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洞人
相同之處有:
a. 處于大致相同的社會發展時期;
b. 都以農業為主要經濟形態,兼有飼養、漁獵采集等經濟活動;
c. 都會建筑房屋過著定居生活;
d. 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
不同之處有:
a. 處于不同的地理環境:半坡居民位于黃河流域;河姆渡居民位于長江流域;
b. 建筑房屋的特點不同: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欄式建筑。
c. 代表性農作物不同:半坡居民是最早種植粟的居民;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居民。
d. 陶器所反映的藝術風格不同等。
距今四五千年前,在山東大汶口一帶又有了原始居民。這些居民以農耕為主要的生產方式。
看圖:山東大汶口墓地出土的陪葬品:玉鏟、鏤孔象牙梳
在大汶口遺址的墓葬中,有的隨葬品如陶器、玉器等多達180多件,有些墓葬只有一兩件隨葬器,甚至什么隨葬器也沒有。
提問: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
這種現象說明,隨著生產的發展,出現了私有財產,聚落的成員之間產生了貧富分化。
〖小練習〗
問題:河姆渡原始原始居民會蒸米飯嗎?
要求:1、以小組為單位
2、如果你認為“會”蒸米飯,請用文字表述出來或畫出示意圖。
3、如果你認為“不會”,也請說出理由。
教案點評:
本教案采用了教師啟發式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生段,通過實物插圖來設置問題,激發探究欲望,意在問題情境中尋找知識要點,最終概括出原始農耕文化的特點。
同時,教師還通過對比比較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使學生學會在比較中探究的方法。
習題精選
一、單項選擇題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 )
a.約五六千年 b.約一萬八千年
c.約七十至二十萬年 d.約四千多年
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粟的種植始于( )
a.山頂洞人時期 b.半坡氏族時期
c.大汶口文化時期 d.黃帝和堯、舜、禹傳說時期
3.已有貴賤貧富之分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二、雙項選擇題
1.已經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遠古居民是( )
a.山頂洞人 b.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關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婦女是生產和生活的組織者
b.農耕是主要的生產活動
c.沒有貴賤貧富和階級的差別
d.已經有了貴賤貧富和階級的差別
三、識圖題
觀察下圖,請回答:
①這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②請說明這一時期的居民在生活方面比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有了哪些進步?
答案:
一、1.a 2.b 3.d
二、1.bd 2. ac
三、①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②說明這一時期的原始居民已經會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