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教學法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三、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可能有許多歷史教師不太注意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認為這是語文教師的事情。其實不然,我認為,歷史教學,也應該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歷史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有各種方法,而場景教學法,則能使學生有了一種特殊的語言訓練環境,達到訓練語言的效果。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說就先得去想,在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去說,就能促進學生積極地、自覺地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發展智力。同時,反饋信息,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提高教學質量。也鍛煉了學生的口才,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四、能充分展示學生的風度。
風度不僅是指外在的、外表的東西,而是學生的整個氣質所在。在臺上,要求 “ 新聞發言人 ” 準確的表述、機智的回答、幽默的談吐,大有 “ 大國外交家 ” 的風范;同時,也要求在臺下的 “ 老記們 ” 有大報、大臺記者的機敏、靈活。由此來看,這種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操。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五、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狀態,使課堂有一個良好狀態,是每一個老師孜孜以求的。這種良好的課堂教學的外在特征是:和諧、熱情、深刻、扎實。形成課堂良好的狀態。運用 “ 場景教學法 ” ,學生都很投入地進到整個課堂中,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思考,而且能使學生感受到一種能當主持人、新聞發言人、新聞記者的自豪感,從而活躍了整個課堂的氛圍。每當發言人發言完畢,回答完畢,臺下都不由自主的報以熱烈的掌聲,當臺下的老記提出了問題,其他同學也會沉浸在思考中,如果提出的問題有水平有質量,課堂的氣氛則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