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細胞》知識點歸納
一、 顯微鏡的結構:課本p36
▲顯微鏡的使用 p37-38 要掌握
二、注意事項
1.使用顯微鏡觀察時,為什么在下降鏡筒時眼睛要注視物鏡?
避免物鏡與玻片標本相撞,防止玻片標本損壞和劃壞物鏡鏡頭。
2.在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4.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是物像往哪偏,標本就應該往哪移。
三、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切片、涂片、裝片。
四、臨時裝片制作過程:
“擦”、“滴”、“取”、“展”、“蓋”、“染”、“吸”
注意: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什么要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而不滴清水?
避免細胞吸水膨脹。
2.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怎樣判斷這個污點是在物鏡上、目鏡上還是在玻片標本上?
先轉動目鏡,如果污點跟著轉動,該污點在目鏡上,如果污點不跟著轉動,再移動玻片標本上,如果污點跟著轉動,該污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轉動目鏡和玻片標本污點都不跟著轉動,則污點在物鏡上。
五、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區別:
相同點
不同點
植物細胞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都有線粒體。
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動物細胞
六、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1、細胞中的物質分為:有機物: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
無機物:水、無機鹽、氧等。
2、一般細胞中的帶酸味和帶甜味的物質存在于細胞液泡中的細胞液中
3、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4、在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把 光能轉換為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線粒體通過呼吸作用把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動物、植物生活所需。
▲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和線粒體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細胞內的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動植物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葉綠體和線粒體的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七、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頁1題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的dna中。dna是雙螺旋結構的。具有特定的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就是基因。
細胞核中有許多染成深色的物質,這些物質叫做染色體。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上有遺傳信息。
每一中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如人的體細胞都含有23對染色體)
八、植物體由小長大的原因是: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
細胞分裂的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遺傳物質也是一樣的。
▲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