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夏商周時代的社會教案
〖內容標準〗
知道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識記
要求學生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大致過程,包括盤庚遷殷、牧野之戰、分封制、宗法制及東周建立等基礎知識。
2.能力培養
、偻ㄟ^對甲骨文的辨認,激發學生探尋古文字的興趣,引導學生懂得可通過考古材料來了解歷史。
、谥笇W生制作夏、商、周三代比較表和家庭親屬世系表,培養綜合、歸納能力和實踐能力。
、郾容^商朝和西周滅亡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傧、商、周的滅亡說明昏庸、暴虐的統治注定要失敗。
、诜址庵坪妥诜ㄖ剖俏髦艿闹匾贫龋鋵ξ髦苷蔚燃壷贫群头定社會起了一定的作用,并對后世產生了很大影響。
〖教學要點〗
1.重點 分封制和宗法制
2.難點 分封制在西周有助于穩定統治秩序,而在后世中央集權制下又成為離心因素;宗法制的具體內容及其對后世的正負兩方面影響,這些都是初一學生較難理解、掌握的。
〖教學分析〗
1.夏、商、周的更替
①簡要說明夏、商、周三代對后世的影響,同時向學生交代“公元”、“公元前”、“公元后”、“世紀”等基本概念。
②夏朝作為中國第一個王朝,其主要標志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幫助學生理解,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公天下”轉化為“家天下”是歷史的進步。
、邸耙笊獭奔啊耙笮妗钡母拍睢 ⊙a充“殷墟”發掘的過程。并告訴學生“殷墟”以外還有許多商朝遺址,蘊藏著更多的文物,鼓勵學生探究歷史的興趣。適當補充甲骨文字,讓學生來辨認,并講述甲骨文的刻制經過,從而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目前半坡和大汶口的刻畫符號還難以識讀,而甲骨文已經旨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們基本能讀懂,并可通過甲骨文來了解商王的活動和商朝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情況。因此,甲骨文是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的開始。
④牧野之戰 商紂王的暴政,主要表現在:一是奢侈淫樂,荒淫無度,如修建宮室園林等。二是嚴刑峻法,鎮壓人民的反抗,如創設“炮烙之刑”就是導致商朝滅亡的重要原因。牧野之戰是中國古代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武王伐紂為什么能取得勝利?以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問題的能力。學生回答后指出:商紂王的失敗證明“得賢者昌,失賢者亡”的道理。
2.周的分封制和守法制
、俜址庵啤 ∑湟,實行分封制的目的。周原來是商朝轄下的一個西方部落,滅商后又四處出兵,征服了許多地方。為了統治所征服的遼闊,加強對各地的統治,西周實行了分封制。其二,分封辦法。周天子把王畿以處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給同姓或異姓貴族,封他們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鎮守疆土,保衛王室。其三,周王與諸侯的關系。周天子是最高統治者,是諸侯的共主;諸侯是周天子的臣屬,必須服從周天子命令,還要定期朝見天子,向天子納貢,帶兵隨從天子作戰。其四,分封的作用。西周通過分封,加強了統治。利用地圖“西周初年分封諸侯圖”,讓學生了解西周統治區域擴大情況。
②宗法制 思考西周實行宗法制的原因,大宗和小宗的關系,使學生辯證地看待宗法制的歷史作用,進一步突出教材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