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精選10篇)
典型例題 篇1
例1 下列各式哪些是代數式,哪些不是代數式。
(1) ; (2) ; (3) ; (4) ;
(5)3; (6) ; (7) ; (8)
分析 本題目的在于考查對代數式概念的理解.
解:(1) ,(3) ,(5)3,(6) ,(8) 都是代數式;
(2) ,(4) (7) 都不是代數式。
例2 填空:
(1)汽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 小時行駛_______千米;
(2)哥哥今年 歲,比妹妹大 歲,妹妹今年________歲;
(3) 行樹一共有 棵,平均每行樹有________棵;
(4)某件商品原價 元,春節期間以8折出售,則打折后售價為_______元.
分析 本題考查用代數式表示幾個比較簡單的數量關系,一定要熟悉書寫代數式時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解:(1) ;(2) ;(3) ; (4)
點撥 (2)(3)(4)小題往往易錯,(2)題關鍵在于分清大數、小數和差.(3)題在于區分份數、每份數相總量。(4)題是一道聯系實際的題目,首先要弄清打折的含義,其次要準確找到單位“1”.
例3 說出下列代數式的意義。
(1) ; (2) ; (3) ;
(4) ; (5) ; (6)
分析 本題考查用語言表達代數式的意義.
解:(1) 的意義是 的一半與5的差;
(2) 的意義是 與5的差的一半;
(3) 的意義是 除以 與 的和的商;
(4) 的意義是 除以 的商與 的和;
(5) 的意義是 與 的差的平方;
(6) 的意義是 與 的平方差。
點撥 本例中(1)與(2),(3)與(4),(5)與(6)實質為對比題型,它們的意義易混淆,要注意二者讀法的區別。
<<代數式>>
典型例題 篇2
圓柱圓錐的典型例題選
例1. 一個沒蓋的圓柱形鐵皮小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徑是20厘米。做這個水桶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數平方厘米)
解答:(1)水桶的底面積?(幾個底面積?為什么?)
( )(括號內應填什么單位?)
(2)水桶的側面積:
( )(括號內應填什么單位?)
(3)需要的鐵皮:
(平方厘米)
答:做這個水桶大約需要用1900平方厘米。
注意: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因為實際使用的鐵皮要比計算的結果多一些。要求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位進1。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例2. 有一張長方形鐵皮,如圖剪下陰影部分制成圓柱體(單位:分米),求這個圓柱體的表面積。(提示:圓桶蓋的周長等于長方形鐵皮的長。)
分析:因為圓桶蓋的周長等于長方形鐵皮的長,利用這個條件可以求出圓桶蓋的直徑,還可以求出圓桶的高。
解:圓桶蓋的直徑 (dm)
圓桶的高 (dm)
圓桶的表面積 ( )
答:這個圓柱體的表面積是131.88平方分米。
例3. 一個圓柱形油桶,底面直徑4分米,高5分米。這個油桶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解:(1)底面半徑: ( )(括號里填什么單位?)
(2)底面積: ( )(括號里填什么單位?)
(3)油桶的體積: ( )(括號里填什么單位?)
答:這個油桶的體積是62.8立方分米。
例4. 如圖所示,壓路機前轱轆長15米,前轱轆的直徑為1.2米,前轱轆轉動一周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解:壓路機前轱轆轉動一周的面積就是求圓柱體的側面積。
s=ch
c=1.2 3.14=3.768
s=3.768 15=56.52
答:前轱轆轉動一周的面積是56.52平方米。
例5. 一個圓柱形水池,在池壁和底面都要鑲上瓷磚,水池底面直徑6米,池深1.2米,鑲瓷磚的面積是多少?
解:圓柱形水池只有兩個面:一個側面和一個圓形底面,鑲瓷磚的面積就是在求圓柱的側面和一個底面的面積。
(1)側面積:s=ch=6 3.14 1.2=22.608
(2)圓形底面積:r=6 2=3 s=3.14 3 =28.26
(3)鑲瓷磚的面積:22.608+28.26=50.868(m )
答:鑲瓷磚的面積是50.868平方米。
[課堂練習]
1、一個圓柱體側面展開是一個正方形,邊長是6.28厘米,這個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
解:已知c=h=6.28 r=6.28 3.14 2=1
v=sh=3.14 12 6.28=19.7192
答:這個圓柱體的體積是19.7192立方厘米。
2、將一個棱長為8厘米的立方體木塊切削成一個最大的圓柱體,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
解:已知圓柱的底面直徑是8厘米,高是8厘米。
r=8 2=4 v=sh=3.14 42 8=401.92
答:這個圓柱體的體積是401.92立方厘米。
3、給底面半徑為50厘米,高為1.2米的油桶外表面涂上油漆,如果每平方米需油漆0.1千克,共需油漆多少千克?
解:已知油桶為圓柱體,它的底面半徑是50厘米,即0.5米;高是1.2米。
涂油漆的部分是圓柱體的表面積,即:
s=c(r+h)
=2 3.14 0.5 (0.5+1.2)
=3.14 1.7
=5.338
油漆的質量為:0.1 5.338=0.5338(kg)
答:共需油漆0.5338千克。
4、如圖所示,樂事薯片的包裝盒底面半徑是3厘米,桶長10厘米。每平方米的紙最多能做幾個薯片盒的側面包裝紙?
解:(1)樂事薯片包裝盒的側面積:
2 3 3.14 10=188.4(平方厘米)
(2)每平方米的紙最多能做幾個薯片盒的側面包裝紙?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0000 188.4≈53(個)
答:每平方米的紙最多能做53個薯片盒的側面包裝紙。
5、這個固體膠棒側面標簽需多大面積的紙?它的體積是多少?
解:(1)這個固體膠棒側面標簽紙的面積:
2 3.14 7=43.96(平方厘米)
(2)這個固體膠棒的體積:
r=2 2=1 v=sh=12 3.14 7=21.98(立方厘米)
答:這個固體膠棒側面標簽需43.96平方厘米的紙,它的體積是21.98立方厘米。
典型例題 篇3
范例1 (2002年北京市東城區中考題)閱讀《書的征服》(節選),完成文后問題。
書的征服
蔣子龍
〈1〉假若這個世界上沒有書,會是一種什么樣子呢?
〈2〉精神失去了陽光,思想無法傳播,知識不能保存,語言失去意義,人們的生活殘缺不全,生命將變得無法忍受……
〈3〉書有說不盡的好處。正因為如此,書才有強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我怕搬家就是怕搬書,所謂搬家主要就是搬書。每次搬家在家人和幫忙者的一再慫恿下都不得不扔掉一些書。逢年過節,把屋子收拾利索,長了能維持幾個月,短了不消幾天,屋子里又亂了,主要是書在搗亂,到處是書堆。外出總忍不住要逛書店,逛書店就不可能不買書。新書、準備要看的書、看了一半的書、寫作正用得著的書、有保存價值的書,占據了我的房子的絕大部分空間;而且還不斷擴展,每時每刻都在蠶食供我存身的那塊空間。這不是侵略是什么?我舒舒服服、自得其樂地接受這種征服和侵略。
〈4〉書不僅征服時間和空間,更征服人的大腦。但是,倘若一個人只是被書征服,而沒有征服書,充其量也只能算個書蟲。正如培根所說,把自己的大腦當成草地,任別人的思想如馬蹄一般踐踏。那樣的話,再好的書也將失去其魅力和價值。
〈5〉會讀書的人都懂得征服書。
〈6〉學生們有這樣的體會:一冊很厚的新書,會愈讀愈薄,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就剩下那么幾道題了。這叫吃透了,掌握了,征服了知識。
〈7〉讀其他的書也一樣。即使先被書征服,最后還是要反過來把書征服。
〈8〉書能夠給人提供多種選擇:生命的選擇,思想的選擇,生活的選擇。書里有各種各樣的人生,使我們生活在自己選擇的時代里。在自己的生命之外,還可以再補充別的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可以擁有多種人生經歷。每看一本書就是進入那個作家的頭腦之中,了解他的思想、感情、經驗和智慧。
〈9〉讀書需要選擇。如果不善選擇,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讀別人的書也讀不完。那又有什么意義呢?讀,失去了意義;書,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10〉我的辦法是,翻遍所有能接觸到的書,因為不親自翻一翻就不知好壞,難以取舍;然后把那些沒有什么價值的書扔掉——這種價值的評定是沒有什么統一的惟一的標準的,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一本書就像一根繩子,只有當它跟系著或捆著的東西發生關系時,它才有意義。同是一本書,對有的人毫無價值,對另外一個人說不定就有點用處。
〈11〉讀書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認真閱讀、仔細品味的一類書上。這類書能滿足你的精神需要,激發你的才智,幫助你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這樣的書。多好的書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12〉還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娛樂的書,可在沉悶無聊的旅途上,在緊張疲勞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著覺的時候去讀,而不必用正規的時間。我現在真感到時間寶貴,浪費不起,好像一天不再有24小時,只剩下20小時或18小時,其余的時間被電視和其他一些不用動腦子的活動占去了。我的窗臺上和寫字臺周圍書刊堆得過高了,就反省自己是不是讀書的時間減少了,于是拼上幾個晚上,把功課補齊。
〈13〉當然,還有一部大書,每個人都需要終生不懈地精讀粗讀苦讀喜讀,它就是生活這部活書。讀它不能代替讀印刷的書;同樣,讀印刷的書也不能代替讀它。
(1)作者說,書有“強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書的“征服性”和“侵略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2)作者主張要“征服書”,請結合本文內容,概括出兩種“征服書”的方法。
(3)第〈11〉段中寫道:“你要征服的也是這樣的書”。“這樣的書”有哪些作用?
(4)說說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義。
①把自己的大腦當成草地,任別人的思想如馬蹄一般踐踏。
②多好的書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解析 第(1)題考查理解概括能力。文中第〈3〉段中有“這不是侵略是什么”一句反問,從中可知這以前的句子肯定在談書的“征服性”和“侵略性”,而且第〈4〉段開頭的“書不僅征服時間和空間,更征服人的大腦”就是最好的總結句,因此可以根據這些內容來概括第(1)題。
第(2)題要求概括“征服書”的方法,文中從第〈5〉段開始就在討論如何征服書,因此只需將〈6〉~〈13〉段中的段落大意概括出來就可回答這一問題。
第(3)題考查對指示代詞所指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書”顯然指此段中提到的“能滿足你的精神需要,激發你的才智,幫助你完善自己”的書。
第(4)題考查理解能力。第①題中“草地”、“馬蹄”的比喻是理解的關鍵,從這些比喻中,可見作者對此種讀書方法的否定。第②題同樣運用了比喻手法,從喻體“祀奉物”的特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書的態度。
答案 (1)時間被書占用,空間被書占有,頭腦被書左右。(意思正確即可)(2)抓住精髓,掌握規律,把厚書讀薄;有選擇地讀書,不被書所累;認真品讀有益的書;不讓消遣、娛樂類的書占據正規時間;終生閱讀生活這部大書。(只要答出其中兩點即可)(3)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激發人們的才知識,幫助人們完善自己(4)①比喻盲目讀書,被書征服。②比喻多好的書也不能迷信。
范例2 (2002年北京市中考題)閱讀下文,回答文后問題。
親近自己的雙腿(有刪節)
……
③車前行著,我總覺得有點不大對勁,上好的馬路,車身卻微微顛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輪車那么平穩,而是向前一沖,片刻的停頓之后,再向前一沖。我正覺奇怪,突然發現蹬車的人只有一條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黃黃的褲管,挽一個疙瘩,懸在空中,隨車輪向前“沖”的頻率前后晃蕩著。他的左腿用力地蹬著踏板,為了讓車走得更快一些,臀部時時脫離坐墊,身子向左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④我猛然間覺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著他的斷腿,瞪著懸在空中前后搖擺的那截黃黃的褲管。我覺得我很不人道,我才30出頭,有130多斤的體重,體魄強壯……我的喉嚨有些發干,心里被一種奇怪的惆悵甚至悲涼的情緒糾纏著,籠罩著。我想對他說,不要再蹬了,我走著去。我當然會一分不少地給他錢,可我又生怕被他誤解,同時,我也怕自己的做法顯得矯情,玷污了一種圣潔的東西。
⑤前面是一帶緩坡,我說:“這里不好騎了,我下車,我們把車推過去。”他急忙制止:“沒關系沒關系,這點坡都騎不上去,我咋個掙生活啊?”言畢,快樂地笑了兩聲,身子便弓了起來,加快了蹬踏的頻率。車子遇到坡度,便倔強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趨勢。他的獨腿頑強地與后退的力量抗爭著,車輪發出“吱吱”的尖叫,車身搖搖晃晃,極不情愿地向前扭動。我甚至覺得這車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憐惜它的主人,才這般固執的嗎?車夫黝黑的后頸上高高繃起一股筋來,頭使勁地向前聳,我想他的臉一定是紫紅的,他那被單薄的衣服包裹起來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數。他是在跟自己較勁,與命運抗爭!
⑥坡總算爬上去了,車夫重濁地喘著氣。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悵和悲涼竟然了無影蹤了。我在為他高興,并暗暗受到鼓舞。在我面前的,無疑是一個強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為自己“掙”來了坦蕩而快樂的生活。
⑦待他喘息稍定,我說:“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說:“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氣蹬過80多里,而且帶的是兩個人!”“怎么走那么遠?”我問。“有兩個外國人來成都,想坐人力車沿二環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風景,恰巧坐了我的車。途中,他們想換車,以為我會半路出丑的,沒想到,嘿,我這條獨腿竟然一口氣蹬到底!”
⑧我不知道說什么好,既心酸,又豪邁,是那種近乎悲壯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看他那條斷腿。我很想打聽一下他的那條斷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終于沒有問,事實上,這已經無關緊要了。那條獨腿已經支撐起了他的人生和尊嚴,這就足夠了。
⑨別墅到了。我下了車,給他5元錢,他堅決不收。“講好的價,怎么能變呢?你這叫我以后咋個在世上混啊?”我沒勉強,收回了他找給的兩元錢。
……
⑩返回時,我徒步走過了那段40分鐘的路程。我從來沒有與自己的兩條腿這般親近過,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兩條腿這般有力過。
(1)第③段畫線句“我正覺得奇怪”中,“我”“奇怪”的是________。
(2)第④段中的省略號省略的是“我”的心理活動。請聯系上下文,把“我”心里想的內容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加粗詞語“掙生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從語言特點看,在第⑤段中有不少富有表現力的精彩語句。寫出你最欣賞的一句,并陳述理由。
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畫線句說“我心里的惆悵和悲涼竟然了無影蹤了”。起先糾纏著、籠罩著“我”的惆悵和悲涼,為什么到此時“竟然了無影蹤了”呢?
(5)第⑧段中說,車夫的那條獨腿“支撐起了他的人生和尊嚴”。從全文看,車夫的“尊嚴”具體表現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全文看,題目“親近自己的雙腿”的含義是: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第(1)題結合第三段中畫線句前“總覺得不大對勁”“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輪車”等語句可知“奇怪”的正是這些內容。
答案 上好的馬路,車身卻微微顛簸(或“上好的馬路,車身卻不平穩”;或“上好的馬路,車身卻微微顛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輪車那么平穩,而是向前一沖,片刻的停頓之后,再向前一沖”)
解析 解答第(2)題時應抓住“我”與三輪車夫的強烈對比進行思考:文中的“我”30出頭,體重有130多斤,而三輪車夫比我年長20多歲,而且還是個殘疾人;“我”逍遙自在地坐車,他卻在拼命拉車。因此心理活動應反映出“我”的惆悵甚至悲涼才行。
答案 抓住要點:他比我年長20多歲,又是殘疾人;我坐車,他拉車。
解析 第(3)題前一個問題考查對有特定含義詞語的理解。解答時聯系車夫的身份特點和我們的生活常識可知,“掙生活”其實就是指“賺錢過活”或“掙錢過日子”。解答后一個問題應扣住本文的語言特點——具體、生動、形象展開。
答案 前一空:掙錢過日子(或“賺錢生活”;或“自食其力”);后兩空答案略(需注意的是陳述理由時必須扣住語言特點——具體、生動、形象,并言之成理)
解析 第(4)題考查對語句含義的理解。解答時聯系后文“為他高興”“我暗暗受到鼓舞”等句可知此時“我”已被車夫的精神感動了,因此那種“惆悵和悲涼”才會“了無影蹤”。
答案 要點:在爬坡過程中,“我”看到了車夫頑強地“跟自己較勁,與命運抗爭”;“我”為車夫爬坡成功而高興,為車夫的精神所鼓舞;
解析 第(5)題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時要抓住文中車夫敘述的內容思考。
答案 車夫說好的價就不會變;車夫制止“我”下車,用獨腿頑強爬坡;車夫帶著兩個外國人一口氣蹬了80公里。
解析 第(6)題考查對文章標題含義的理解,因此既要理解其表層含義:用自己的雙腿走路,又要領會其深層含義:*自己的力量“掙”來快樂而富足的生活。
答案 用自己雙腿走路;用自己的力量“掙”來坦蕩而快樂的生活。
點評 本段閱讀重點考查字詞句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因此解答時,務必要圍繞文章的中心以及具體的語境。
典型例題 篇4
1.在下面的字母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線段。
分析,通過平移等輔助手段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平行概念。
答案:有平行線段的有:
2.經過a點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分析,運用三角板和直尺畫出經過a點的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典型例題 篇5
典型例題
例:
用三個6和三個0寫一個六位數,要求滿足以下條件:
(1)一個0都不讀出來
(2)只讀出一個0
分析:第(1)小題要根據"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應該把三個0都放在級尾。因此有以下兩種寫法:
① 三個0都放在個級的級尾,這樣的數是666000
② 萬級的級尾放一個0,剩下的兩個0都放在個級的級尾,這樣的數是
606600。
第(2)小題,根據每級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0,要使寫出的六位數只讀出一個零來,有三種寫法:
①、 三個0連在一起,可以放在第二、三、四位,也可放在第三、四、五位。這樣
的數有600066,660006兩個。
②、 只有兩個0放在一起,可以放在第二、三位,第三、四位,第四、五位、第五、六位,這樣的數有600660;660060;606006;660600四個
③、 沒有兩個0連在一起的情況,這樣的數只有606060一個。
典型例題 篇6
例1.判斷正誤.
1.一個四邊形必然是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中的一種.( )
分析: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梯形和正方形都是四邊形,它們是一些特殊的四邊形,除此外還有許多不規則的四邊形,它們既不是平行四邊形,也不是梯形、長方形或正方形.所以,“一個四邊形必然是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種”的說法應判為錯誤.(解略)
2.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
分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所以說它們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本題應判為正確.(解略).
3.有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 )
分析:一個四邊形有一組對邊不平行,而另一組對邊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如另一組對邊平行則它是梯形,如另一組對邊不平行則它就不是梯形.題目肯定“有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應判為錯誤.(解略)
例2.在平行四邊形中,畫出兩條不同的高.
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定義,可以分別過平行四邊形的頂點向對邊畫高;也可以分別過兩條邊上的任意一點向相應的對邊畫高.
畫法1: 畫法2:
例3.如圖,以ab為底,cd為高,畫一個平行四邊形.
分析:先想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再解答此題.
解:畫的步驟如下:
(1)連接a、c兩點;
(2)從c點出發作ab的平行線,并截取ce=ab;
(3)連接e、b兩點.
例4: 如右圖,在梯形abcd中,已知∠1=50°,ah是梯形的高.求∠bad的度數.
分析:從圖中看出,∠bad=∠2+∠had=∠2+90°
所以,只要能求出∠2的度數,就能求出∠bad的度數.
解:在三角形abh中,根據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得
∠2+∠1+90°=180°
因此,∠2=180°-90°-∠1
=180°-90°-50°
=40°
所以,∠bad=∠2+∠had=40°+90°=130°
答:∠bad=130°.
例5.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內角和各是多少?
分析: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可以分成兩個三角形,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由此可得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內角和各是多少度.
解: 180°+180°=360°
答:平行四邊形內角和是360°;梯形內角和是360°
典型例題 篇7
生日30歲生日,我點燃了53支蠟燭。妻子邊找酒邊嘮嘮叨叨地說:“沒聽說誰的生日是提前兩天過的,害得我啥也來不及準備。”桌上擺著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許多帶殼的炒花生,這最后一樣是我母親生前十分喜愛的食物。屋里的電燈滅了,燭光的火苗一齊跳起了“迪斯科”,為它們伴奏的曲子,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編的輕音樂曲《天女散花》。(a)我的眼睛濕潤了。母親穿著那件深藍色夾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經病懨懨的,說話要強打精神,只有臉上慈愛的神色是兒子每時每刻都能從愁容中分辨出來的。她說:“明天,是你29歲生日,過不過?”(b)我的心不禁震顫不已。母子異地生活多年,我從來就沒有記住自己的生日,而它卻像神圣的鐘聲,定時在母親的胸懷里撞響。然而我不忍心讓媽媽勞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城市,惟一需要的是治療和休養。我說:“媽,這次不過了吧,已經沒這習慣了。”母親眼光停滯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滯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說:“不講究就算了。”話語里分明藏有嘆息和莫名的遺憾。我們大家對她隱瞞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預感,因此,她有遺憾,我們是理解的。在她病逝之后我才發現,母親深感遺憾的卻不僅這一點。給母親立墓碑時,查閱她的生卒年月,我吃驚地看到一行字“生于1934年12月14日。”假如我們也想著給母親祝壽的話,每年母親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兩天。我懂了,可是懂得太遲了。母親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記著兒子的生日,何嘗不希望兒子關切地問一句,頭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為她的生日做些表示呢!可是,兒子竟讓她帶著莫大的遺憾去了……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個為我斟酒,一個為我切蛋糕。牧牧舉起酒杯,眨眨眼睛,大聲說:“爸爸,慶賀你的生日!”(c)我百感交集,本來濕潤的眼睛更無法睜開了。我把牧牧抱過來騎在膝上,和他頭碰頭地說:“今天不是慶賀,是紀念。來,牧牧吹蠟燭。”牧牧吹一支數一個數,吹到20支就發現了問題,“怎么這么多啊?”兒子和妻子都看著我,眸子里映了不同色調的燭輝。我對兒子說:“吹吧,吹完了講個故事給你聽。”牧牧吹完了,我當真講了一個“故事”,還告訴他別學“故事”里的那個人。他聽懂沒有很難說,但垂頭啜泣的妻子肯定是聽懂了的。(1)第①②段中有三處暗示了此次生日的特殊,這三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聯系全文看,標題“生日”包含了哪兩方面的內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3)第⑦段中說:“話語里分明藏有嘆息和莫名的遺憾”,第⑨段中說“兒子竟讓她帶著莫大的遺憾去了……”,這兩句話中加粗的詞能否互換?簡要說明理由。(4)聯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畫橫線(a)(b)(c)處分別表現了“我”怎樣的感情?(a)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的幾個人物形象,從人性角度分析,都是美的。請各用一個詞(兩個字)概括母親、“我”、妻子三人的性格特點。母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讀罷上文,忽然想起前不久,某校一名老師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家庭作業:給自己的母親洗一次腳。此舉讓家長、學生感慨很多。為了避免出現文中的遺憾,我們應該在平時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呢?請想一想,列出幾點你應該做的事。(7)上文中還有不少值得我們品味的地方,請自選一處,寫幾句賞析的話。解析 文后的(1)-(5)題均是圍繞考查理解能力而設計的,第(6)題則是拓展題,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實際而談,富有教育意義。第(7)題則考查鑒賞評價能力,整體而言考題設計富有新意,這也提醒我們廣大考生,閱讀理解同樣需要一定的生活積累。解答(1)-(5)題注意要盡量用原文中的詞語或句子,因為這些語言最能反映作者的真實意圖,如果一味用自己的語言去概括,很容易產生用詞不當或概括片面的缺點。解答第(6)題時要緊扣住要求,列出具體事項,所舉的例子應不少于兩件。解答第(7)題時應注意“自選一處”的限定,避免到處“開花”,可以從構思、描寫方法、語言等諸多方面選一項進行賞析,同時賞析的語言要做到簡潔流暢。答案 (1)30歲生日卻點燃了53支蠟燭 生日提前兩天過 擺放了母親生前喜愛的炒花生(2)①妻兒為“我”過生日②“我”為母親過生日(3)不能互換。“莫名”指說不出,“莫大”指極大,前者突出了母親的難言之情,后者突出了“我”深深的懺悔(4)虔誠的懺悔和自責 感受到母愛后的激動 既有喜悅、激動,又有遺憾、自責(5)慈愛 孝順 善良 (6)略 (7)略范例2 (2000年武漢市中考題)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5)題。傅雷家書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看的,不愿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嗦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真的,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這幸福不知應當向誰感謝,盡管沒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謝謝上帝了!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盡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厭煩。也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高峰的頂尖上所想的,所見的,比你們的不真實。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這兒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你走后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圣潔的、慈愛的!(1954年1月30日晚)(1)讀第一段,回答下面問題。①第一段“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中的“這一類的話”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內)②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樂又惆悵”的是什么事?為什么說它是“又快樂又惆悵”的?(2)在第二段中,作者寫道:“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讀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①作者說這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內)②本段畫波浪線的兩處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愉悅之情,請從語言運用的角度選擇其中一處來分析,說說它何以能表達出強烈的感情。(3)從本文語言特色考慮填入第二段橫線上的應是下面哪一句?簡要說明理由。①現實卻給你證明,我是對的。②現實卻給你證明我并沒大錯。(4)家書反映出傅雷對兩代人如何相處的一些看法。通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①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青年人應持有怎樣的態度?②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長輩應克服自身哪些弱點?(5)讀完本文后,結合對本文主旨的理解,寫出你此時最想對父親說的一句話。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理解內容的程度、感情的把握情況,以及聯系實際的水平。《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選文雖然篇幅較短,但是從中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傅雷是以怎樣的高度負責的精神與心力去培養兒子的,仍然為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感動。而要較高水準地完成文后題目,首先要領會選文中流露出的快樂與惆悵交融,教育與期望互通的復雜感受;其次還要注意傅雷對兒子的教育不是板著面孔的生硬式教育,而是朋友間交談似的和風細雨式的教導;最后還要注意答題時要怎么問怎么答,盡量用文中的關鍵句、關鍵詞答,特別是有字數限制時更要做到語言簡潔。如(1)題的①問如答成“你尿布時代的往事”就不能得分,因為文中很明確地說抖出這些事,“會引起你的憎厭”;②問的“令作者‘又快樂又惆悵’的事”就不能僅回答“兒子的往事”,而應該完整地回答“回憶兒子的往事這件事”才符合題意。答案 (1)①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②回憶兒子的往事這件事。因回憶兒子的往事(回想與兒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樂,因兒子離開父母(只能*回憶來寄托思念之情)而惆悵。(2)①兒子變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個朋友”不得分)②第一處從“轉折”或“襯托”的角度作答即可;第二處從“反問”的角度作答即可。(3)應選答②句。理由:第②句與全文語氣、口吻一致,態度謙和,語氣親切,像和朋友談心一般。(能答出本文的語言特色即可算全對。單就語言得體談只能得小部分分數。)(4)①青年人應該理解長輩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見。(意思對即可)②長輩應克服落伍、迂腐、不夠耐心、不太講究說話技巧等弱點。(5)提示:應圍繞兩代人如何相處這一主旨來表達。
典型例題 篇8
典型例題一1.求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6厘米 4厘米分析: 圖中給出的兩個已知條件并不是一組相對應的底和高,要根據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特性可以得出和高(6厘米)相對應的底也是4厘米,利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可以求出它的面積。解答: <!--[endif]-->(平方厘米)答: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2.求下面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單位:分米) 分析:已知平行四邊形的一組底和高分別是12分米和7分米,可以求出它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通過“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可以逆推出:底=平行四邊形面積÷高,已知面積是84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可以求出和6分米相對應的底,用 9分米),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已知平行四邊形相鄰的兩條邊分別是12分米和14分米,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長。解答: (分米)。答: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是52分米。3、在兩條平行線間畫出兩個平行四邊形(如下圖),試判斷甲和乙誰的面積大? 分析與解答:平行四邊形abcd和bcef是畫在兩條平行線之間,那么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因為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這兩個平行四邊形都是以bc為底,所以說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也相等的,底和高都分別相等,那么底和高的乘積(面積)也相等,從兩個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中減去同樣的一個三角形,剩下的面積也相等,所以甲和乙的面積是一樣大的。4、一個平行四邊形,若底增加2厘米,高不變,則面積增加6平方厘米;若高增加1厘米,底不變,則面積增加4平方厘米,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分析:要求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原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根據第一組條件,增加部分是一個底是2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邊形,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可以求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即求出原平行四邊形的高。根據第二組條件,,增加部分是一個高為1厘米,面積為4平方厘米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可以求出增加部分的底,即求出原平行四邊形的底。解答: (平方厘米)答: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典型例題二 例1.如圖,正方形bdec周長是24厘米,平行四邊形adeb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從圖上可以看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都與正方形的邊長相等.而正方形的邊長是(24÷4)厘米,所以平行四邊形adeb的面積就是(24÷4)×(24÷4)=6×6=36(平方厘米)答:平行四邊形adeb面積是36平方厘米. top 典型例題三 例1.在一塊長80米,寬35米的長方形地上,修了兩條寬分別為3米和2米的通道,其余的地方鋪上草皮(如圖).問:應鋪多少平方米的草皮? 分析:很顯然,鋪草皮的面積等于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兩條通道的面積,問題的關鍵是這兩條通道是什么圖形?因為兩條通道都是四邊形,且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所以兩條通道都是平行四邊形.要求出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邊分別是3米和2米,高是多少呢?這恐怕是個難點,你發現了嗎?它們的高就是長方形的寬35米,問題得解. 解:80×35-(3×35+2×35)=2800-175=2625(平方米)答:應鋪2625平方米的草皮. 例2.如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50平方米,它的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已知,底邊長已知,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高可求出,由觀察知陰影部分是一個直角梯形,這個直角梯形的上底為15米,下底為15-4=11(米),高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問題得解. 解:[15+(15-4)]×(150÷15)÷2=26×10÷2=130(平方米)答:陰影部分的面積是130平方米
典型例題 篇9
例1 20℃食鹽的溶解度為36克,求20℃時配成的飽和食鹽水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在該溫度下能配成30%的食鹽溶液嗎?
分析: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可知,36克是溶質需要溶解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所以溶液的質量是:100克+36克=136克。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可以求出。
解答:(1)
(2)不能配成。
點撥:通過此題解答,可知按溶解度配成的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是該種物質在該溫度下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最大值。在20℃食鹽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大值為26.5%,不改變溫度,就不可能再進一步溶解溶質,也不能將其濃度進一步提高。因此,不能配成20℃時的30%的食鹽溶液。
例2 在80克15%的 溶液里加入20克水或20克 ,計算用這兩種方法制成的兩種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分析:在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里用加水或加質方法改變它的質量分數要注意;各種量變的規律。只加水能引起溶劑量和溶液量的改變而溶質質量不變,即溶質守恒。只加溶質能引起溶質量和溶液量改變而溶劑量不變。
解答:原溶液中有溶質為80克×15%=12克
水為80克-12克=68克。
(1)
(2)
點撥:通過此題的計算可知,加水時只加在溶液的質量變化上,而加溶質時,除了溶質要加上還要加在溶液的質量變化上。
加水時不引起溶質質量變化可用溶質守恒計算列方程。
加溶質時要用原溶液中的溶質加上加入的新溶質和混合后的溶液中的溶質質量相等來列方程,也可解出。
例3 25℃,10克某鹽加入一定量的水,完全溶解后,得到不飽和溶液,若蒸發12.5克水后得到濃度為20%的飽和溶液。
(1)計算25℃時某鹽的溶解度
(2)原不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3)25℃時若要使5克某鹽從飽和溶液中析出來,需蒸發多少克水?
分析:此題,由已知溶質10克某鹽入手利用質量分數為20%,求出飽和溶液的量。再加上蒸發掉的水就可得到原來不飽和溶液。5克鹽是原來溶質的 ,因此,蒸發掉水為飽和溶液量的一半中的溶劑。利用質量分數與溶解度的換算公式,可直接求出25℃時的溶解度。
解答:
(1) = 25克
(2)原不飽和溶液的量為:
10克÷20%+12.5克=62.5克
原不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10克÷62.5克×100%=16%
(3)析出5克鹽需蒸發掉水為:25克-5克=20克。
點撥:能利用質量分數求溶解度的前提條件必須是飽和溶液。同理,利用溶解度也能求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此時的質量分數為該飽和溶液的最大值。析出晶體的條件也同樣是在飽和溶液中,蒸發溶劑的量決定析出晶體的量,與剩余母液的量無關。
例4 32.5克鋅與密度為 的硫酸溶液100毫升恰好完全反應,計算:
(1)可制得氫氣多少克?
(2)硫酸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3)反應后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分析:此題綜合了不少知識內容,其中包含了密度、體積、質量換算,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都包含在內。注意寫出完整的方程式并將純量代入方程式。溶液中只有參加反應的溶質才能代入方程。
解答:設可得氫氣質量為x,生成的硫酸鋅為z,硫酸溶質為y
列比例
解得:x = 1克 y = 49克 z = 80.5克
(1)生成 為1克
(2)硫酸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3)硫酸鋅溶液質量分數為
點撥:此題的關鍵步驟在于求反應后的溶液。求該溶液有兩個作法(一),總量守恒計算法。將反應物一邊的除不溶于水的雜質也不參加反應的雜質不計再內其它物質全部加起來,叫總量。例如,溶液中不參加反應的水也再內。減去生成物中沉淀后脫離反應體系的質量還要減去生成物中的氣體,因氣體已揮發掉。(二)溶液組成計算法。生成物溶質加上水,水一般最多時有三處,反應物中有酸和堿等溶液,除溶質外余下的水量,和酸堿反應中和后生成的水。
例5:23.04 g 和 組成的固體混合物恰好和189.8g,10%的鹽酸溶液反應,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克?
選題角度:通過分析的溶液的溶質的成分。
思路分析:此題涉及到四個反應:
由上面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質是 ,其中 是由 、 、 和 分別與 反應轉化而來的,而 是由 提供的。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的原子個數守恒,知每個 與2個 的cl原子相等。故有關系: 由此關系可求出溶質 的質量。
設完全反應后生成 的質量為 。
解得
啟示:由上可見,利用關系式解化學計算可起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作用。解題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是找到正確的關系式。如何找關系式呢?一般來說,有以下兩條途徑。
(1)利用元素的原子數守恒建立關系式;
(2)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的系數進行遞推,可找到反應物與生成物,反應物與反應物、生成物與生成物間的關系式。
XX年中學化學常見酸的特性復習
1、不穩定性酸這部分酸包括h2co3、h2so3、hcio、hno3(濃)、h4sio4、氫硫酸(h2s)、氫碘酸(hi)、氫硒酸(h2se)、氫碲酸(h2te)等。(1)常溫(或微熱)易分解的酸:h2co3、h2so3、hno3(濃)、h4sio4等。 ...... 1、不穩定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h2co3、h2so3、hcio、hno3(濃)、h4sio4、氫硫酸(h2s)、氫碘酸(hi)、氫硒酸(h2se)、氫碲酸(h2te)等。
(1)常溫(或微熱)易分解的酸:h2co3、h2so3、hno3(濃)、h4sio4等。
(2)見光易分解的酸:hcio、hno3(濃)。
(3)易被氧氣氧化而變質的酸:h2s、hi、h2so3、h2se、h2te等。
2、強氧化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hno3、稀hno3、濃h2so4、hcio等,它們的強氧化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常溫下,濃h2so4、濃hno3能使fe、ai等金屬發生鈍化。
(1)
能氧化大多數的金屬單質(au、pt除外)。
(3)能氧化部分非金屬單質(如s、c、p、i2等)。
3、強還原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h2s、hi、h2so3、h2se、h2te、h3po3、hbr、h3aso3等。
4、易揮發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f、hci、hbr、hi、濃hno3等。
5、高沸點、難揮發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h2so4、濃h3po4等。
6、具有漂白性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cio、h2so3等。
7、具有強吸水性的酸
這種酸是濃h2so4,濃h2so4可作氣體干燥劑。
8、具有脫水性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h2so4、濃h3po4。
9、能腐蝕玻璃的酸
這種酸是氫氟酸(hf)。
10、有劇毒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f、hpo3(偏磷酸)、hcn。
11、能溶解鉑、金的酸
這種酸是王水(濃硝酸和濃鹽酸組成的混合物)。
12、不溶于水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2sio3、h4sio4,硬脂酸、軟脂酸、油酸。
13、能與酸發生反應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2s、hi、hbr、氨基酸等,h2s、hi、hbr遇強氧化性酸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氨基酸中存在堿性基團氨基(-nh2)。
14、遇氨氣能冒白煙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鹽酸、濃硝酸、醋酸等,即它們揮發出來的酸與氨氣反應生成相應的銨鹽(固體)的緣故。
15、可用于制造炸藥的酸
硝酸可用于制取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tnt)、硝酸纖維等烈性炸藥。
16、能發生顯色反應的酸
濃hno3遇含苯環的蛋白質會顯黃色;苯酚與feci3溶液反應生成紫色的物質。
17、能發生銀鏡反應的酸
甲酸(hcooh)能發生銀鏡反應。
18、能發生酯化反應的酸
無機含氧酸和有機羧酸。
19、與苯環能發生取代反應的酸
濃hno3、濃h2so4可發生此類反應。
20、能作催化劑的酸
濃、稀h2so4、h3po4、濃鹽酸等,例如濃h2so4可作硝化反應、酯化反應、水解反應等的催化劑,磷酸是乙烯水化法的催化劑,濃鹽酸是制取酚醛樹脂的催化劑等。
典型例題 篇10
范例1 (2002年南京市中考題)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八月的陽光一進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邊盼信。土路上的塵土很厚,八月的陽光煮熟了那層泡沫,赤腳踏上去便會燎起幾個水泡。終于有一天,盼來了信,兩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兩個急著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對方的。小夏說:“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倆將半個月來的焦躁一起用歡笑發泄出來。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頭頂上的烈日。小夏一驚,小秋也一愣。后來兄弟倆半喜半憂地回家,將通知書念給父母聽。父親說:“上大學要這么多的錢?”母親只嘆了口氣。八月,棉花還沒到上市的季節。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籌借的錢還不夠費用的十分之一,兄弟倆上學掏空了家底,家里沒什么值錢的東西。母親只好把一頭正在長膘的豬賣了。八月的日子越來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學費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們去了學校。校長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無能為力,只好以學校的名義寫了封信給鄉政府,請他們想辦法。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親捧著由鄉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貸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過去。十天來的勞碌和心焦,使這個在太陽地里勞作了半個世紀的硬漢子也趴下了。上學的費用還不夠一個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無幾。沒想到這天郵遞員竟送來了一張匯款單,1000元,學校來的。附言欄里只有幾個小字:“祝賀!全體教師捐贈。”父親從床上爬起,母親趕緊將匯款單遞過去,父親的嘴唇嚅動著,發不出聲音。費用還只夠一個人的,日子不會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識到事情的嚴峻。三個人的目光一起盯著床上的父親。父親忽地一骨碌坐起來,說:“現在只有一條路,你們也都懂事了,自己決定吧。要不,抓鬮也行。”小夏和小秋頓時像兩尊雕塑。像是經歷了一個世紀,小夏抬起頭說:“小秋,你去吧,你的學校好。”小秋也抬起頭:“不,我比你年輕一歲,哥,你去吧。”這時誰也沒注意小夏一個微小的動作。他把手伸進衣袋,摸出那張錄取通知書,撕了個粉碎。小秋醒悟過來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淚水奪眶而出。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帶著200元路費出了門,他要去南方打工。父親欠下了許多債,小秋在學校還要許多開支。八月的陽光下,小秋站在村頭的土路旁,出神地看著泡沫似的塵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腳印……(1)閱讀全文,結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處把小說情節補充完整。(每處4字以內)(2)小說開頭一段的景物描寫主要有哪些作用?(3)“小夏和小秋頓時像兩尊雕塑”,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4)從全篇看,標題“八月的陽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之外,還有什么深刻含義?(5)“小秋站在村頭的土路旁,出神地看著泡沫似的塵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腳印……”請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像,描寫小秋“出神”時的心理活動。(50字以內)解析 第(1)題考查對小說情節的歸納概括能力。概括時一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內容,二要注意字數的限制。第(2)題考查對環境描寫作用的把握。小說一開頭主要描寫自然環境,一般來說,描寫自然環境是為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達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因此本題也可從表達人物急切心情的角度入手。第(3)題考查對修辭手法的判斷。這里運用了比喻修辭。一般來說解答修辭類表達效果時,一要注意其語境作用,二要注意其修辭作用。比喻通常的修辭作用是表達生動形象,因此解答本題時要將此表達出來。第(4)題考查對小說標題的理解。從標題“八月的陽光”的特點“炙烤人”上,可知它還喻指生活的艱難;從陽光可以“溫暖人”的特點上又可理解為它也象征著親情的溫暖、社會的關愛。第(5)題是道拓展題。要求想像合理,以心理活動描寫為主要內容,語言表達通暢。答案 (1)路邊盼信 撕毀通知(意對即可)(2)突出天氣酷熱,襯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3)比喻 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小夏、小秋震驚的神態。(4)可從兩方面理解:“八月的陽光”既暗示生活的艱難,又象征親情的溫暖、社會的關愛(5)略范例2 閱讀下文,回答文后問題。在那邊,白皙的少年看見了兩只水鳥。雪白雪白的兩只水鳥,在綠生生的水草邊,輕輕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美麗,安詳,而且自由自在。什么時候落下來的呢?白皙的少年想:唉想,要是把彈弓帶過河來,多好!然而立即又自行取消了這法西斯主義。因為那美麗和平自由生命,實在整個地征服了他。便連氣也不敢大聲地喘了。田野好靜。唯河水與岸呢呢喃喃。軟泥上有硬殼的甲蟲在爬動,閃閃的亮。水草的綠與水鳥的白,叫人感動。“要捉住就好咧。養起來天天看個飽。”黝黑的少年悄聲道。“不。”“你不喜歡?”“比你喜歡得多!”黝黑的一笑,也就啞默無語了。癤子隱隱地痛。那鳥恩恩愛愛,在淺水里照自己的影子。而且交喙,而且相互的摩擦著長長的頸子。便同這天同這水,同這汪汪一片靜靜的綠,渾然的簡直如一畫圖了。赤條條的少年,于是伏到草里頭覷。草好癢人,卻不敢動,不敢稍稍對這畫圖有破壞。天藍藍地貼著光脊的背。空氣呢在燃燒。 ① , ② 。忽然傳來了鑼聲,哐哐哐哐,從河那邊。“做什么敲鑼?”“哎呀,”黝黑的少年,立即皮球似的彈起來,滿肚皮都是泥巴。“開斗爭會!今天下午開斗爭會!”啪啦啦啦,這鑼聲這喊聲,驚飛了那兩只水鳥。從那綠汪汪里,雪白地滑起來,悠悠然悠悠然遠逝了。天好空闊。夏日的太陽陡然一片輝煌。(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①黝黑( ) ②癤子( ) ③覷( )④交喙( ) ⑤頸子( ) ⑥光脊( )(2)文中畫橫線的兩處,應依次填上________。(只填序號)a.無邊無際 b.無聲無息(3)對“然而立即又自行取消了這法西斯主義”一句中,“這法西斯主義”所指的內容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看見水鳥 b.捉住水鳥c.把彈弓帶過河來 d.把水鳥養起來(4)對“空氣呢在燃燒”一句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強調天氣的炎熱。b.用夸張的手法表現人們已經難以忍受這天氣了。c.這句是純客觀的環境描寫,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d.這句暗示著現實世界的殘酷,為后文鑼聲與喊聲作鋪墊。(5)下面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兩位少年,他們生活的世界潔凈而又美好,自由自在,這與當時的社會現實完全是一致的。b.這篇小說充滿象征意味。那片河灘象征著童年,那股野花芳香象征著童年,那輪“陡然一片輝煌”的夏日的太陽也象征著童年。c.小說結尾處寫白色鳥“悠悠然悠悠然遠逝了”,其實也象征著兩位少年的童年也似乎隨那白色鳥一同遠逝了。d.這篇小說反映了作者“不重故事,追求的是一種詩的境界,一種淡雅的、有些朦朧的可以意會的氣氛”這一寫作風格。(6)文中最能點明故事發生的社會環境的一句是( )a.四野好靜。b.天藍藍地貼著光脊的背。c.忽然傳來了鑼聲,哐哐哐哐,從河那邊。d.天好空闊。夏日的太陽陡然一片輝煌。(7)試談談對小說標題“白色鳥”的理解。解析 第(1)題考查詞語注音,注意聲、韻、調均要正確。第(2)題表面是考查選詞填空,實質是考查分析能力。這里所填詞語應與上文描寫的內容互相呼應才對。上文先提到“四野好靜”,然后又說“便同這天同這水,同這汪汪一片靜靜的綠,渾然的簡直如一畫圖了”,從這些內容的描寫上可推出這里應先填b然后填a。第(3)題考查對語意的理解。從內容上看“這法西斯主義”顯然應指前文提到的“把彈弓帶過來”,雖然b項表達的意思與“把彈弓帶過來”的潛臺詞意思一致,但由于“這”是近指代詞,因此選c更符合白皙少年的想法。第(4)題考查對環境描寫的理解。文中明寫少年寧靜、美好的生活,暗寫十年動亂的殘酷與荒謬,這里“空氣呢在燃燒”暗示著現實世界“斗爭”氣氛越來越濃,因此d項分析較符合文章主旨。第(5)題綜合考查了對小說主題、運用手法和風格特點的把握。其中a項的表述有誤。小說中描寫的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有著強烈的反差,作者正是希望通過這一反差來突出文革的“悲劇性”。第(6)題考查對環境描寫的把握情況。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可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和社會環境描寫(即點明時代背景的描寫)選項中a、b、d均屬于自然環境描寫,而c項中的鑼聲正是開“斗爭會”的鑼聲,屬社會環境描寫。第(7)題考查對標題含義的理解。解答時可以從白色鳥的生活環境、生存狀態以及最后被驚飛的結果上去思考它豐富的含義。答案 (1)①yǒu ②jié ③qù ④huì ⑤jǐng ⑥jǐ (2)b a (3)c (4)d (5)a (6)c (7)小說用“白色鳥”來象征兩個少年、象征人的童年、象征童年的心。而白色鳥生活的“綠生生的水草邊”以及它們“美麗,安詳,而且自由自在”的生存狀態中均寄寓著作者美好的生活理想,希望人們都享有這種“美麗和平自由生命”。但是現實是殘酷無情的,它們“驚飛了那兩只水鳥”,也打破了兩個純潔少年的童年夢幻,他們的童年似乎隨那白色鳥一道“悠悠然悠悠然遠逝了”,等待他們的是現實,是成年人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