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科教興國 立志成才》教案
問題:為此通過哪些途徑?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學生: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各級各類
教育協調發展。建希望小學、減免學雜費、放寬參加高考的條件、建希望書庫……
引導過渡: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
水平和創新能力,并最終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為此我國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現我國教育改革的目標
(2)我國教育改革的目標 (板書)
學生: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教育改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教師歸納】:走科教強國之路,既要重視科技創新,也要重視教育創新,創新是人類最珍貴的精神財富,沒有創新思維,就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培養和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是最為關鍵的。那么為了培養創新精神,我們中學生應當如何做呢?
【完成操作平臺】討論:為了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采取了哪些措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學生討論交流:多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活動、社會實踐、科技講座等,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課堂小結:
【學生概括】略
【教師歸納】科技的重要性要求:優先發展科學技術,推進科技創新。教育的重要性要求: 優先發展教育,教育要走改革創新之路。我國必須走科教興國之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希望同學們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學習,敢于創新,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長大后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學習訓練與評價提示
對于學生課前探究性學習:分組收集我國在科技創新上已經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可以讓學生制作成ppt在課堂上交流,并對學生的表現給與表揚和激勵,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把學生在此次調查中的表現作為一次探究性學習的評價。
在完成操作平臺,學生回答為了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所采取的措施和建議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點評,要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有條件可以出一期“科技創新,立志成才“為主題的黑板報
五、教學設計說明
科教興國這一主題,理論性強,在設計教學上有一定的難度,本堂課的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學生的體驗與感悟,在體驗中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小樹立熱愛科學的精神。
本課以學生的探究活動、自主學習為基礎,教師進行深入的補充、分析和講解,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視頻、圖片觀賞、小組討論、課外調查等,啟發學生思考、討論、分析、歸納,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并盡量把對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解與具體事例或前景聯系起來,避免讓學生感到抽象和枯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熱點問題“科技奧運”,指導學生培養愛國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六、附件
附件一、我國科技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存在差距的資料
在冶金技術裝備領域,我們與美、日等國相差至少10--XX年;在大規模集成電路工業領域,我們與美、英、法等國相差XX年以上;在飛機制造領域,我們與美、英、法等國相差近XX年;在汽車工業核心技術領域,我們與美、日、德相差至少XX年以上;計算機是現代工業生產控制和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技術是芯片制造技術,但我們剛剛起步,與美、日兩國相差至少XX年;機器是“工業母機”。然而在精密機床及大型加工中心制造技術,我們與日、德相差約XX年。中國在生物、航天和信息等一些科技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但是,科技專家參照國際科技創新能力綜合評價方法,選用12項核心指標進行計算,結果表明:XX年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在49個主要國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2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