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在社會
學習目標:
1、感受社會的變化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的巨大變化,正確認識我國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和挑戰;了解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及其重要性。
2、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懂得關心社會、親近社會和服務社會的意義
3、了解社會公德的含義及主要內容,懂得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4、學會關心社會、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和奉獻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意識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提高社會實踐能力。
一、填空
1、人類通過生產勞動改造自然,創造自己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物質生活資料。
2、在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3、跨入21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21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 21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 促進社會和諧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
5、個人離不開社會,人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
6、作為青少年學生,關心社會、了解社會,可以從關注時事政治做起。方式還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更重要的是要明確自己作為社會成員和國家公民,對社會、對國家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7、社會公德是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是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8、遵守社會公德 是公民的個人修養,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9、自覺服務社會是親近社會的重要表現。p12
10、承擔的責任有主次之分輕重之別。最重要的當然是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
二、簡答題
1、親近社會的含義是什么?有何意義?p9
(1)親近社會,就是要有親社會的情感和行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主動關愛他人、關心集體,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2)我們惟有積極主動地親近社會,才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才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健康成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怎樣學會親近社會?(或親近社會的基本途徑有哪些?)p9-11
(1)不能做“看客”。必須克服對社會的冷漠情結和“看客”現象,以天下興亡為己任。
(2)遵守社會公德。必須遵守遵守社會公德,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樹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3)善于明辨是非。還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復雜的社會現象。
3、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怎樣?p6-7
(1)個人離不開社會。人們的生存和發展總是離不開社會所提供的種種條件,個人不可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
(2)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 (或社會離不開個人)。人們的生產勞動、科學研究等活動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4、青少年關注時事政治的途徑、意義分別是什么?p7
(1)上網、聽廣播、看電視、看報紙。
(2)有助于我們了解社會、了解世界,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有助于我們增強關心社會、熱愛祖國的情感,也有助于我們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人類社會面臨著哪些新問題、新挑戰?有何影響?p5
(1)人口問題突出、資源日益短缺、生態環境惡化、地區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擴大等產,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如犯罪、吸毒、恐怖主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