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勃興(二)教案示例2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識記要求
了 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軍事家的主張
掌 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能力
訓 練
過程方法
梳理線索將春秋戰國時期經濟、政治歷史與本課思想史聯系起來,將同一時期不同學派或不同時期同一學派以及課內外知識聯系起來
比較歸納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和軍事家的異同點(派別及其主張)
理解內涵通過閱讀、討論、爭辯等活動探究學習有關的政治哲學內容
人物評價結合時代背景、人物言行及其影響,評價孔子等人
情感
態 度
價值觀
形成唯物主義觀點啟發學生認識到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了后者才會形成前者,當時最適應新興地主階級需要的觀點屬于法家思想范疇
學風習慣汲取《論語》中教育警句的精華,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加深體驗
教學重點 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教學難點 繁雜的思想體系、抽象的哲學理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和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說明了當時具有怎樣的歷史特點?(奴隸制瓦解、封建制確立,社會劇烈動蕩著——發生了質變。) 過渡講解:這種時候,人們的思想也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具體情況請看43頁“導入框”和第一目“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學生討論: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張和學說是什么?(主張恢復西周的奴隸制度,提出“仁”的學說。) 2、教師接著指導學生閱讀44頁“文獻資料欄”孔子的三段話,“動腦筋”:孔子這三段話的意思是什么?對你的學習有什么幫助或指導?(他教育我們對學過的知識要時常溫習,要不斷總結和向別人學習好的學習方法,要具有老老實實和謙虛好學的態度,才能學有所成。) 3、指導學生讀47頁“自由閱讀卡”,討論回答:“‘曲阜三孔’中,哪一項是紀念孔子用的?哪一項是孔氏家族的墓地?哪一項是專門給孔子后代居住的房屋?這說明孔子在歷史上有什么樣的地位?”(孔廟,孔林,孔府,他在我國古代備受尊崇。) 4、你認為怎樣評價孔子才合理?(他是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反對苛政、興辦教育,具有進步作用。但是,他主張恢復舊制度、輕視耕田種菜,顯然是錯誤的。) 過渡設問:除了孔子之外,當時還有哪些思想家呢?請閱讀44——46頁的“思想家老子”和“百家爭鳴”。 思想家老子 1、指導學生閱讀45頁“動腦筋”,討論回答:老子的話究竟是什么意思?(堅硬的東西未必結實,柔軟的東西未必短暫,柔可以克剛。這體現了他辯證看問題的思想。) 2、他的這種思想在現實社會中是否有用?(我認為有用。它使人認識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絕對的,都是可以轉化的。貌似強大的人可能會被弱者打敗,看起來聰明的人可能一生無所作為,平凡的人經過努力可能會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業。)請你舉例說明上面幾種現象。(最好能聯系自身經歷過的事情來說明) 百家爭鳴 1、戰國時期有哪幾家著名的學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2、春秋晚期開創儒家學派的思想家是誰?(孔子)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有哪兩個?(孟子、荀子)其中哪一個主張保護環境?(孟子) 3、春秋晚期開創道家學派的思想家是誰?(老子)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是哪一個?(莊子)其中哪一個的主張與荀子相反?(莊子主張“無為而治”,荀子主張“制天命而用之”。) 4、戰國末期的法家代表人物是誰?(韓非)這時最強大的國家是哪一個?(秦)秦國國君為什么最賞識韓非的主張?(秦國國君想要滅掉其他六國,必須通過改革、法治和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來增強力量。) 5、春秋晚期的“兵家鼻祖”是誰?(孫武)戰國時期反對空談主義的軍事家是誰?(孫臏)其中與成語“圍魏救趙”有直接關系的是誰?(孫臏) 6、組織學生按46頁“活動與探究2”:“他們誰說的有理?”(男孩) 7、組織學生按46頁“活動與探究1”:諸子百家的學說中,有哪些積極的東西值得現代社會吸收、利用?(孔子提出“仁”的學說;孔子關于教育的主張;老子關于事物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轉化的觀點;墨子的“兼愛、非攻”;孟子的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主張;韓非的法制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