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 宋代的城市生活
第9課 宋代的城市生活
內容標準
描述宋代城市生活;了解古代的重要節令和民間生活習俗。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識記
⑴知道宋代城鎮的規模、特點、著名城市(大都市開封、杭州和區域中心城市蘇州、武昌)以及《清明上河圖》、瓦舍勾欄。
⑵了解宋代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娛樂、體育和傳統節目的內容。
2、能力培養
⑴識讀北《宋東京城平面圖》,了解皇城、里城和外城的基本輪廓
⑵陳述《清明上河圖》中所反映的汴京城的繁華景象
⑶歸納宋代城市的規模和特點
⑷制作《宋代衣食住行表》
⑸描述瓦舍勾欄的概況
⑹聯系課文,指出宋代延續至今的娛樂活動和傳統節目⑺結合所在居住地,議論城市和城鎮的區別,比較新老城鎮的布局和市容
3、情感教育和價值觀
⑴通過分析宋代城鎮的規模和特點,加深對我國兩宋時期的經濟處于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的認識。
⑵通過了解宋代的城市生活,認識兩宋時期是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時期,并對我國城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教學要點
1、重點
宋代城鎮規模的擴大和城鎮變化的特點,學生應有明確的認識。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畫卷,同時也是兩宋經濟迅速發展和商品經濟繁榮的真切
寫實,說明兩宋時期是我國古代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是本課的重點。
2、難點
對于進入21世紀,并與世界接軌的當代青少年來說,如
何體會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宋代畢竟離我們已有10XX年左右,其歷史距離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學中的難點也在于此。
三、教學方法
講述法、自學指導法、圖標法等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了解兩宋時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所反映出經濟重心南移的狀況,同學們想不想了解一下宋代的城市生活呢?”從而導入新課。
過程:
一、宋代城鎮
1、指導學生識讀《北宋東京城平面圖》,了解東京城的基本輪廓,主要包括皇城、里城和外城。
2、指導學生自讀課文內容,結合前面學過的唐朝長安城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⑴宋代城市發展的規模如何?其代表性的城市有哪些?⑵宋代城市發展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通過思考并回答上述問題,使學生在與唐朝長安城比較的基礎
上進一步了解宋代城鎮發展的規模及其特點,認識到與唐朝的
不同和進步之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并結合課本的材料及圖
片《北宋白兔鐵針商標圖》和p62頁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局部)作進一步的講解,加深學生的認識。
二、市民的衣食住行
可讓學生閱讀課本自制“宋代市民衣食住行特征表”如:
衣 食 住 行
衣料:麻布
絲織
棉布 主糧:北粟麥南稻米
肉類: 北羊
南豬
飲料:茶、酒 房屋:城市瓦房
農村茅屋
家具:背靠椅
高桌子 百姓:獨輪車
畜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