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
明朝中期 《西游記》 吳承恩 唐僧取經的故事 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 《紅樓夢》 曹雪芹 古典小說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推動著市民文學日趨成熟和繁榮,小說取代詩、詞、散文而成為文學的主流。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不僅著意于戰爭場景的描寫,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過曹操等形象,生動地刻畫了統治階級自私、貪婪、奸詐、殘暴的種種表現,而諸葛亮的形象,則成為民族智慧的象征。施耐庵的《水滸傳》是我國的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英雄傳奇小說)。以“官逼民反”為主題,通過塑造的一百零八將形象,對農民起義的正義性和梁山英雄的抗暴除惡,作了充分肯定和熱情頌揚。在長篇神話小說《西游記》中,吳承恩以虛幻的神話故事形式,寄寓了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著意塑造了一個敢于反抗、無所畏懼的叛逆形象孫悟空,并賦予他巨大的神威。《紅樓夢》是一部現實批判主義文學巨著,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一部古典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筆下的賈府既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又是封建社會的縮影。《紅樓夢》的成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賈寶玉和林黛玉這一對青年男女的叛逆形象。他們對功名利祿、封建禮教的輕蔑、諷刺和猛烈抨擊,以及對個性解放和愛情的執著追求。同時,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糜爛、腐朽生活的無情揭露,全面展示了封建社會已無可挽回地走向衰敗沒落的歷史趨勢。四、戲劇的繁榮1、明朝后期最負成名的戲劇家:湯顯祖,其代表作為《牡丹亭》。2、京劇的形成:在徽劇、漢調的基礎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五、書畫的成就1、書法:董其昌:兼有“顏骨趙姿”之美。2、繪畫山水、花鳥畫居統治地位。徐渭:善于潑墨“揚州八怪”六、小結(略)作業:課后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