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彩陶之迷
——學習與探究之一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活動課,通過一些彩陶圖片、錄像、圖書等資料,探究新石器時代人們的生產水平、生活狀況,感知當時人們的精神世界,再現遠古豐富多彩的歷史畫面。學習完本課,學生又可以對本單元以學過的其它幾課內容有更生動的感性認識,并切實感受到歷史與現實并不遙遠,歷史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學情分析
目前,初中學段,學生對彩陶的探究,并不能象專業考古人員那樣深奧,但是,學生應該知道彩陶的相關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去探究彩陶之迷。這樣,就更有目的性、方向性,學生的探究活動就更具科學性。
三、教學和學習目標
通過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片,直觀地感受歷史,在探究彩陶之迷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習和運用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
四、教學理念和方式
在本節活動課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要以學生活動為主線。學生要進行大量的觀察活動,充分發揮歷史想象力,提出問題,進而分析解決問題,并將自己的疑問和想法整理成文字材料,在課堂交流。教師則是這次活動的引導者、服務者,要幫助學生準備有關彩陶文化的資料,引導學習全面、細致地觀察,解答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種種疑問,協調整個活動進程。在活動中,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探究更有意義,同時,學生的活動將觸發教師的靈感,使教師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師生彼此促進,共同提高。
五、教學活動過程
1.教學準備階段。
教師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參考書目,讓學生到圖書館等地方查找有關彩陶的圖片和資料說明(如能找到相關的實物、音像資料或幻燈片則更好),以及有關陶器的發明,制作流程的資料,使學生對彩陶有個初步的了解。把一些思考題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熟悉準備。
2.教學活動過程。
①進入新課。播放錄相,介紹有關龍山文化的考古過程,讓學生思考:
a.考古活動有什么樣的意義?
b.通過考古活動,考古挖掘的大量出土文物,對研究歷史有著怎樣的價值?
c.你愿意參與到這樣的考古活動當中去嗎?為什么?
②新課程進程。
活動一:出示資料,自主交流。
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彩陶文化資料,互相交流,從而對彩陶文化有更深地認識。
a.要了解彩陶是哪個聚落的遠古人類最先使用的?他們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
b.猜測一下,人們為什么要制造彩陶?彩陶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好處?當時的陶器都會有哪些用處?
c.出土的彩陶對研究歷史有什么價值?
活動二:欣賞圖片,自主探究。
a.觀察人形彩陶。想一想:這個小女孩面目清秀可愛,你覺不覺得與她似曾相識?什么事情使她有這樣的表情?
b.觀察小口尖底瓶。想一想:這只汲水用的瓶子為什么被做成這種樣子?如果你用這個并子對河里汲水,會出現什么奇妙的現象?為什么?
c.觀察舞蹈紋彩陶盆。想一想:彩陶盆上為什么要刻上這些神秘的圖案。這些圖案象征著什么?
d.觀察人面魚紋彩陶盆。想一想:彩陶盆上為什么要刻上這些神秘的圖案,這些圖案象征著什么?
e.彩陶上的許多刻畫符號和幾何圖形,都是眾多學家長久以來未能解開的謎。你能破解彩陶之謎嗎?
活動三:發揮想象,自主實踐。
設計一幅自己心目中的彩陶,說出彩陶的用途、彩陶圖案所代表的意思,將自己的作品在同學之間交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