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為一家
第5課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展及與唐朝的關系,了解回紇、靺鞨、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出現這種政策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各民族與唐朝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比較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和發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發展,這種關系是我國民族關系的主流。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吐蕃的發展及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系。
【難點】唐朝對邊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較開明的政策。
三、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插圖和有關文字資料,培養學生閱讀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指導學生對唐朝與邊疆各族交往關系進行概括時,要引導學生從相似方面去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比較概括能力。
3.比較我們已學的有關民族交往的事件。
四、知識鏈接
1. 我國形成今天這樣一個幅員廣大、資源豐富和人口眾多的國家,是各族人民共同開發的結果。
2. 文成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內地的聯系不斷加強,唐朝許多釀酒、制磨、造紙等手工業工匠來到吐蕃,耕作方法和養蠶技術也傳到那里。這為發展吐蕃的經濟文化,加強唐蕃的聯系,促進漢藏友誼和民族團結作出了重大貢獻……
3.漢元帝時期的昭君出塞也是加強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關系的典型事件,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為加強漢匈關系作出了重大貢獻。
4.因為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放的觀念、強盛的國力和先進的文化,唐朝吸引著各族人民與之交往。與唐朝加強了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原的技術與文化傳播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物產和風土人情也進入中原地區,豐富了人民的生活。
五、自主預習
(一)基礎知識導讀。瀏覽課本,注意基礎知識的記憶及書寫,完成下列內容。
1.唐太宗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民族人民的愛戴,被稱為“ ”。
2. 和 ,在今新疆地區先后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3. 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
4. 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 統一青藏高原,定都 ,他幾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 嫁給他,增強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5. 8世紀初,唐朝又將 嫁到吐蕃。吐蕃贊普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和唐朝已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