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教案 > 九年級政治教案 >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精選4篇)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發布時間:2022-11-06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精選4篇)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篇1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侯各莊  趙海濤    2004.11

  一、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特別是經過50多年建設,我們初步實現了國家繁榮和富強。許多方面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既然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就和進步,那么,今天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處于何種階段?這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課通過對當代中國最基本國情的分析,使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更加地懂得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重要意義,更加堅定沿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的信心。本課在全書中占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

  1、從社會發展現實來看,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國情,是當前我們認識和處理一切問題的依據和出發點。只有認清這一最基本國情,才能懂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從本課的教學內容及知識結構來看,是圍繞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基本國情,講述的是當代青年極為關注的五個重大問題。①當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②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什么?③為什么中國現在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④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⑤國家在現階段的基本國策是什么?這些都是當代學生想知道而且必須了解的問題。它反映了現實,貼近學生實際。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本課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材料,是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3、從全書的邏輯結構來看,本課在全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只有在這一課書明確我國正處在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認清當前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嚴峻形勢,才能為下一步學習下一課內容——在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打下良好基礎。

  二、本課知識結構:

  本課由引言、兩節內容組成,工包括5個框題、兩個活動課組成。(詳見教材)

  三、本課教學目標 要求:

  1、本課必須要掌握識記1個,理解1個,活動3個,它們分別是:

  (1)識記: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2)理解:在甚至于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決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3)活動:①根據國家公布的統計數字,采用自制或識讀圖表等方式,歸納出我國人口的基本

  特點,資源分布概況、環境形勢的表現。

  ②收集典型事例,說明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③收集典型事例,表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2、本課必須掌握七個概念,10個基本觀點:

  第一節:概念有5個:①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②國家的根本任務③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④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⑤環境問題。

  基本觀點有5個:①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三個有利于是判斷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與否的根本標準。③人口問題是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分突出的因素。④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將長期面對嚴峻的資源形勢。⑤我國將面臨十分嚴峻的環境形勢。

  第二節:概念有2個①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②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

  基本觀點有5個: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②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⑤“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統一整體。

  四、本課教學提綱(詳見教師教學用書P127—131)

  五、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分析:(共6方面)

  (一)重點方面:

  1、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級的主要方面?

  ①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②這是在中國共產黨1956年9月召開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是經過40多年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的唯一正確的論斷。

  ③這是主要矛盾的原因:

  首先,建國之初的國情,決定我國的社會主義必然要經理一個相當長的初級階段。眾所周知,新中國的建立,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給新中國留下知識一個破爛攤子,一個遭到極大破壞的生產力。可見,新中國的經濟建設起點低,基礎太差,這樣的國情就決定了我國必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經理一個相當長的初級階段。

  其次,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從1956年底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有了很大加強。但是從總體看,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我國社會主義仍處于初級階段。

  再次,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級矛盾已經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們知道,在階級社會里,階級矛盾始終是社會主要矛盾。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完善,除中國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外,剝削制度在我國已消滅,盡管由于剝削階級的殘余勢力還存在,剝削階級的思想影響還存在,國際國內敵對勢力也從未放棄過對我們的滲透、顛覆和分裂活動。在甚至于初級階段,階級矛盾在一定范圍內還將長期存在,但階級矛盾已經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所以確定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2、如何認識甚至于的根本任務?要注意把握好兩方面:

  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②原因:第一,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后生產力的歷史過程。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無一不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而社會主義最終戰勝資本主義,同樣離不開生產力的巨大發展。

  第二,“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不是社會主義”。

  第三,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社會的進步,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由于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從而使“我國的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的事實,充分證明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一論斷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3、如何理解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要注意把握好三個方面:

  ①實行計劃生育,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制定的基本國策。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在初級階段的重要國情之一。從這一重要人口國情出發,我們黨和國家吸取了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制定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②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是我國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的選擇。原因是,首先,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也給我國的資源和環境以及就業等帶來了巨大壓力。

  ③明確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基本要求是,國家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4、如何認識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要把握好如下四方面:

  ①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狠心內容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簡而言之,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四項基本原則,是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我們必須堅持不動搖。

  ④堅持改革開放。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從根本上各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以適應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和實現現代化的歷史要求。開放,即對外開放,它是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封閉只能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為此,我黨制定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二)難點兩方面:

  1、如何認識我國面臨的嚴峻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講授時把握好:

  (1)嚴峻的人口形勢。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認為人多力量大,好辦事的一面,更要認清我國”人口技術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的人口特點和嚴峻人口形勢,已成為影響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只有嚴格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使人口增長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大業的順利實現。

  (2)嚴峻的資源形勢。我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45種重要礦產資源居世界第三,45種主要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居世界第三位,水源、太陽能分別居世界第一、二位。這說明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是值得自豪的。但是更要清醒地認識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太大,致使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土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資源為1/4,草地面積為1/3等。這又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劣勢。“總量大”和“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強烈反差,說明我國自然資源相對短缺,加之自然資源分布不平衡和氣候、地形條件的限制,說明資源開采困難、成本高;以及多年來開發利用不合理、科學,造成自然資源的巨大損失和浪費。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長期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

  (3)嚴峻的環境形勢。目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生物物種滅絕、地下水位下降、水體污染、垃圾包圍城市等。

  近年來,我們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環境的措施,指定了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法律法規。從總體上,得到遏止,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嚴峻的環境形勢給我們以警示:應當刻不容緩地采取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為什么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講授時把握好:

  (1)“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三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要把這三者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2)“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辨證關系。首先,必須把改革方法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保證改革開放沿著社會主義方向順利發展,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社會主義制度進步鞏固和完善。兩個基本點,一個是立國之本,一個是強國之路,兩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其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把經濟搞上去,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3)我們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并不等同于三者同等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中心”。所以我們說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各項工作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

  六、教學方法運用:

  1、本課講的是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我們黨制定的額路線方針政策,包括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基本路線、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涉及內容多,有一定理論難度——采用點撥啟發式:討論和研究性學習方式。有條件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

  2、本課與時政聯系密切,內容與學生比較近,有些講的就是發生在學生身邊和生活中的事情——采用聯系法、比較法、參與活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實效性。

  七、活動課建議:

  1、活動課是新編教材重要組成部分,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素質的重要內容,至少用教學時間

  1/3。

  2、活動課分三部分內容組成,一是理論部分,二是典型閱讀資料,三是推薦的活動形式和內容。理論部分教師點撥幫助理解典型閱讀資料學生自學掌握,推薦活動形式和內容,教師學生討論確定。3、活動課必須有布置、有檢查、有評比、有小結。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篇2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侯各莊  趙海濤    2004.11

  一、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特別是經過50多年建設,我們初步實現了國家繁榮和富強。許多方面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既然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就和進步,那么,今天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處于何種階段?這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課通過對當代中國最基本國情的分析,使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更加地懂得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重要意義,更加堅定沿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的信心。本課在全書中占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

  1、從社會發展現實來看,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國情,是當前我們認識和處理一切問題的依據和出發點。只有認清這一最基本國情,才能懂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從本課的教學內容及知識結構來看,是圍繞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基本國情,講述的是當代青年極為關注的五個重大問題。①當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②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什么?③為什么中國現在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④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⑤國家在現階段的基本國策是什么?這些都是當代學生想知道而且必須了解的問題。它反映了現實,貼近學生實際。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本課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材料,是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3、從全書的邏輯結構來看,本課在全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只有在這一課書明確我國正處在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認清當前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嚴峻形勢,才能為下一步學習下一課內容——在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打下良好基礎。

  二、本課知識結構:

  本課由引言、兩節內容組成,工包括5個框題、兩個活動課組成。(詳見教材)

  三、本課教學目標 要求:

  1、本課必須要掌握識記1個,理解1個,活動3個,它們分別是:

  (1)識記: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2)理解:在甚至于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決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3)活動:①根據國家公布的統計數字,采用自制或識讀圖表等方式,歸納出我國人口的基本

  特點,資源分布概況、環境形勢的表現。

  ②收集典型事例,說明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③收集典型事例,表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2、本課必須掌握七個概念,10個基本觀點:

  第一節:概念有5個:①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②國家的根本任務③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④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⑤環境問題。

  基本觀點有5個:①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三個有利于是判斷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與否的根本標準。③人口問題是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分突出的因素。④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將長期面對嚴峻的資源形勢。⑤我國將面臨十分嚴峻的環境形勢。

  第二節:概念有2個①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②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

  基本觀點有5個: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②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⑤“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統一整體。

  四、本課教學提綱(詳見教師教學用書P127—131)

  五、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分析:(共6方面)

  (一)重點方面:

  1、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級的主要方面?

  ①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②這是在中國共產黨1956年9月召開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是經過40多年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的唯一正確的論斷。

  ③這是主要矛盾的原因:

  首先,建國之初的國情,決定我國的社會主義必然要經理一個相當長的初級階段。眾所周知,新中國的建立,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給新中國留下知識一個破爛攤子,一個遭到極大破壞的生產力。可見,新中國的經濟建設起點低,基礎太差,這樣的國情就決定了我國必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經理一個相當長的初級階段。

  其次,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從1956年底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有了很大加強。但是從總體看,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我國社會主義仍處于初級階段。

  再次,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級矛盾已經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們知道,在階級社會里,階級矛盾始終是社會主要矛盾。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完善,除中國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外,剝削制度在我國已消滅,盡管由于剝削階級的殘余勢力還存在,剝削階級的思想影響還存在,國際國內敵對勢力也從未放棄過對我們的滲透、顛覆和分裂活動。在甚至于初級階段,階級矛盾在一定范圍內還將長期存在,但階級矛盾已經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所以確定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2、如何認識甚至于的根本任務?要注意把握好兩方面:

  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②原因:第一,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后生產力的歷史過程。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無一不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而社會主義最終戰勝資本主義,同樣離不開生產力的巨大發展。

  第二,“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不是社會主義”。

  第三,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社會的進步,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由于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從而使“我國的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的事實,充分證明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一論斷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3、如何理解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要注意把握好三個方面:

  ①實行計劃生育,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制定的基本國策。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在初級階段的重要國情之一。從這一重要人口國情出發,我們黨和國家吸取了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制定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②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是我國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的選擇。原因是,首先,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也給我國的資源和環境以及就業等帶來了巨大壓力。

  ③明確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基本要求是,國家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4、如何認識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要把握好如下四方面:

  ①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狠心內容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簡而言之,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四項基本原則,是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我們必須堅持不動搖。

  ④堅持改革開放。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從根本上各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以適應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和實現現代化的歷史要求。開放,即對外開放,它是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封閉只能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為此,我黨制定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二)難點兩方面:

  1、如何認識我國面臨的嚴峻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講授時把握好:

  (1)嚴峻的人口形勢。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認為人多力量大,好辦事的一面,更要認清我國”人口技術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的人口特點和嚴峻人口形勢,已成為影響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只有嚴格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使人口增長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大業的順利實現。

  (2)嚴峻的資源形勢。我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45種重要礦產資源居世界第三,45種主要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居世界第三位,水源、太陽能分別居世界第一、二位。這說明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是值得自豪的。但是更要清醒地認識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太大,致使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土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資源為1/4,草地面積為1/3等。這又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劣勢。“總量大”和“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強烈反差,說明我國自然資源相對短缺,加之自然資源分布不平衡和氣候、地形條件的限制,說明資源開采困難、成本高;以及多年來開發利用不合理、科學,造成自然資源的巨大損失和浪費。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長期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

  (3)嚴峻的環境形勢。目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生物物種滅絕、地下水位下降、水體污染、垃圾包圍城市等。

  近年來,我們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環境的措施,指定了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法律法規。從總體上,得到遏止,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嚴峻的環境形勢給我們以警示:應當刻不容緩地采取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為什么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講授時把握好:

  (1)“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三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要把這三者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2)“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辨證關系。首先,必須把改革方法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保證改革開放沿著社會主義方向順利發展,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社會主義制度進步鞏固和完善。兩個基本點,一個是立國之本,一個是強國之路,兩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其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把經濟搞上去,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3)我們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并不等同于三者同等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中心”。所以我們說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各項工作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

  六、教學方法運用:

  1、本課講的是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我們黨制定的額路線方針政策,包括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基本路線、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涉及內容多,有一定理論難度——采用點撥啟發式:討論和研究性學習方式。有條件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

  2、本課與時政聯系密切,內容與學生比較近,有些講的就是發生在學生身邊和生活中的事情——采用聯系法、比較法、參與活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實效性。

  七、活動課建議:

  1、活動課是新編教材重要組成部分,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素質的重要內容,至少用教學時間

  1/3。

  2、活動課分三部分內容組成,一是理論部分,二是典型閱讀資料,三是推薦的活動形式和內容。理論部分教師點撥幫助理解典型閱讀資料學生自學掌握,推薦活動形式和內容,教師學生討論確定。3、活動課必須有布置、有檢查、有評比、有小結。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篇3

  ※同步解析與檢測※ 初三政治總復習

  (一節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一、知識結構(見課堂筆記)

  二、考試說明要求

  框  題

  知 識 要 點

  基本要求

  識記

  理解

  活動

  主要矛盾和

  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

  我國為什么還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

  “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

  ※

  我國的人口問題

  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和一般特點

  ※

  計劃生育的目的和要求

  ※

  我國的資源和

  環境問題

  “資源大國”與“資源小國”(特點有哪些)

  ※

  環境問題及表現

  ※

  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及措施

  ※

  守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的意義及具體措施

  ※

  三、課堂練習(共100分,其中卷面分1分)

  (一)填空:2分/空,共20分

  1、所謂初級階段,就是 階段。

  2、立足基本國情,面對主要矛盾,國家的根本任務是 。

  3、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占有 ,開發 大,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又一重要國情。

  4、人口 , , ,這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

  5、環境問題,主要是指 和 。

  6、我們應當刻不容緩的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走 之路。

  (二)單項選擇題:3分/題,共27分

  1、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 )

  A、人口多、基礎差、底子薄 B、還沒有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C、暫時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B、先進和落后之間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3、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尤其要把( )

  A、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B、階級斗爭擺在首要地位

  C、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擺在首要地位

  D、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擺在首要地位

  4、已成為影響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是( )

  A、經濟發展問題 B、自然資源問題 C、生態環境問題 D、人口問題

  5、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 ) A、控制人口數量 B、提高人口素質

  C、保護資源和環境 D、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6、植物是綠色的,人們應當注意生態環境,保護“綠色”。地球上若沒有了“綠色”,也便沒有( ) (1)人類(2)動物(3)月亮(4)學校(5)電腦

  A、(1)(2)(3)(4)(5) B、(1)(2)(4)(5)

  C、(1)(2)(3)(5) D、(1)(3)(4)(5)

  7、在xx大報告中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正確地分析國情,作出了我國社會現在所處的歷史階段的科學論斷,這一論斷是( )

  A、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過渡階段 B、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我國已經處于社會主義的發達階段 D、我國處于發達的現代化階段

  8、由于環境污染與破壞,目前地球上每天消失一個動物物種、每小時消失一個生物物種,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土地荒漠化已成為全球的一個嚴重環境問題,被稱為“地球的癌癥”。1995年,全世界因土地荒漠而至少損失420億美元。這表明( )

  A、我國的資源形勢十分嚴峻 B、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

  C、我國的環境問題己十分嚴重 D、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9、早在1949年,我國人口就達到5.4億。到1996年,我國人口達到12億多,比1949年增長近7億人,大約平均每隔7年就增長1億人。這說明( )

  A、我國農村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 B、我國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

  C、我國人口年齡結構正走向年輕化 D、我國的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

  (三)、多項選擇題:4分/題,共28分

  1、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決定了我國( )

  A、可以先發展資本主義,后發展社會主義

  B、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C、可以越過資本主義直接進入發達的社會主義

  D、不能超越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而直接進入發達的社會主義

  2、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面對從未遇到過的所有問題,根本的判斷標準是( )

  A、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B、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擴大公有制經濟的范圍

  3、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我國人口達到12.9533億人,從年齡上看,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6.69%,比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上升了1.39個百分點。另外,城鎮人口與鄉村人員分別占人口的36.09%和63.9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國人口特點是( )

  A、人口基數大 B、年齡結構老齡化的速度快

  C、農村人口多 D、人口素質較高

  4、2001年9月4日,“21世紀論壇――綠色與環保”會議在京開幕。這次會議旨在探討人類共同關心的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協助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環境政策。這說明( )

  A、人類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惡化問題 B、保護環境僅僅是各國政府的事

  C、人類已經認識到自己應對自然負責

  D、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問題之一

  5、目前,我國人口大量增加,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矛盾極為突出,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同情,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 )

  A、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B、堅持保護資源與環境的基本國策

  C、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D、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

  6、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于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而使我們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下列選項能夠說明這一點的有( )

  A、“神舟三號”飛船發射成功

  B、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鋼鐵、煤炭、糧食、肉類等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C、2001年1月3日,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臺機組正式并網發電

  D、全國各地紛紛出現了市民利用節假日外出旅游的熱潮

  7、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有識之士疾呼:這個世界缺水!面對全球性缺水問題,下列選項中認識正確的有( )

  A、缺水問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B、缺水的重要原因在于水污染、浪費和人口過快增長

  C、解決缺水問題的根本出路是減緩經濟和社會發展

  D、“地球村”的每一個“村民”都有義務保護水資源

  ()、辨析題:6分

  有人認為,發展生產是當務之急,環境污染將來治理也不遲。

  ()、簡答題:6

  為什么說從總體上看我國社會主義仍然處于初級階級。

  ()、材料分析題:12

  陜西有很多名山,翠華山就是其中的一座。原來山上花草樹木叢生,空氣新鮮,有幾十種鳥類在這里生活,但很少有人去游玩。

  近幾年來,隨著旅游業的興起,到翠華山上游玩的人一年四季不斷,隨著上山游玩的人逐年增加,現在的翠華山與過去不同了:凡是人們經常走的道路同,兩旁的花草樹木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樹枝樹葉不再繁茂,蟲害嚴重,枯枝爛葉很多,鳥類也大大減少了。更為嚴重的后果是,這里的生態環境極易破壞卻又難以恢復。

  (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2分

  (2)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怎樣的?3分

  (3)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應做出的理性選擇是什么?3分

  (4)聯系實際,談談在保護資源和環境方面你應該怎么做?4分

  【考試備注(此次練習的失與得)】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篇4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侯各莊  趙海濤    2004.11

  一、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特別是經過50多年建設,我們初步實現了國家繁榮和富強。許多方面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既然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就和進步,那么,今天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處于何種階段?這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課通過對當代中國最基本國情的分析,使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更加地懂得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重要意義,更加堅定沿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的信心。本課在全書中占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

  1、從社會發展現實來看,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國情,是當前我們認識和處理一切問題的依據和出發點。只有認清這一最基本國情,才能懂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從本課的教學內容及知識結構來看,是圍繞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基本國情,講述的是當代青年極為關注的五個重大問題。①當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②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什么?③為什么中國現在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④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⑤國家在現階段的基本國策是什么?這些都是當代學生想知道而且必須了解的問題。它反映了現實,貼近學生實際。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本課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材料,是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3、從全書的邏輯結構來看,本課在全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只有在這一課書明確我國正處在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認清當前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嚴峻形勢,才能為下一步學習下一課內容——在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打下良好基礎。

  二、本課知識結構:

  本課由引言、兩節內容組成,工包括5個框題、兩個活動課組成。(詳見教材)

  三、本課教學目標 要求:

  1、本課必須要掌握識記1個,理解1個,活動3個,它們分別是:

  (1)識記: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2)理解:在甚至于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決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3)活動:①根據國家公布的統計數字,采用自制或識讀圖表等方式,歸納出我國人口的基本

  特點,資源分布概況、環境形勢的表現。

  ②收集典型事例,說明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③收集典型事例,表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2、本課必須掌握七個概念,10個基本觀點:

  第一節:概念有5個:①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②國家的根本任務③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④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⑤環境問題。

  基本觀點有5個:①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三個有利于是判斷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與否的根本標準。③人口問題是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分突出的因素。④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將長期面對嚴峻的資源形勢。⑤我國將面臨十分嚴峻的環境形勢。

  第二節:概念有2個①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②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

  基本觀點有5個: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②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⑤“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統一整體。

  四、本課教學提綱(詳見教師教學用書P127—131)

  五、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分析:(共6方面)

  (一)重點方面:

  1、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級的主要方面?

  ①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②這是在中國共產黨1956年9月召開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是經過40多年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的唯一正確的論斷。

  ③這是主要矛盾的原因:

  首先,建國之初的國情,決定我國的社會主義必然要經理一個相當長的初級階段。眾所周知,新中國的建立,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給新中國留下知識一個破爛攤子,一個遭到極大破壞的生產力。可見,新中國的經濟建設起點低,基礎太差,這樣的國情就決定了我國必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經理一個相當長的初級階段。

  其次,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從1956年底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有了很大加強。但是從總體看,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我國社會主義仍處于初級階段。

  再次,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級矛盾已經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們知道,在階級社會里,階級矛盾始終是社會主要矛盾。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完善,除中國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外,剝削制度在我國已消滅,盡管由于剝削階級的殘余勢力還存在,剝削階級的思想影響還存在,國際國內敵對勢力也從未放棄過對我們的滲透、顛覆和分裂活動。在甚至于初級階段,階級矛盾在一定范圍內還將長期存在,但階級矛盾已經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所以確定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2、如何認識甚至于的根本任務?要注意把握好兩方面:

  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②原因:第一,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后生產力的歷史過程。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無一不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而社會主義最終戰勝資本主義,同樣離不開生產力的巨大發展。

  第二,“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不是社會主義”。

  第三,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社會的進步,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由于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從而使“我國的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的事實,充分證明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一論斷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3、如何理解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要注意把握好三個方面:

  ①實行計劃生育,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制定的基本國策。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在初級階段的重要國情之一。從這一重要人口國情出發,我們黨和國家吸取了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制定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②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是我國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的選擇。原因是,首先,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也給我國的資源和環境以及就業等帶來了巨大壓力。

  ③明確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基本要求是,國家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4、如何認識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要把握好如下四方面:

  ①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狠心內容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簡而言之,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四項基本原則,是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我們必須堅持不動搖。

  ④堅持改革開放。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從根本上各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以適應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和實現現代化的歷史要求。開放,即對外開放,它是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封閉只能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為此,我黨制定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二)難點兩方面:

  1、如何認識我國面臨的嚴峻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講授時把握好:

  (1)嚴峻的人口形勢。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認為人多力量大,好辦事的一面,更要認清我國”人口技術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的人口特點和嚴峻人口形勢,已成為影響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只有嚴格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使人口增長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大業的順利實現。

  (2)嚴峻的資源形勢。我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45種重要礦產資源居世界第三,45種主要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居世界第三位,水源、太陽能分別居世界第一、二位。這說明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是值得自豪的。但是更要清醒地認識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太大,致使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土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資源為1/4,草地面積為1/3等。這又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劣勢。“總量大”和“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強烈反差,說明我國自然資源相對短缺,加之自然資源分布不平衡和氣候、地形條件的限制,說明資源開采困難、成本高;以及多年來開發利用不合理、科學,造成自然資源的巨大損失和浪費。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長期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

  (3)嚴峻的環境形勢。目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生物物種滅絕、地下水位下降、水體污染、垃圾包圍城市等。

  近年來,我們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環境的措施,指定了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法律法規。從總體上,得到遏止,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嚴峻的環境形勢給我們以警示:應當刻不容緩地采取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為什么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講授時把握好:

  (1)“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三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要把這三者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2)“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辨證關系。首先,必須把改革方法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保證改革開放沿著社會主義方向順利發展,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社會主義制度進步鞏固和完善。兩個基本點,一個是立國之本,一個是強國之路,兩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其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把經濟搞上去,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3)我們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并不等同于三者同等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中心”。所以我們說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各項工作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

  六、教學方法運用:

  1、本課講的是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我們黨制定的額路線方針政策,包括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基本路線、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涉及內容多,有一定理論難度——采用點撥啟發式:討論和研究性學習方式。有條件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

  2、本課與時政聯系密切,內容與學生比較近,有些講的就是發生在學生身邊和生活中的事情——采用聯系法、比較法、參與活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實效性。

  七、活動課建議:

  1、活動課是新編教材重要組成部分,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素質的重要內容,至少用教學時間

  1/3。

  2、活動課分三部分內容組成,一是理論部分,二是典型閱讀資料,三是推薦的活動形式和內容。理論部分教師點撥幫助理解典型閱讀資料學生自學掌握,推薦活動形式和內容,教師學生討論確定。3、活動課必須有布置、有檢查、有評比、有小結。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

第三課“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托班的社會教案(通用10篇)

    活動目標:1、認識汽車、自行車、火車、知道它們是交通工具。2、能夠模仿交通工具所發出的聲音。3、通過模仿交通工具的聲音體驗游戲的快樂。活動準備:汽車 自行車 火車 (錄音) 歌曲《開火車》。...

  • 大變革時期的社會經濟(通用8篇)

    (一)教學目的1.要求學生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掌握鐵器與牛耕、李冰與都江堰、手工業的進步和封建城市等基礎知識。...

  • 元朝的社會經濟和中外交往 教材教法(精選2篇)

    第十四課 地位分析元朝統一后,疆域遼闊,交通發達,社會秩序趨于安定,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統治者比較重視經濟的發展,元朝的社會經濟和海外貿易在宋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 第三冊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原則(精選2篇)

    科目思想政治題目第二課第一框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準則p19(章、節、頁)教學目的和要求①記住法律準則的特點。②掌握無規矩不成方圓的寓意,即做任何事情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并用以指導自己的日常行為。...

  • 第四冊依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精選3篇)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 使學生弄清以下概念;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秩序。初步掌握以下知識:法律規范作用的表現,法律規范和協調人際關系,我國法律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危害。...

  • 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通用2篇)

    三、課標要求: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認識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鄧小平南方談話及其重要作用,認識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

  • 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 教學設計(通用2篇)

    示例1.導入的過程提問:十年“文化大革命”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損失?設想一下當時人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教師小結(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三年恢復和三年改造,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也開始在實踐中探索建...

  • 第12課  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精選2篇)

    第12課 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課程標準】了解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史實,探討影響其變化的因素。以我國過近代報刊、電影的逐漸普及為例,說明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

  •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精選2篇)

    一、教法建議 【拋磚引玉】 在本課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點比較抽象,理論性強。為了使學生便于記憶和理解,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形象化的圖表進行講解。...

  •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選15篇)

    第10課 一、教學目標與分析依據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1.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中共十三大鄧小平提出黨在社會主義...

  • 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教案(通用2篇)

    高一政治教學案2---21第八課: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溫故知新:XX年5月1日,我國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地方----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

  • 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教案(通用3篇)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社會保障制度的含義、內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則和重要意義。2、能力目標:通過本框知識的學習,提高閱讀理解、綜合分析和認識問題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 第一課 第三框 等級森嚴的殿堂——封建社會(通用2篇)

    第三框題 等級森嚴的殿堂——封建社會[教材分析] 講述繼奴隸社會之后的封建社會的生產和社會制度的特點, 也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次,講封建社會的進步性及剝削關系。 首先指出,'封建社會的生產以農業為主,農民是生產者。...

  • 第一課 第二框 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精選2篇)

    第二框 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教材分析]本框 講人類第一個階級社會的產生和社會制度的特點。 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個層次,指出階級統治的出現。...

  • 探索社會主義的道路(通用2篇)

    第6課 探索社會主義的道路 學案 一.課前導學(一)認清目標 明確要求學習目標重點: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難點: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出現嚴重失誤的原因(二)自主學習 充分準備 (預習時順帶把這些題給做了,...

  • 九年級政治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天堂а在线地址8最新版 | 91社永久| 欧美国产日韩午夜 |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 春药按摩人妻弓中文字幕 | 国产黄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97 |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爽人人喊 | 91在线伊人观看视频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 快播久久| 开心婷婷丁香五月综合中文日韩 |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99视频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无码毛片 |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爱微奶 | 亚洲男男无套GV大学生 |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污视频 | 亚洲—本道在线无码AV发 |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网 | 超碰在线播放97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人成人 | 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时间 | 九九热在线视频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灭亚洲精品 | 久草香蕉在线视频 | 曰本性l交片视频视频 | 成人午夜做爰视频免费看 | 日韩免费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片 | 国产夫妻原创自拍 | 国产精品高潮久久久久久无码 |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