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同步練習
●強化提高題閱讀課文相關段落,回答問題。 (一)不必說_ ,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_____,肥胖的黃蜂_____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_____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bān máo_____,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_____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_____,_____,_____,_____。8.將文中橫線處補全。(加強記憶力)9.在原文中用“∥”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意。10.這段景物描寫扣住景物各自的_____。描寫菜畦、桑椹,突出了它們的_____;描寫皂莢樹、石井欄,突出它們的_____;描寫油蛉、蟋蟀,突出它們的_____;描寫黃蜂、叫天子則突出它們的_____。(a.形狀 b.顏色 c.聲音 d.狀態 e.特點)11.文中用了“不必說”“也不必說”,其原因是 (注意詳寫與略寫內容)a.這些景物描寫同泥墻根一帶的景物比較,沒有趣味,因此“不必說”它們。b.這些景物沒有什么特色,因此用“不必說”來否定它們。c.用這樣的句式可先作概括介紹,然后突出泥墻根一帶的景物。12.這段文字描寫景物有詳有略。詳寫什么?略寫什么?正確答案是a.詳寫兩個“不必說”所說的百草園的概貌,略寫“單是”所提的“泥墻根一帶”景物。b.詳寫“單是”所提的“泥墻根一帶”景物,略寫兩個“不必說”所說的百草園的概貌。13.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14.“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這句話表現了兒童的一種什么樣的天性? 15.描寫泥墻根一帶的趣味敘述了四件事,請概括這四件事(每件事不超過4個字)(1)_____ (2)_____ (3)_____ (4) (注意字數要求)16.上文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各舉一例。 (修辭手法的辨認) (二)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17.用簡潔的語句概括文段段意:_____ 。(要注意語句的“簡潔”)18.給文中加“△”的字注音。塑_____ 罕_____ 覓_____ 系_____ 19.解釋文中加點詞的詞義。 (字詞的音和義的掌握)鑒賞 人跡罕至_____ 相宜_____ 20.在原文中用短線畫出準確描繪捕鳥全過程的動詞,并說說這些動詞表達了兒童捕鳥時什么樣的心情。 (理解動詞所起的作用) 21.這段內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將文段的作用放到全文中理解) (三)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22.這段文字是承上啟下的過渡段,從內容上看重點是承上還是啟下? 23.從這段文字看,作者對百草園的感情是怎樣的?哪些語句表現得最充分? (緊扣“留戀”的感情去尋找相關的句子) 24.文中加點的詞語可不可以刪去?為什么? (關鍵詞是“也許”和“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