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新橋中學九年級政治學科導學案
no:004
編者:新橋中學張德成 執教時間:XX年9月 日
課題:第一單元第二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第二課時: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導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作為公民應從小就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識。
2、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我們應該懂得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關愛社會的責任,主動服務社會,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意識。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問解答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同學們搜集國家危險時刻主動承擔責任的人物事跡。
[課前預習]
1、為什么要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
2、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應該怎么做?
3、為什么要熱心公益事業?有什么意義?
[學習過程]
(一)展示學習目標,自主學習
(每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對課文內容的自主學習,時間10分鐘,根據問題提示,邊學習邊討論),問題提示如下:
1、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應該怎樣?
2、維護國家尊嚴的重要意義?怎樣維護國家尊嚴?(難點)
3、為什么要參加公益活動?
5、你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你的體會是什么?(重點)
(二)分析案例,解答疑問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板書)
案例1:學生閱讀;課本p22上及相關問題及鏈接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以天下為己任” -毛澤東等內容并思考。
(1)這些是他們必須做的事情嗎?為什么?
2、他們的做法會產生什么社會影響?
案例2:教材第23頁第二個活動——外企員工的選擇
提示:本活動的設計意圖是,通過一些在某外企工作的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因抵制制作美化侵略戰爭的電腦游戲軟件而憤然辭職的事例,教育學生在事關國家尊嚴和民族感情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含糊,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
(1)作為外企員工,他們遇到了什么考念?
(2)作為外企員工,他們為什么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3)作為一名外企員工,怎樣做才是對民族和國家負責?
提問:公民維護國家尊嚴的責任還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案例3、教材第24頁第三個活動—— 一名環保志愿者(這個問題有些抽象,學生回答比較困難、如有時間讓學生討論并將答案寫在書上)
提示:本活動的設計意圖是,通過一位環保志愿者的付出與收獲,教育學生學生理解,建設和諧社會需要每一位公民樹立自覺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意識,并付諸行動。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
○小石所從事的志愿者工作并不輕松,但他為什么不覺得苦呢?
小石份愛,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美好。(點明此答案就是問題3)
○小石付出了什么?收獲了什么?
案例4:一位自費做艾滋病預防和救治工作的老人
提示:本活動的設計意圖是,通過介紹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自費做艾滋病預防和救治工作的感人故事,我們要懂得: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一種無償的付出,但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會,有利于提升白己的道德境界;公民應該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