識。
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關愛社會的責任,主動服務社會,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意識。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問解答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結合學案,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小組討論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檢測相關基礎知識,并解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作適當點撥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難點: 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教學準備
課件、課堂練習、學案
課前預習
1、為什么要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
2、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應該怎么做?
3、為什么要熱心公益事業?有什么意義?
學習過程:
二、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1、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活動一】這些是他們必須做的事情嗎?他們的做法會產生什么社會影響?
答:是。因為作為公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共同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
列舉:周恩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向警予 “為了國家之前,為了民族自強”
………….
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活動二】○外企員工遇到了什么考驗?
答:是否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作為外企員工,他們為什么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答:因為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作為一名外企員工,怎樣做才是對民族和國家負責?
答:a、增強法律意識,關心國家安全;
b、樹立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以自己行動為祖國增光添彩;
c、增強民族自尊心,同損害國家尊嚴的行為作斗爭;
d、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
表現出對祖國、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
☆公民為什么要承擔關愛社會的責任?
(1)、 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表現出對祖國、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
(2)、 國家處在困難時期,最能考驗公民的責任意識。主動為國家分憂、勇擔重任、與國家共渡難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3)、我國青少年肩負著鑄造民族輝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 《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2、熱心公益 服務社會
【活動三】小石從事志愿者工作為什么不覺得苦?
答:因為小石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他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并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1)、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意義
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別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活動四】○這位老人說:“‘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這不是因為‘給’是一種犧牲,而是因為通過‘給’表現出了我的生命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