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教學案
第16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教學案
〖內容標準〗
說出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促進了江南開發的史實。
〖教學目標〗
1.知識識記
①了解政權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
②知道北方人口南遷和世族交往促進江南經濟開發的史實。
2.能力培養
①識讀“東漢至隋政權分合示意圖”
②分析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和作用。
③制作“南方經濟發展”的圖表。
④結合六朝經濟開發的史實,聯系當地實際,說說人口流動、地區交流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①明確六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是北方南遷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開發的結果。
②認識六朝是東南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并為唐宋全國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
〖教學要點〗
1.重點 江南經濟的開發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由于北方的長期戰亂,造成人口的大規模南遷,不僅使南方增加大量勞動力,而且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經濟的開發和發展。這是繼春秋、秦漢以后,江南地區又一次大規模的開發和發展。并對我國南北經濟發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經濟重心由北向南轉移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難點 混亂復雜的政權分立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個中原因錯綜,時間漫長,政權繁多,政局雜亂,難以簡潔明了地講清楚,學生對此只要有個印象即可。
〖教學建議〗
1.政權分立的紛亂
①通過閱讀“東漢至隋政權分合示意圖”,使學生初步了解這一時期的大致情況,對長達3XX年的政權分立混亂的狀況有個感性的認識。
②知道這一時期江南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的朝代名稱,知道六朝古都南京。明確江南六朝在擺脫落后停滯狀態和發展地區經濟所具有的歷史作用和地位。
2.江南經濟的發展
通過指導學生制作“江南經濟開發圖表”,使學生對江南經濟開發的原因和概況有進一步的理解。
①人口大量南遷
⑴指出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北方長期戰亂而南方穩定造成的,同時,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遷”是我國古代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動高峰。
⑵運用“北方人口南遷圖”,使學生知道三條南遷的路線的大致 情況。
⑶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的作用:一是改變南方人少地廣的局面,有利于墾辟荒地;二是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結合廣州地區出土的磚銘)
⑷結合六朝經濟開發史實,聯系當地實際,討論人口流動、地區交流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②江南經濟和開發
農業經濟的發展:一是與三條南下路線相應形成的巴蜀、江浙和兩湖、江西三個先進的農業經濟區;二是促進了嶺南農業的初步開發。此外,農業技術的進步和農業商品化的傾向也是農業發展的一大特色。
手工業的特色:突出絲織業重心由北向南轉移,并成為上升中的南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業城市的興起:重點介紹建康、蘇州、杭州等江南名城。
海上貿易雛形:向東到朝鮮半島、日本、向西至印度、伊朗、大秦,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
(以上內容主要來源于教師用書)
〖教學實錄〗
〔復習提問〕
完成上節課布置的作業:“能攻心反則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