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師教學用書》說明
這套教師教學用書是與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科書配套的。它幫助教師掌握和使用教科書,以利提高教學質量。 編寫這套書,我們注意了以下幾點: 1.以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為指導,以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科書為依據,努力體現大綱的各項規定和教科書的編輯意圖; 2.從當前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師的實際出發,既要幫助教師解決備課中的實際困難,又要有利于教師發揮獨立鉆研教材的積極性和教學的創造性,有利于教師發展教學個性; 3.內容力求準確,重點突出; 4.注意吸收有關語文教學研究的新成果。 這套教師教學用書按照教科書的編排體系逐課編寫,每篇內容一般包括課文說明、關于練習、教學建議、有關資料四個部分。 課文說明,就課文的整體以及重點、難點、特點,作精要的闡釋。既引導教師把握課文,又給教師留下進一步鉆研的余地。對這部分內容,教學中不要照搬,可以有所取舍。 關于練習,主要是說明練習設計的意圖,提供可作參考的答案,并針對學生做練習時可能出現的問題,說明如何引導學生靈活答題。 教學建議,一般包括預習指導、教學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力求具有實用性、啟發性和靈活性。 有關資料,包括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文體知識、有關圖表、課文評價、作者寫作體會等。鑒于有些學校工具書、參考書不足,這部分內容較為豐富。主要供教師參考,不要求一一講給學生。 在教學中要改變一個觀念。過去教科書只有一本,凡是編入教科書的都要教給學生;有所遺漏,教師就會被認為沒有盡到責任。這幾乎成了多年的通例,成了理所當然的固定的觀念。而使用這套教科書,必須打破這個觀念。現在的教科書不止一本,而且用于課堂上講授的這一本,內容也有許多層次,不要求全部由教師教給學生,相當一部分要由學生自學。課文分教讀和自讀,練習分必做和選做,自讀課文后的練習尤其可以靈活處理。厚厚的一本書,要求教師講授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教師教學用書僅僅是供教師參考用的,它對課文的評析又深又寬,提供的資料豐富充實,而且有時是幾種不同意見并收。教學建議更是僅就一般情況設計的,它只是力圖為教師的“一桶水”增添新水,當然更不要求教師全部傾倒給學生。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運用,教給學生的有“一杯水”就夠了。這一切,希望學校的領導、教師、學生和家長都能充分理解,尤其希望考試命題要充分考慮這個改變。 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有:王本華、顧之川、顧振彪、宋子江、金傳富。責任編輯:王本華。審稿:顧振彪、呂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