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初中歷史教案 > 七年級歷史教案 >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通用10篇)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發布時間:2022-12-30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通用10篇)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1

  教學目標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發現及生活情況;舊石器時代、氏族與氏族公社。

  通過對教材的閱讀和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祖國境內的最早居民相貌與生活的情況。以教材為藍本并附以一些課外內容,如:考古資料、圖片資料、文字記載、本地遺跡等讓學生見識到歷史學科的豐富多彩從而開拓眼界。

  引導學生分析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這些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不斷進化、演變的過程,幫助學生探究這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本身。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從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過介紹我國是世界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建議

  重點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產、生活情況是重點。因為北京人的考古資料十分豐富,得到了完整的頭蓋骨和較多生產生活遺跡,可以充分證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況,區別人和動物,證明勞動創造了人。

  山頂洞人。山頂洞人的生活地域與北京人相同,與北京人相比較,在體質和腦容量方面與現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產技術等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從對比中可以了解到人類的演進過程。

  難點分析

  ⑴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理解是難點,如: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等。由于學生年齡小,以前接觸歷史知識很少,加之時代久遠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⑵勞動創造了人是難點。初一的學生尚未接觸到社會發展史,對于人類進化的知識幾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話對于初一的學生理解起來一定很吃力,需教師循循善誘。

  教法建議

  教師讓學生思考“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井引導學生從體質特點、制造工具、使用火、社會組織形式、觀念等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初步學會通過對比認丁⒗斫飫分兜姆椒ā?/P>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北京人、山頂洞人

  教學難點 :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勞動創造了人

  教法設計:

  教師講解,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如北京、陜西)可以參觀原始社會遺址。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

  一、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建議教師先讓學生看書第一頁“我國遺址分布圖”同時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肥沃的土地是我們的衣食之潭,眾多的江河給我們灌溉之利,縱橫的山脈,茂密的森林蘊藏著豐富的寶藏。早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提出問題“在這些遠古人類中,誰是我國最早的人類?他的發現時間和地點?”學生讀書,并回答問題。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回答后,簡單補充一些有關元謀人的知識。教師再次向學生提出問題,“看完我國遺址分布圖后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學生的答案中會有分布較多或均勻的說法,教師少作補充后指出,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 北京人

  關于北京人建議教師先介紹有關賈蘭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頭蓋骨發現、失蹤的經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告誡他們——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時引入一個考古學知識即只有發現了頭蓋骨才能復員古代人類的面貌。這就是為什么元謀人的相貌不能夠復員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1、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1929年,我國考古學家裴文中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學上的堅實基礎。以后,考古學家在周口店又先后發現了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骨,還有152枚牙齒、10多塊上、下肢骨。同時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石器和經過打擊的石片10萬多件,有用火的遺跡,還有虎類、鹿類等100多種動物骨化石,其中腫骨鹿和鬣狗就各有2000多個個體。

  2、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并試著說一說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征。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的生產工具北京人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把樹枝砍成木棒,作為狩獵和采集的工具。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當年,北京人就是用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莖和果實,捕捉動物,還用石器來剝割動物的皮和肉。學生看課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圖上左邊的石器為砍砸器,邊緣經過打擊,砍砸器用來砍伐木柴和狩獵用的木棒;右邊的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指導學生自習教材有關使用天然火的內容并且看課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圖,并描述途中的景象(四個人在燒火取暖,一個人兩手抱著雙肩,似乎身子還在發冷,洞口一人人右手舉著火把,左手摟著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遠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教師提問: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著群居生活。讓學生閱讀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采集植物果實、根莖,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通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斗爭,制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第一課

  二、 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⑴地點 云南省元謀縣

  ⑵時間 距今170萬年。(最早)

  2、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二、北京人

  1、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3、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

  ⑶過著群居生活。

  三、山頂洞人

  1、  距今年代

  2、地點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還會做裝飾品。

  ⑵已經懂得人工取火。

  ⑶漁獵和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北京人

  70~20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

  屬舊石器時代

  群居的生活

  山頂洞人

  18000年

  同現代人基本相同

  懂得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為主

  已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屬舊舊石器時代

  氏族公社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2

  教學目標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發現及生活情況;舊石器時代、氏族與氏族公社。

  通過對教材的閱讀和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祖國境內的最早居民相貌與生活的情況。以教材為藍本并附以一些課外內容,如:考古資料、圖片資料、文字記載、本地遺跡等讓學生見識到歷史學科的豐富多彩從而開拓眼界。

  引導學生分析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這些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不斷進化、演變的過程,幫助學生探究這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本身。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從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過介紹我國是世界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建議

  重點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產、生活情況是重點。因為北京人的考古資料十分豐富,得到了完整的頭蓋骨和較多生產生活遺跡,可以充分證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況,區別人和動物,證明勞動創造了人。

  山頂洞人。山頂洞人的生活地域與北京人相同,與北京人相比較,在體質和腦容量方面與現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產技術等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從對比中可以了解到人類的演進過程。

  難點分析

  ⑴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理解是難點,如: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等。由于學生年齡小,以前接觸歷史知識很少,加之時代久遠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⑵勞動創造了人是難點。初一的學生尚未接觸到社會發展史,對于人類進化的知識幾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話對于初一的學生理解起來一定很吃力,需教師循循善誘。

  教法建議

  教師讓學生思考“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井引導學生從體質特點、制造工具、使用火、社會組織形式、觀念等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初步學會通過對比認識、理解歷史知識的方法。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北京人、山頂洞人

  教學難點 :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勞動創造了人

  教法設計:

  教師講解,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如北京、陜西)可以參觀原始社會遺址。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

  一、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建議教師先讓學生看書第一頁“我國遺址分布圖”同時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肥沃的土地是我們的衣食之潭,眾多的江河給我們灌溉之利,縱橫的山脈,茂密的森林蘊藏著豐富的寶藏。早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提出問題“在這些遠古人類中,誰是我國最早的人類?他的發現時間和地點?”學生讀書,并回答問題。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回答后,簡單補充一些有關元謀人的知識。教師再次向學生提出問題,“看完我國遺址分布圖后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學生的答案中會有分布較多或均勻的說法,教師少作補充后指出,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 北京人

  關于北京人建議教師先介紹有關賈蘭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頭蓋骨發現、失蹤的經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告誡他們——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時引入一個考古學知識即只有發現了頭蓋骨才能復員古代人類的面貌。這就是為什么元謀人的相貌不能夠復員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1、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1929年,我國考古學家裴文中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學上的堅實基礎。以后,考古學家在周口店又先后發現了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骨,還有152枚牙齒、10多塊上、下肢骨。同時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石器和經過打擊的石片10萬多件,有用火的遺跡,還有虎類、鹿類等100多種動物骨化石,其中腫骨鹿和鬣狗就各有2000多個個體。

  2、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并試著說一說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征。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的生產工具北京人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把樹枝砍成木棒,作為狩獵和采集的工具。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當年,北京人就是用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莖和果實,捕捉動物,還用石器來剝割動物的皮和肉。學生看課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圖上左邊的石器為砍砸器,邊緣經過打擊,砍砸器用來砍伐木柴和狩獵用的木棒;右邊的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指導學生自習教材有關使用天然火的內容并且看課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圖,并描述途中的景象(四個人在燒火取暖,一個人兩手抱著雙肩,似乎身子還在發冷,洞口一人人右手舉著火把,左手摟著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遠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教師提問: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著群居生活。讓學生閱讀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采集植物果實、根莖,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通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斗爭,制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還會做裝飾品。

  ⑵已經懂得人工取火。

  ⑶漁獵和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北京人

  70~20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

  屬舊石器時代

  群居的生活

  山頂洞人

  18000年

  同現代人基本相同

  懂得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為主

  已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屬舊舊石器時代

  氏族公社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3

  教學目標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發現及生活情況;舊石器時代、氏族與氏族公社。

  通過對教材的閱讀和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祖國境內的最早居民相貌與生活的情況。以教材為藍本并附以一些課外內容,如:考古資料、圖片資料、文字記載、本地遺跡等讓學生見識到歷史學科的豐富多彩從而開拓眼界。

  引導學生分析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這些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不斷進化、演變的過程,幫助學生探究這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本身。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從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過介紹我國是世界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建議

  重點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產、生活情況是重點。因為北京人的考古資料十分豐富,得到了完整的頭蓋骨和較多生產生活遺跡,可以充分證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況,區別人和動物,證明勞動創造了人。

  山頂洞人。山頂洞人的生活地域與北京人相同,與北京人相比較,在體質和腦容量方面與現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產技術等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從對比中可以了解到人類的演進過程。

  難點分析

  ⑴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理解是難點,如: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等。由于學生年齡小,以前接觸歷史知識很少,加之時代久遠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⑵勞動創造了人是難點。初一的學生尚未接觸到社會發展史,對于人類進化的知識幾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話對于初一的學生理解起來一定很吃力,需教師循循善誘。

  教法建議

  教師讓學生思考“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井引導學生從體質特點、制造工具、使用火、社會組織形式、觀念等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初步學會通過對比認丁⒗斫飫分兜姆椒ā?/P>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北京人、山頂洞人

  教學難點 :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勞動創造了人

  教法設計:

  教師講解,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如北京、陜西)可以參觀原始社會遺址。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

  一、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建議教師先讓學生看書第一頁“我國遺址分布圖”同時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肥沃的土地是我們的衣食之潭,眾多的江河給我們灌溉之利,縱橫的山脈,茂密的森林蘊藏著豐富的寶藏。早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提出問題“在這些遠古人類中,誰是我國最早的人類?他的發現時間和地點?”學生讀書,并回答問題。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回答后,簡單補充一些有關元謀人的知識。教師再次向學生提出問題,“看完我國遺址分布圖后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學生的答案中會有分布較多或均勻的說法,教師少作補充后指出,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 北京人

  關于北京人建議教師先介紹有關賈蘭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頭蓋骨發現、失蹤的經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告誡他們——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時引入一個考古學知識即只有發現了頭蓋骨才能復員古代人類的面貌。這就是為什么元謀人的相貌不能夠復員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1、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1929年,我國考古學家裴文中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學上的堅實基礎。以后,考古學家在周口店又先后發現了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骨,還有152枚牙齒、10多塊上、下肢骨。同時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石器和經過打擊的石片10萬多件,有用火的遺跡,還有虎類、鹿類等100多種動物骨化石,其中腫骨鹿和鬣狗就各有2000多個個體。

  2、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并試著說一說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征。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的生產工具北京人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把樹枝砍成木棒,作為狩獵和采集的工具。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當年,北京人就是用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莖和果實,捕捉動物,還用石器來剝割動物的皮和肉。學生看課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圖上左邊的石器為砍砸器,邊緣經過打擊,砍砸器用來砍伐木柴和狩獵用的木棒;右邊的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指導學生自習教材有關使用天然火的內容并且看課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圖,并描述途中的景象(四個人在燒火取暖,一個人兩手抱著雙肩,似乎身子還在發冷,洞口一人人右手舉著火把,左手摟著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遠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教師提問: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著群居生活。讓學生閱讀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采集植物果實、根莖,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通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斗爭,制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第一課

  二、 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⑴地點 云南省元謀縣

  ⑵時間 距今170萬年。(最早)

  2、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二、北京人

  1、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3、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

  ⑶過著群居生活。

  三、山頂洞人

  1、  距今年代

  2、地點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還會做裝飾品。

  ⑵已經懂得人工取火。

  ⑶漁獵和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北京人

  70~20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

  屬舊石器時代

  群居的生活

  山頂洞人

  18000年

  同現代人基本相同

  懂得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為主

  已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屬舊舊石器時代

  氏族公社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4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  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2.思想認識

  ①    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我國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②    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本身。從我國遠古人類制造工具會勞動的歷史,認清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

  教學重點: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有關知識。

  教學難點 :名詞生疏。人類自身從猿到人的發展,勞動創造了人的真理比較抽象。

  教學方法:講述法。利用各種掛圖、插圖。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

  一、            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結合P7“中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圖)

  1.元謀人云南省元謀縣,距今170萬年。(最早)(生活在長江流域)

  藍田人,距今約80萬年。

  讓學生看P8“從猿到人的演變、進化”圖,講解人類由猿進化到人的過程。

  2.北京人的發現

  ①    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②    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③    生活情況:

  A、  使用打制石器。(P9資料)

  B、  已經使用天然火。

  C、  過著群居生活。

  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斗爭,制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人需要艱苦環境的磨練,成大事者都有苦難的童年。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成吉思汗  賈寶玉

  3.山頂洞人

  ①    距今年代  大約18000年

  ②    地點  同北京人

  ③    生活情況

  A、  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還會做裝飾品。(愛美之心,古已有之。)P11插圖。

  B、  已經懂得人工取火。(講燧人氏鉆木取火的故事)

  C、  漁獵和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

  D、  是氏族公社最早的居民。(講婚姻形態的發展:雜交――有規則的雜交――族外群婚――對偶婚――一夫一妻制)

  作業 :P12  1-2題。

  小結:復習提問,當堂鞏固。

  課后記:通過講婚姻形態的發展可使學生比較清楚的了解什么是氏族公社,把課文上沒有明確的線索發掘出來。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5

  教學目標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發現及生活情況;舊石器時代、氏族與氏族公社。

  通過對教材的閱讀和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祖國境內的最早居民相貌與生活的情況。以教材為藍本并附以一些課外內容,如:考古資料、圖片資料、文字記載、本地遺跡等讓學生見識到歷史學科的豐富多彩從而開拓眼界。

  引導學生分析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這些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不斷進化、演變的過程,幫助學生探究這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本身。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從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過介紹我國是世界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建議

  重點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產、生活情況是重點。因為北京人的考古資料十分豐富,得到了完整的頭蓋骨和較多生產生活遺跡,可以充分證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況,區別人和動物,證明勞動創造了人。

  山頂洞人。山頂洞人的生活地域與北京人相同,與北京人相比較,在體質和腦容量方面與現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產技術等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從對比中可以了解到人類的演進過程。

  難點分析

  ⑴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理解是難點,如: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等。由于學生年齡小,以前接觸歷史知識很少,加之時代久遠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⑵勞動創造了人是難點。初一的學生尚未接觸到社會發展史,對于人類進化的知識幾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話對于初一的學生理解起來一定很吃力,需教師循循善誘。

  教法建議

  教師讓學生思考“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井引導學生從體質特點、制造工具、使用火、社會組織形式、觀念等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初步學會通過對比認識、理解歷史知識的方法。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北京人、山頂洞人

  教學難點 :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勞動創造了人

  教法設計:

  教師講解,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如北京、陜西)可以參觀原始社會遺址。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

  一、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建議教師先讓學生看書第一頁“我國遺址分布圖”同時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肥沃的土地是我們的衣食之潭,眾多的江河給我們灌溉之利,縱橫的山脈,茂密的森林蘊藏著豐富的寶藏。早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提出問題“在這些遠古人類中,誰是我國最早的人類?他的發現時間和地點?”學生讀書,并回答問題。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回答后,簡單補充一些有關元謀人的知識。教師再次向學生提出問題,“看完我國遺址分布圖后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學生的答案中會有分布較多或均勻的說法,教師少作補充后指出,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 北京人

  關于北京人建議教師先介紹有關賈蘭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頭蓋骨發現、失蹤的經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告誡他們——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時引入一個考古學知識即只有發現了頭蓋骨才能復員古代人類的面貌。這就是為什么元謀人的相貌不能夠復員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1、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1929年,我國考古學家裴文中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學上的堅實基礎。以后,考古學家在周口店又先后發現了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骨,還有152枚牙齒、10多塊上、下肢骨。同時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石器和經過打擊的石片10萬多件,有用火的遺跡,還有虎類、鹿類等100多種動物骨化石,其中腫骨鹿和鬣狗就各有2000多個個體。

  2、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并試著說一說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征。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的生產工具北京人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把樹枝砍成木棒,作為狩獵和采集的工具。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當年,北京人就是用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莖和果實,捕捉動物,還用石器來剝割動物的皮和肉。學生看課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圖上左邊的石器為砍砸器,邊緣經過打擊,砍砸器用來砍伐木柴和狩獵用的木棒;右邊的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指導學生自習教材有關使用天然火的內容并且看課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圖,并描述途中的景象(四個人在燒火取暖,一個人兩手抱著雙肩,似乎身子還在發冷,洞口一人人右手舉著火把,左手摟著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遠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教師提問: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著群居生活。讓學生閱讀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采集植物果實、根莖,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通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斗爭,制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第一課

  二、 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⑴地點 云南省元謀縣

  ⑵時間 距今170萬年。(最早)

  2、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二、北京人

  1、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3、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

  ⑶過著群居生活。

  三、山頂洞人

  1、  距今年代

  2、地點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還會做裝飾品。

  ⑵已經懂得人工取火。

  ⑶漁獵和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北京人

  70~20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

  屬舊石器時代

  群居的生活

  山頂洞人

  18000年

  同現代人基本相同

  懂得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為主

  已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屬舊舊石器時代

  氏族公社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6

  湖南師大附中 何善曾

  (一)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

  祖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地點、距今年代);北京人(發現時間、地點、距今年代,使用石器、天然火,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發現地點、距今年代、磨制石器技術、人工取火、過氏族公社生活)。

  2.要求學生認識:

  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勞動創造了世界和人類本身,人類社會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離開了物質資料的生產,就沒有人類的進步。

  培養能力:

  通過本課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具有初步閱讀、了解、認識歷史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同學們初步懂得了學習歷史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怎樣去了解歷史呢?

  (生答)

  2.導入  新課 是的。我們應通過閱讀文字材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跡或遺址來學習和了解歷史。我們今天了解祖國境內遠古人類的情況,主要就是依靠對考古發掘的實物資料的考察和研究。

  板書課題(略)

  3.講授新課

  我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國,也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祖國的歷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時候?誰是祖國境內最早的居民呢?請同學們看“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標題下的內容(課本第7—8頁),思考回答這兩個問題。

  板書:一、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學生閱讀課本)

  誰是祖國境內的最早居民呢?(生答)

  板書:1.元謀人

  元謀人生活的年代距現在大約有多少年?

  (生答)

  板書:(距今約170萬年)

  元謀人的遺骨、遺物是我國考古工作者于1965年的“五一”節,在云南元謀上那蚌村發現的。首先發現的是兩枚牙齒。請同學們看《元謀人的牙齒》圖。這是兩顆上門齒,同屬于一個成年人的。根據考古學家研究判斷,這兩顆牙齒的特征,近似于現代蒙古人種。后來在同一地層中又發現古代動、植物化石和石器、炭屑,證明他們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根據科學家測定,元謀人生存的年代距今約170萬年。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板書:2.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境內,北起遼河,南至珠江,在20多個地方發現了遠古人類的遺跡,其中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請同學們看《中國遠古人類遺址的分布》圖。大家看到,除元謀人外,由北向南還有:遼寧金牛山人、北京周口店遺址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山西襄汾丁村人、陜西藍田人、安徽和縣人、湖北長陽人、廣東馬壩人。其中最重要的是陜西藍田人和聞名世界的北京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考古工作者新發現的是石器時代地點約有三、四百處,遍布于除新疆、中國臺灣、福建、海南等省、市以外的25個省、區、直轄市的大約近百個縣、市。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引以自豪的。

  板書: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關于人類的起源,我國有許多神奇有趣的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和女禍造人,就是流傳最廣的神話故事。這兩個故事,大家剛才已經看過了,以后我們準備開個故事會,請同學們來講。我們還要組織講歷史故事的比賽活動,對優秀者進行表揚獎勵,這里就不講了。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從最古的猿進化到現代的人,中間經過大約3000萬年。關于從猿進化到人的過程,將來同學們學習社會發展史時會具體知道,這里我只簡單介紹一下。請同學們看《從猿到人的演變、進化》圖。圖中最左邊的是今天人類的祖先臘瑪古猿(副板書:臘瑪),生活在距今1300萬至800萬年前。大約距今300萬年前,臘瑪古猿進化為南方古猿,簡稱南猿(圖中左2)人類學家認為,南猿已進入人的階段,他們已能制造粗糙的工具。后來又發展為猿人(圖中右2),我國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都屬猿人階段。為什么稱“猿人”呢?因為他們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又不同于猿,是能制造工具的“人”了。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所以叫“猿人”。大約距今一萬年,就發展成為現代人了(圖中右一)。

  下面,我們講聞名世界的“北京人”。

  板書:二、北京人

  1.北京人的發現

  請同學們看課本。北京人發現的時間是20世紀前期。一個世紀內,前50年稱為“前期”,后50年稱為“后期”。

  北京人發現地點是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據科學家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以前。

  板書:北京人發現時間:20世紀前期

  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生活時代:距今70—20多萬年以前

  在“北京人”考古發掘過程中,1929年,我國考古學家裴文中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學上的堅實基礎。以后,考古學家在周口店又先后發現了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骨,還有152枚牙齒、10多塊上、下肢骨。同時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石器和經過打擊的石片10萬多件,有用火的遺址,還有虎類、鹿類等100多種動物骨化石,其中腫骨鹿和鬣(liè)狗就各有2000多個個體。

  板書:2.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請同學們看課本上北京人頭部復原像,這是根據1966年發現的北京人頭蓋骨制成的。北京人的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征。北京人的平均腦容量1059cc,比現代猿的平均腦量415cc大一倍半,比現代人平均腦量1400cc略小。另外,北京人的上肢和現代人基本相似,腕骨已具備現代人的一切特點。下肢骨比較接近現代人,股骨的大小、形狀、比例都和現代人差不多,說明他們經常勞動和長期直立行走。北京人的體質特征,說明勞動在從猿進化到人的過程中起了決定的作用,勞動創造了世界和人類本身。

  板書:3.北京人的生產工具

  北京人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把樹枝砍成木棒,作為狩獵和采集的工具。當年,北京人就是用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莖和果實,捕捉動物,還用石器來剝割動物的皮和肉。請同學們看課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圖上左邊的兩件石器為砍砸器,邊緣經過打擊,砍砸器用來砍伐木些和狩獵用的木棒;右邊的兩件刮削器,有使用過的痕跡,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板書:4.北京人作用天然火

  北京人已經使用天然火。他們把雷擊后的森林火種保留下來,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請同學們看課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圖,圖中坐著的四個人在燒火取暖,一個人兩手抱著雙肩,似乎身子還在發冷,洞口一個人右手舉著火把,左手摟著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遠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生產力。

  板書:5.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請同學們看課本“北京人的群居生活”部分,想一想: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

  (學生看書,思考問題)

  現在我請一位同學講講“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

  (生答)

  因為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采集植物果實、根莖,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呢?

  (生答)

  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得到的食物多,大家就多吃;少了,大家就少吃。大多數日子,他們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有時甚至挨餓。由于生活的艱難,很多人活到十幾歲就死去了。人類學家根據北京人38個個體的研究得知,其中死于14歲以下的15人,占ABCD3以上,而活到50—60歲的僅有1人。

  關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請同學們看課本10頁《北京人追逐腫骨鹿》圖和課本前面《北京人的生活》的彩圖,10頁的圖描繪了一群北京人舉著火把,手持木棒,在山嶺中追打腫骨鹿的情景,課本前的彩圖描繪了北京人的生活環境和采集、挖掘塊根的勞動情景。當時,周口店龍骨山一帶的湖泊、河流的岸邊和淺水中長滿水草,沿岸有一株株的樹木,畫面左邊一人正弓身忙著采集野果,另一個人蹲著用尖石器正在使勁地挖掘植物的塊根,畫面中間,一人站在樹下,左手攀枝,右手正忙著采集樹上的果實。他下肢有點屈膝,反映了北京人體型還帶有點猿的特征。畫面中間,另一個人正跪坐在地上,懷抱小孩,兩手在剝果子給孩子吃,她的嘴巴張開,好像在哄著孩子似的。畫面右邊跪坐在地上的人,正尋找和咀嚼所得到的食物。遠處的樹林中還有幾個人好像也在采集食物。

  北京人就是這樣,依靠粗糙的工具和大自然作斗爭,狩獵、采集,共同勞動,共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這就是早期的人類社會。

  北京人以后幾十萬的漫長歲月里,我們的祖先同大自然進行艱苦的斗爭,緩慢地進步著。

  大約18000年以前,北京人活動的地區,又生活著一種遠古人類。他們的遺骨是在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發現的,所以叫作“山頂洞人”。

  板書:三、山頂洞人(距今18000年)

  請同學們看課本第11頁《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山頂洞人額部較前豐滿,眉脊已經低平,上下頜骨和整個嘴部后縮,形成明顯的下頦。山頂洞人的模樣,同現代人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了。山頂洞人的腦容量已增長到1300—1500cc,達到了現代人腦量的平均水平。

  板書:1.山頂洞人已會磨制和鉆孔技術

  山頂洞人用的還是打制石器,因此山頂洞人還處在舊石器時代。但是他們已經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會制造骨針等骨器。請同學們看課本第11頁《山頂洞人的骨針和鉆孔獸骨、獸牙、石珠、海蚶殼做成的裝飾品》圖。山頂洞人制造的這枚骨針長82毫米,相當火柴棍那么粗,針耳微彎,刮磨得很光滑,一頭是鋒利的針頭,一頭是用極為尖利的器物挖所在針眼。這枚骨針的發現說明了什么呢?

  (生答)

  從這枚骨針可以說明:①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磨制和鉆孔技術,并且技術相當高明,他們在制造工具的技術上較北京人進步了。②山頂洞人已經能用骨針和獸皮縫制衣服,遮蔽身體,生活條件改善了。

  山頂洞人還把獸牙、獸骨、海蚶殼、小石子鉆了孔聯成串,當做裝飾品,佩戴在身上。這些小孔都是從兩面對鉆而成,對鉆的兩邊孔位極為準確。這些原始藝術品除了說明山頂洞人鉆孔技術成就外,還說明他們有了初步的審美、愛美的意識,這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板書:2.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取火技術,這樣可以慢慢散居各地,活動范圍擴大了。山頂洞人裝飾品中的海蚶殼,就來自于100多公里以外的渤海灣。我國古代傳說燧人氏鉆木取火的故事,就反映了遠古人類懂得人工取火的情況。

  板書:3.漁獵和采集是山頂洞人的主要生產勞動。

  山頂洞人生活的洞穴,分上、下兩室。上室是住處和廚房,下室埋葬死者。下室還有個地窖用來儲藏食物。地窖里發現有幾具完整的脊椎動物化石,證明山頂洞人捕獵獸類的能力有了提高。山頂洞人的裝飾品里有鹿、獾和狐貍的牙齒,工具中有作為矛頭用的鹿角,他們的遺物中還有獵豹、洞熊的化石,說明他們捕獵的種類增多。他們還捕魚、拾蚌,洞穴里的魚骨和海蚶殼說明了這一點。

  請同學們看課本《山頂洞人的生活》圖。在一個山頭上。他們用比較粗的木柴生著火,一位婦女在用骨針、獸皮縫制衣服,一位老人左手拿著鉆孔的尖狀器,右手舉著鉆了孔的裝飾品在端詳,這兩個人都穿著獸皮縫制的衣服;一個小孩將鉆了孔的裝飾品用繩子串起來,一位壯年漢子左手提著捕獵的動物,背上背的捕獲中有獸類的一條大魚,獵獲物是頗多的。這幅圖生動地反映了山頂洞人當時生活的情況。生產技術的提高,工具的改進,帶來了生產能力提高、人們生活的改善、社會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在同大自然作斗爭中向前發展的。

  板書:4.山頂洞人處在氏族公社時期

  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按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一個氏族一般幾十個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他們居住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爭。這種社會組織叫“氏族公社”。人類社會就由原始群居階段進入到氏族公社時期。山頂洞人就處在氏族公社時期。

  4.鞏固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今天學習的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1)我國歷史可以上溯到什么時候?誰是我國最早的居民?(生答)

  (2)“北京人”是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發現的?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多久了?(生答)

  (3)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么?什么叫舊石器時代?(生答)

  (4)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進步?為什么會有這些進步?(生答,教師引導整理歸納)

  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的地方主要有四點:①北京人的模樣有些地方像猿,山頂洞人同現代人沒有什么區別。②北京人會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頂洞人已經撐 握了磨制和鉆孔技術,并且能用骨針和獸皮縫制衣服。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已會人工取火,山頂洞人的活動范圍擴大了。④北京人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已進入氏族公社時代。

  進步的原因: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勞動過程中,積累了經驗,提高了技術,增強了與大自然作斗爭的能力,這也促進了人類本身的進化和組織形式的改進。所以,人類社會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離開了物質資料的生產,就沒有人類社會的進步。

  5.練習與作業 

  (1)在《中國遠古人類遺址的分布》暗射地圖上標出“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所在地(課堂)

  (2)填表:填出“祖國境內遠古人類”簡表中的空白部分。(課內或課外作業 )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簡表

  (3)課外作業 :課文最后所引鑒體古文:“民始穴居,衣皮毛”,說的是什么意思?

  (三)教法建議

  1.本課教學要把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問題與教師的啟發講解結合起來,注意養成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教師講解時要充分運用9幅插圖和1幅歷史地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具準備:自繪一張《中國遠古人類遺址的分布》暗射地圖和填注內容的卡片及“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簡表”,供課堂教學和鞏固練習用。鞏固小結所提的問題,可制成卡片,向學生展示,請學生回答,或者用知識搶答賽的方式,以活躍課堂氣氛。有條件的學校,可將有關圖片制成幻燈片,利用幻燈教學,更直觀形象。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7

  教學目標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發現及生活情況;舊石器時代、氏族與氏族公社。

  通過對教材的閱讀和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祖國境內的最早居民相貌與生活的情況。以教材為藍本并附以一些課外內容,如:考古資料、圖片資料、文字記載、本地遺跡等讓學生見識到歷史學科的豐富多彩從而開拓眼界。

  引導學生分析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這些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不斷進化、演變的過程,幫助學生探究這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本身。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從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過介紹我國是世界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建議

  重點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產、生活情況是重點。因為北京人的考古資料十分豐富,得到了完整的頭蓋骨和較多生產生活遺跡,可以充分證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況,區別人和動物,證明勞動創造了人。

  山頂洞人。山頂洞人的生活地域與北京人相同,與北京人相比較,在體質和腦容量方面與現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產技術等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從對比中可以了解到人類的演進過程。

  難點分析

  ⑴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理解是難點,如: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等。由于學生年齡小,以前接觸歷史知識很少,加之時代久遠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⑵勞動創造了人是難點。初一的學生尚未接觸到社會發展史,對于人類進化的知識幾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話對于初一的學生理解起來一定很吃力,需教師循循善誘。

  教法建議

  教師讓學生思考“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井引導學生從體質特點、制造工具、使用火、社會組織形式、觀念等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初步學會通過對比認丁⒗斫飫分兜姆椒ā?/P>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北京人、山頂洞人

  教學難點 :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勞動創造了人

  教法設計:

  教師講解,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如北京、陜西)可以參觀原始社會遺址。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一、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建議教師先讓學生看書第一頁“我國遺址分布圖”同時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肥沃的土地是我們的衣食之潭,眾多的江河給我們灌溉之利,縱橫的山脈,茂密的森林蘊藏著豐富的寶藏。早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提出問題“在這些遠古人類中,誰是我國最早的人類?他的發現時間和地點?”學生讀書,并回答問題。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回答后,簡單補充一些有關元謀人的知識。教師再次向學生提出問題,“看完我國遺址分布圖后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學生的答案中會有分布較多或均勻的說法,教師少作補充后指出,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 北京人

  關于北京人建議教師先介紹有關賈蘭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頭蓋骨發現、失蹤的經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告誡他們——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時引入一個考古學知識即只有發現了頭蓋骨才能復員古代人類的面貌。這就是為什么元謀人的相貌不能夠復員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1、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1929年,我國考古學家裴文中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學上的堅實基礎。以后,考古學家在周口店又先后發現了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骨,還有152枚牙齒、10多塊上、下肢骨。同時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石器和經過打擊的石片10萬多件,有用火的遺跡,還有虎類、鹿類等100多種動物骨化石,其中腫骨鹿和鬣狗就各有2000多個個體。

  2、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并試著說一說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征。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的生產工具北京人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把樹枝砍成木棒,作為狩獵和采集的工具。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當年,北京人就是用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莖和果實,捕捉動物,還用石器來剝割動物的皮和肉。學生看課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圖上左邊的石器為砍砸器,邊緣經過打擊,砍砸器用來砍伐木柴和狩獵用的木棒;右邊的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指導學生自習教材有關使用天然火的內容并且看課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圖,并描述途中的景象(四個人在燒火取暖,一個人兩手抱著雙肩,似乎身子還在發冷,洞口一人人右手舉著火把,左手摟著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遠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教師提問: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著群居生活。讓學生閱讀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采集植物果實、根莖,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通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斗爭,制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第一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二、 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⑴地點 云南省元謀縣

  ⑵時間 距今170萬年。(最早)

  2、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二、北京人

  1、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3、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

  ⑶過著群居生活。

  三、山頂洞人

  1、  距今年代

  2、地點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還會做裝飾品。

  ⑵已經懂得人工取火。

  ⑶漁獵和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    稱

  時間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會生活

  北京人

  70~20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

  屬舊石器時代

  群居的生活

  山頂洞人

  18000年

  同現代人基本相同

  懂得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為主

  已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屬舊舊石器時代

  氏族公社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8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  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2.思想認識

  ①    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我國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②    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本身。從我國遠古人類制造工具會勞動的歷史,認清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

  教學重點: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有關知識。

  教學難點 :名詞生疏。人類自身從猿到人的發展,勞動創造了人的真理比較抽象。

  教學方法:講述法。利用各種掛圖、插圖。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

  一、            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結合P7“中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圖)

  1.元謀人云南省元謀縣,距今170萬年。(最早)(生活在長江流域)

  藍田人,距今約80萬年。

  讓學生看P8“從猿到人的演變、進化”圖,講解人類由猿進化到人的過程。

  2.北京人的發現

  ①    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②    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③    生活情況:

  A、  使用打制石器。(P9資料)

  B、  已經使用天然火。

  C、  過著群居生活。

  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斗爭,制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人需要艱苦環境的磨練,成大事者都有苦難的童年。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成吉思汗  賈寶玉

  3.山頂洞人

  ①    距今年代  大約18000年

  ②    地點  同北京人

  ③    生活情況

  A、  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還會做裝飾品。(愛美之心,古已有之。)P11插圖。

  B、  已經懂得人工取火。(講燧人氏鉆木取火的故事)

  C、  漁獵和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

  D、  是氏族公社最早的居民。(講婚姻形態的發展:雜交――有規則的雜交――族外群婚――對偶婚――一夫一妻制)

  作業 :P12  1-2題。

  小結:復習提問,當堂鞏固。

  課后記:通過講婚姻形態的發展可使學生比較清楚的了解什么是氏族公社,把課文上沒有明確的線索發掘出來。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9

  第1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  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2.思想認識

  ①    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我國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②    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本身。從我國遠古人類制造工具會勞動的歷史,認清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

  教學重點: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有關知識。

  教學難點 :名詞生疏。人類自身從猿到人的發展,勞動創造了人的真理比較抽象。

  教學方法:講述法。利用各種掛圖、插圖。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

  一、            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結合P7“中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圖)

  1.元謀人云南省元謀縣,距今170萬年。(最早)(生活在長江流域)

  藍田人,距今約80萬年。

  讓學生看P8“從猿到人的演變、進化”圖,講解人類由猿進化到人的過程。

  2.北京人的發現

  ①    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②    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③    生活情況:

  A、  使用打制石器。(P9資料)

  B、  已經使用天然火。

  C、  過著群居生活。

  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斗爭,制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人需要艱苦環境的磨練,成大事者都有苦難的童年。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成吉思汗  賈寶玉

  3.山頂洞人

  ①    距今年代  大約18000年

  ②    地點  同北京人

  ③    生活情況

  A、  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還會做裝飾品。(愛美之心,古已有之。)P11插圖。

  B、  已經懂得人工取火。(講燧人氏鉆木取火的故事)

  C、  漁獵和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

  D、  是氏族公社最早的居民。(講婚姻形態的發展:雜交――有規則的雜交――族外群婚――對偶婚――一夫一妻制)

  作業 :P12  1-2題。

  小結:復習提問,當堂鞏固。

  課后記:通過講婚姻形態的發展可使學生比較清楚的了解什么是氏族公社,把課文上沒有明確的線索發掘出來。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篇10

  湖南師大附中 何善曾

  (一)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

  祖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地點、距今年代);北京人(發現時間、地點、距今年代,使用石器、天然火,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發現地點、距今年代、磨制石器技術、人工取火、過氏族公社生活)。

  2.要求學生認識:

  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勞動創造了世界和人類本身,人類社會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離開了物質資料的生產,就沒有人類的進步。

  培養能力:

  通過本課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具有初步閱讀、了解、認識歷史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同學們初步懂得了學習歷史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怎樣去了解歷史呢?

  (生答)

  2.導入  新課 是的。我們應通過閱讀文字材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跡或遺址來學習和了解歷史。我們今天了解祖國境內遠古人類的情況,主要就是依靠對考古發掘的實物資料的考察和研究。

  板書課題(略)

  3.講授新課

  我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國,也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祖國的歷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時候?誰是祖國境內最早的居民呢?請同學們看“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標題下的內容(課本第7—8頁),思考回答這兩個問題。

  板書:一、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學生閱讀課本)

  誰是祖國境內的最早居民呢?(生答)

  板書:1.元謀人

  元謀人生活的年代距現在大約有多少年?

  (生答)

  板書:(距今約170萬年)

  元謀人的遺骨、遺物是我國考古工作者于1965年的“五一”節,在云南元謀上那蚌村發現的。首先發現的是兩枚牙齒。請同學們看《元謀人的牙齒》圖。這是兩顆上門齒,同屬于一個成年人的。根據考古學家研究判斷,這兩顆牙齒的特征,近似于現代蒙古人種。后來在同一地層中又發現古代動、植物化石和石器、炭屑,證明他們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根據科學家測定,元謀人生存的年代距今約170萬年。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板書:2.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境內,北起遼河,南至珠江,在20多個地方發現了遠古人類的遺跡,其中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請同學們看《中國遠古人類遺址的分布》圖。大家看到,除元謀人外,由北向南還有:遼寧金牛山人、北京周口店遺址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山西襄汾丁村人、陜西藍田人、安徽和縣人、湖北長陽人、廣東馬壩人。其中最重要的是陜西藍田人和聞名世界的北京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考古工作者新發現的是石器時代地點約有三、四百處,遍布于除新疆、中國臺灣、福建、海南等省、市以外的25個省、區、直轄市的大約近百個縣、市。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引以自豪的。

  板書: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關于人類的起源,我國有許多神奇有趣的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和女禍造人,就是流傳最廣的神話故事。這兩個故事,大家剛才已經看過了,以后我們準備開個故事會,請同學們來講。我們還要組織講歷史故事的比賽活動,對優秀者進行表揚獎勵,這里就不講了。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從最古的猿進化到現代的人,中間經過大約3000萬年。關于從猿進化到人的過程,將來同學們學習社會發展史時會具體知道,這里我只簡單介紹一下。請同學們看《從猿到人的演變、進化》圖。圖中最左邊的是今天人類的祖先臘瑪古猿(副板書:臘瑪),生活在距今1300萬至800萬年前。大約距今300萬年前,臘瑪古猿進化為南方古猿,簡稱南猿(圖中左2)人類學家認為,南猿已進入人的階段,他們已能制造粗糙的工具。后來又發展為猿人(圖中右2),我國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都屬猿人階段。為什么稱“猿人”呢?因為他們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又不同于猿,是能制造工具的“人”了。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所以叫“猿人”。大約距今一萬年,就發展成為現代人了(圖中右一)。

  下面,我們講聞名世界的“北京人”。

  板書:二、北京人

  1.北京人的發現

  請同學們看課本。北京人發現的時間是20世紀前期。一個世紀內,前50年稱為“前期”,后50年稱為“后期”。

  北京人發現地點是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據科學家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以前。

  板書:北京人發現時間:20世紀前期

  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生活時代:距今70—20多萬年以前

  在“北京人”考古發掘過程中,1929年,我國考古學家裴文中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學上的堅實基礎。以后,考古學家在周口店又先后發現了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骨,還有152枚牙齒、10多塊上、下肢骨。同時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石器和經過打擊的石片10萬多件,有用火的遺址,還有虎類、鹿類等100多種動物骨化石,其中腫骨鹿和鬣(liè)狗就各有2000多個個體。

  板書:2.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請同學們看課本上北京人頭部復原像,這是根據1966年發現的北京人頭蓋骨制成的。北京人的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征。北京人的平均腦容量1059cc,比現代猿的平均腦量415cc大一倍半,比現代人平均腦量1400cc略小。另外,北京人的上肢和現代人基本相似,腕骨已具備現代人的一切特點。下肢骨比較接近現代人,股骨的大小、形狀、比例都和現代人差不多,說明他們經常勞動和長期直立行走。北京人的體質特征,說明勞動在從猿進化到人的過程中起了決定的作用,勞動創造了世界和人類本身。

  板書:3.北京人的生產工具

  北京人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把樹枝砍成木棒,作為狩獵和采集的工具。當年,北京人就是用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莖和果實,捕捉動物,還用石器來剝割動物的皮和肉。請同學們看課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圖上左邊的兩件石器為砍砸器,邊緣經過打擊,砍砸器用來砍伐木些和狩獵用的木棒;右邊的兩件刮削器,有使用過的痕跡,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板書:4.北京人作用天然火

  北京人已經使用天然火。他們把雷擊后的森林火種保留下來,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請同學們看課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圖,圖中坐著的四個人在燒火取暖,一個人兩手抱著雙肩,似乎身子還在發冷,洞口一個人右手舉著火把,左手摟著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遠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生產力。

  板書:5.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請同學們看課本“北京人的群居生活”部分,想一想: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

  (學生看書,思考問題)

  現在我請一位同學講講“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

  (生答)

  因為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采集植物果實、根莖,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呢?

  (生答)

  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得到的食物多,大家就多吃;少了,大家就少吃。大多數日子,他們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有時甚至挨餓。由于生活的艱難,很多人活到十幾歲就死去了。人類學家根據北京人38個個體的研究得知,其中死于14歲以下的15人,占ABCD3以上,而活到50—60歲的僅有1人。

  關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請同學們看課本10頁《北京人追逐腫骨鹿》圖和課本前面《北京人的生活》的彩圖,10頁的圖描繪了一群北京人舉著火把,手持木棒,在山嶺中追打腫骨鹿的情景,課本前的彩圖描繪了北京人的生活環境和采集、挖掘塊根的勞動情景。當時,周口店龍骨山一帶的湖泊、河流的岸邊和淺水中長滿水草,沿岸有一株株的樹木,畫面左邊一人正弓身忙著采集野果,另一個人蹲著用尖石器正在使勁地挖掘植物的塊根,畫面中間,一人站在樹下,左手攀枝,右手正忙著采集樹上的果實。他下肢有點屈膝,反映了北京人體型還帶有點猿的特征。畫面中間,另一個人正跪坐在地上,懷抱小孩,兩手在剝果子給孩子吃,她的嘴巴張開,好像在哄著孩子似的。畫面右邊跪坐在地上的人,正尋找和咀嚼所得到的食物。遠處的樹林中還有幾個人好像也在采集食物。

  北京人就是這樣,依靠粗糙的工具和大自然作斗爭,狩獵、采集,共同勞動,共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這就是早期的人類社會。

  北京人以后幾十萬的漫長歲月里,我們的祖先同大自然進行艱苦的斗爭,緩慢地進步著。

  大約18000年以前,北京人活動的地區,又生活著一種遠古人類。他們的遺骨是在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發現的,所以叫作“山頂洞人”。

  板書:三、山頂洞人(距今18000年)

  請同學們看課本第11頁《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山頂洞人額部較前豐滿,眉脊已經低平,上下頜骨和整個嘴部后縮,形成明顯的下頦。山頂洞人的模樣,同現代人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了。山頂洞人的腦容量已增長到1300—1500cc,達到了現代人腦量的平均水平。

  板書:1.山頂洞人已會磨制和鉆孔技術

  山頂洞人用的還是打制石器,因此山頂洞人還處在舊石器時代。但是他們已經懂得磨制和鉆孔技術,會制造骨針等骨器。請同學們看課本第11頁《山頂洞人的骨針和鉆孔獸骨、獸牙、石珠、海蚶殼做成的裝飾品》圖。山頂洞人制造的這枚骨針長82毫米,相當火柴棍那么粗,針耳微彎,刮磨得很光滑,一頭是鋒利的針頭,一頭是用極為尖利的器物挖所在針眼。這枚骨針的發現說明了什么呢?

  (生答)

  從這枚骨針可以說明:①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磨制和鉆孔技術,并且技術相當高明,他們在制造工具的技術上較北京人進步了。②山頂洞人已經能用骨針和獸皮縫制衣服,遮蔽身體,生活條件改善了。

  山頂洞人還把獸牙、獸骨、海蚶殼、小石子鉆了孔聯成串,當做裝飾品,佩戴在身上。這些小孔都是從兩面對鉆而成,對鉆的兩邊孔位極為準確。這些原始藝術品除了說明山頂洞人鉆孔技術成就外,還說明他們有了初步的審美、愛美的意識,這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板書:2.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取火技術,這樣可以慢慢散居各地,活動范圍擴大了。山頂洞人裝飾品中的海蚶殼,就來自于100多公里以外的渤海灣。我國古代傳說燧人氏鉆木取火的故事,就反映了遠古人類懂得人工取火的情況。

  板書:3.漁獵和采集是山頂洞人的主要生產勞動。

  山頂洞人生活的洞穴,分上、下兩室。上室是住處和廚房,下室埋葬死者。下室還有個地窖用來儲藏食物。地窖里發現有幾具完整的脊椎動物化石,證明山頂洞人捕獵獸類的能力有了提高。山頂洞人的裝飾品里有鹿、獾和狐貍的牙齒,工具中有作為矛頭用的鹿角,他們的遺物中還有獵豹、洞熊的化石,說明他們捕獵的種類增多。他們還捕魚、拾蚌,洞穴里的魚骨和海蚶殼說明了這一點。

  請同學們看課本《山頂洞人的生活》圖。在一個山頭上。他們用比較粗的木柴生著火,一位婦女在用骨針、獸皮縫制衣服,一位老人左手拿著鉆孔的尖狀器,右手舉著鉆了孔的裝飾品在端詳,這兩個人都穿著獸皮縫制的衣服;一個小孩將鉆了孔的裝飾品用繩子串起來,一位壯年漢子左手提著捕獵的動物,背上背的捕獲中有獸類的一條大魚,獵獲物是頗多的。這幅圖生動地反映了山頂洞人當時生活的情況。生產技術的提高,工具的改進,帶來了生產能力提高、人們生活的改善、社會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在同大自然作斗爭中向前發展的。

  板書:4.山頂洞人處在氏族公社時期

  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按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一個氏族一般幾十個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他們居住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爭。這種社會組織叫“氏族公社”。人類社會就由原始群居階段進入到氏族公社時期。山頂洞人就處在氏族公社時期。

  4.鞏固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今天學習的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1)我國歷史可以上溯到什么時候?誰是我國最早的居民?(生答)

  (2)“北京人”是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發現的?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多久了?(生答)

  (3)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么?什么叫舊石器時代?(生答)

  (4)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進步?為什么會有這些進步?(生答,教師引導整理歸納)

  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的地方主要有四點:①北京人的模樣有些地方像猿,山頂洞人同現代人沒有什么區別。②北京人會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頂洞人已經撐 握了磨制和鉆孔技術,并且能用骨針和獸皮縫制衣服。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已會人工取火,山頂洞人的活動范圍擴大了。④北京人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已進入氏族公社時代。

  進步的原因: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勞動過程中,積累了經驗,提高了技術,增強了與大自然作斗爭的能力,這也促進了人類本身的進化和組織形式的改進。所以,人類社會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離開了物質資料的生產,就沒有人類社會的進步。

  5.練習與作業 

  (1)在《中國遠古人類遺址的分布》暗射地圖上標出“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所在地(課堂)

  (2)填表:填出“祖國境內遠古人類”簡表中的空白部分。(課內或課外作業 )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簡表

  (3)課外作業 :課文最后所引鑒體古文:“民始穴居,衣皮毛”,說的是什么意思?

  (三)教法建議

  1.本課教學要把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問題與教師的啟發講解結合起來,注意養成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教師講解時要充分運用9幅插圖和1幅歷史地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具準備:自繪一張《中國遠古人類遺址的分布》暗射地圖和填注內容的卡片及“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簡表”,供課堂教學和鞏固練習用。鞏固小結所提的問題,可制成卡片,向學生展示,請學生回答,或者用知識搶答賽的方式,以活躍課堂氣氛。有條件的學校,可將有關圖片制成幻燈片,利用幻燈教學,更直觀形象。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通用10篇) 相關內容:
  • 《驕傲吧,祖國》教學設計匯總(通用5篇)

    教學目標1.能快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2.了解南極惡劣的環境和北極科考的內容及意義,體會科學家的獻身精神和愛國情懷。教學重、難點用比較簡潔的語言說出課文大意;學習科學家為科學,為人民,為祖國勇于探索、勇于獻身的精神。...

  • 《祖國在我心間》案例(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在正確讀文的基礎上,自主讀詞識字,并學習在書上作簡單的標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2,在學習中,閱讀感悟,了解祖國的"遼闊",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的熱愛之情.3,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敢于發表獨到見解,拓寬思維空間;初步培養學...

  • 保衛祖國 依法服兵役(通用3篇)

    詳細介紹: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復習提問]舉例說明公民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的重要意義?(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公民能否自學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關系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關系著國家與民族的尊嚴...

  • 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精選3篇)

    [教學目標]感受錢學森愛國報國的深情,探究他身上體現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理清文章的條理結構。理解一些重要語句的含義。[重點難點]重點:理解一些主要語句的含義,感受愛國報國的赤子深情。...

  • 祖國江山的保衛者(精選2篇)

    教學目標:1、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祖國江山的保衛者,了解他們的革命斗志和奉獻精神,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懂得保衛祖國,人人有責。2、了解解放軍的生活情況,知道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學習解放軍叔叔的優秀品德。...

  • 《展望祖國未來》教案(精選2篇)

    3站實現民族復興教師寄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這個宏偉的目標而奮斗.展望未來,我們的祖國前程似錦.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是躍出東方地平線的一輪絢麗紅日.備課時間: 主備...

  •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實錄(通用12篇)

    師:上午,滕老師和大家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啊說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一連兩個學生都在復述課文)師:我發現了,注意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事,要注意這件事發生的時間,誰來說課文發生在什么時...

  •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案例(精選16篇)

    現代課程改革,要求語文教學以讀為本,并在讀中感悟。以讀為本,不是反反復復的你讀、我讀、他讀。不是沒有指導的讀書,那樣的讀書,只有機械的重復,必須枯燥無味,我在教學《回自己的祖國去》時,是這樣指導大家朗讀的。...

  •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會認18個生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習課文,感悟科學家華羅庚對祖國的赤子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1,會認18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1...

  • 《祖國在我心間》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之三佚名 這是一首兒歌,邊讀兒歌,邊在地圖上尋找祖國、家鄉的位置。在誦讀和實踐中,體會祖國多么遼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真摯情感。教學以朗讀訓練為主。在讀中有所感悟。...

  • 回自己的祖國去(通用15篇)

    教學要求: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華羅庚熱愛祖國,愿意把自己的知識奉獻給祖國的動人故事,教育學生樹立為祖國服務的志向。2、運用自學結合老師指導的方法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第11課展望祖國未來(通用3篇)

    第11課 展望祖國未來【攻堅克難 學海導航】1.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

  • 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通用15篇)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敘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細節場景,能說出自己的感受。”這篇課文就以“熱愛祖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討論,在解疑的同時,深化了對文章思想內涵的理...

  • 師大版第五冊第八課《回自己的祖國去》設計(精選12篇)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第五冊第三單元第八課 教學目標1.了解華羅庚熱愛祖國,愿意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的動人故事,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祖國的思想感情。2.認字17個。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感恩祖國的教案(精選2篇)

    活動目標1、理解詩歌中“祖國”的含義,知道祖國很大,很美,產生自豪感。2、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3、借助圖片或提示仿編兒歌。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 七年級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五月天缴清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色 | 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国产免费 | 9999精品免费视频 | 六月成人网 |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 | 亚色中文| 日韩欧美激情 |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在线A片软件 | 女人午夜又爽又高潮免费 | 成人免费xxx在线观看 | 一级特黄色 |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 精品伊人久久97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一二区 | 3333少妇影院| 亚洲精品v欧美精品动漫精品 | 国产麻豆精品a在线观看 | 超碰青青草原 | 日韩中文娱乐网 | 精品熟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亚洲欧美精品综合 | av亚洲精华国产精华 | 国产色系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 免费看裸体美女脱了衣服露视频胸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少妇寂寞找男按摩师性M | 国产资源无限好片 | 依人久久久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首创麻豆 | 成人av一区 | 在线亚洲欧美 |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a级片一区二区 | 香蕉啪视频在线是看 |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