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我國的珍稀動物
(3)說出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具體措施。
能力性目標:嘗試分析資料得出造成珍稀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原因。
情感性目標: (1)體驗與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愉悅情感。
(2)關注我國的動物資源狀況,增強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自覺性。
(3)形成愛護動物、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課下搜集有關珍稀野生動物的資料,做成“研究報告”、“小論文”或是“專題手抄報”等形式。教師收集、整理有關珍稀野生動物的錄像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活動一:學習查閱資料,分析資料
(意在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學會自主、共同合作、共同分享資料。學會利用先進資源進行學習的方法。)
活動二:看書上的資料,分析資料
(意在進一步培養學生學會分析資料,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活動三:小結活動二、三得出知識鏈中的內容
(意在通過學生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進行交流,互相學習。學習進行正確、公正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活動四:暢談野生動物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
(意在培養學生對實際生活的關注,對動物、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觀看錄象,發表見解:介紹見過的、聽說過的珍稀野生動物的情況。
方案一: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傳閱課下已查閱到的有關珍稀動物的資料,各小組之間相互交換資料傳閱。并討論教師提出的三個問題。
方案二: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到講臺上來展示本小組收集到的有關珍稀野生動物的資料,做成“研究報告”、“小論文”或是“專題手抄報”等。
小組學習,進一步討論教師出示的上述三個問題。
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學生之間可相互評價。
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暢談自己的認識。 方案一:播放一段有關珍稀動物瀕臨滅亡和人們保護它們的錄像。
方案二:展出一些教師課前搜集的珍稀動物的畫片。
方案三: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演示如何上網查閱珍稀動物的資料,
(建議:由于學生查資料的能力較低,課前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如何查閱資料、去哪兒查閱資料)
教師提出問題:
1我國有哪些珍稀動物?
2珍稀動物瀕危或滅絕的原因是什么?
3談一談保護野生動物的具體措施?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了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并及時給以指導。教師要特別關注那些沒有參與的學生在干什么,以便及時修正和改變教學方法吸引他們參與到教學中來。
教師深入到學生之中,參與他們的討論。
教師評價:對能得出正確結論的組給以表揚,對沒得出正確結論的組給以鼓勵。
得出上述三個問題的答案后,可接著提問:看了這些資料后,你還有什么想法?教師評價。
教師及時給以正確、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