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導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了解張騫出使西域的史實,學習張騫不畏艱難險阻、勇于開拓的精神和堅強意志。
2.了解西域都護的設置、絲綢之路經過的地點;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學習重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學習難點】如何正確認識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課前導學】
一、★走近歷史,溫故知新: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個成語都有一個美麗的歷史故事,請同學們完成系列成語填空,思考一下,這些成語都和絲或絲織品有關嗎?中國是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中國絲綢舉世聞名,古代西方稱中國為“絲國”(塞里斯),表達了他們對古老東方的美好印象。歷史上貫通東西方的一條著名的國際交通要道就是以中國的絲綢命名的,即絲綢之路。今天,我們就追溯歷史的足跡,感受先輩的輝煌,進行一次有意義的探究之旅——尋訪“絲綢之路”。
成語填空: 千_____ 萬縷 、 錦_____ 前程 、 牛郎 _____ 女 、 衣 _____ 還鄉 、
_____入扣 花拳 _____ 腿
二、預習檢測:
(一) 中原王朝與匈奴的和戰關系
■1.秦始皇派________北伐匈奴。西漢初期,無力抵御匈奴進攻,漢高祖采取______ 政策,把公主嫁給單于為妻。漢武帝相繼起用______ 、_______ 等將領擊敗匈奴。
■2.呼韓邪單于率部歸漢,漢元帝將宮女_______ 嫁給他。_______ 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3、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中的小字部分,思考秦漢時期中原王朝與匈奴的關系如何呢?完成下表:
歷史時期 中原王朝與匈奴的關系(填戰或者和)
戰國時期 戰
秦 戰
漢高祖 和
漢武帝 戰
漢元帝 和
◆4、中原王朝與匈奴的和戰給雙方帶來什么影響?
戰爭給雙方造成了巨大損失,和平則促進了雙方經濟文化的交流。
是的。在處理民族關系和對外交流中我們更多的愿意看到和平交往的方式,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華民族對外友好交往的情況,——張騫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的情況。
(二)● 張騫通西域
1、請看課文第81-82頁“張騫通西域”子目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指圖說出西域的地理范圍:
漢朝把_______ 和_______以西 ,包括今_______ 和中亞以至更遠的廣大地區,稱為西域。
〓2、閱讀教材,完成《張張騫通西域簡表》
第一次 第二次 意義 啟示
時間 目的 結果 時間 目的 結果 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了漢與西域的聯系;奠定了西漢對西域的管理與開發的基礎。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設立,這是新疆地區正式歸中央統轄的開始。 體現了張騫不畏艱險、勇于開拓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堅強意志。這些精神對我們今天來說仍是十分需要的。
公元前138年 聯絡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 了解了西域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況 公元前119年 發展漢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系 溝通了西漢與西域的聯系,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開始了
(三)三、 絲 綢 之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