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巴西》的教學設計
伐木者 目的
①受雇于外國公司的伐木者---------興建公路
②礦山和農牧場的主人——————發展采礦業,開辟農牧場
③墾荒的貧苦農民————————開荒種地
學生讀圖:圖9.26“熱帶雨林地區原始的遷移農業”,分析理解遷移農業的形成過程及這種原始種植方式的危害。
轉承提問:同學們想一想,大規模的開發利用熱帶雨林,會產生什么問題呢?
板書:③開發熱帶雨林所產生的環境問題
學生回答:(略)
師生總結:產生的環境問題主要有:①森林遭受破壞;②水土嚴重流失:③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④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⑤全球氣候惡化等等。
教師:播放熱帶雨林遭受破壞的錄象
教師講述:巴西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向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提交了一些關于熱帶雨林開發與保護問題的報告。
師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
教師講解: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對子孫后代的生活環境不構成危害的發展。
學生辯論:教材p96“活動”。
課堂小結:同學們,巴西是發展中國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國家。學習的過程就是了解世界的過程,也是學習別國經驗,汲取他國教訓的過程。通過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在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環境,要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不誤,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要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問題,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進一步深入探究。
課后反思:
用課堂互動解決教學方式的單一問題。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新形勢的教學要求,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