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大變革時代學案
11.(•陜西)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代,各諸侯國紛紛變法。其變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進生產力發展 b.實現富國強兵 c.緩和社會矛盾 d.增強東周王室實力
12.(•廣東湛江)湛江人民所建造的雷州青年運河,不僅保證了雷州半島農田的灌溉用水,還解決了九洲江下游的洪澇災害。戰國時期,既能防洪又能灌溉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a.大運河 b.都江堰 c.長城 d.三峽大壩
13.(•湖北黃石)商鞅變法是我國戰國時期效果最顯著的變法。下列選項屬于該變法內容的是( )
a.把土地分給天子親屬 b.國家承認土地私有
c.擴充國學規模 d.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
14.(•湖北宜昌)“千禍其耘”記載于《詩經》,描述了西周時期大規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體耕作場景,春秋時期可以看到一種新的耕作場景是( )
a.使用耒耜 b.牛耕 c.使用耬車 d.使用曲轅犁
15.(•山東泰安)假如你給李冰畫像,可以選擇的歷史場景是( )
a.上書秦孝公請求變法 b.奉乾隆旨意領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c.主持修建都江堰 d.陪唐玄宗考核縣令的政績
16.(•湖南湘潭)XX年春,西南地區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凸顯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于( )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秦朝 d.漢朝
17.(•四川成都)作家余秋雨曾經寫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還為無數民眾輸送涓涓清流。”下列歷史人物中,主導修筑這個“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18.(•江蘇淮安)農業是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立國之本,農業生產技術的革新歷來受到重視。下列哪一幅圖片反映了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a.筒車 b.鐵農具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牛耕
19.(•貴州畢節)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請指出商鞅變法的哪項內容對后世行政制度影響最為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