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教學實錄 2份
和于漪老師一起學語文——《往事依依》教學實錄
2003軍9月,“全國申小學語文孝文學改革研討會”在連云港市舉行,大會邀請的專家中有我一直崇拜的于滿老師。作為主辦學校的語文教研組長,我立刻想到要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讓于老師參與我們的“教研活動”。“作報告”顯得重復,“簽名”、“合影”缺少內涵,“座談會”時間不允許……我恰巧要教于漪老師的《往事依依》了。對了,為何不與于老師一起上這堂課呢?于是,在李震校長的指導鼓勵下,我就開始了這次“班門弄斧”的準備。
(教室后面懸掛大幅橫標:和于老師一起學語文)
師(激動、親切地):同學們,今天是一個令我們難忘的日子,我們將和于漪老師一起學習她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就是----(生齊答:“往事依依”)(師板書課題)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于老師的光臨表示最誠摯的歡迎。
師:同學們,自從我們學習了趙麗宏先生的《為你打開一扇門》之后,文學就在我們心中留下了初步的影子。生活中不能沒有文學啊!今天,我們和于老師一起走進《往事依依》,探究一下于老師是怎樣在文學作品的熏陶下步入人生之路的。大家都已預習了這篇文章,下面,我想請一個同學把這篇文章的第1段朗讀一遍,要帶著感情讀。在聽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想一想: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生朗讀課文第1段)
師:讀得怎么樣?(部分學生小聲說:“還可以。”)還有哪個同學愿意再讀一遍?(又一生讀)
師:這一次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有感情,好像有點意味深長。
師:哪個詞最能體現?
生:“年華似流水”,還有“但”字。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有些感悟了,不錯。讓我們來齊讀這一段吧。(生齊讀課文第1段,感情技入,在“年華似流水”和“但”等處作了重音和語調的處理。)
師:(略有夸張地范讀這一句,表達出一種感慨萬端的情緒)“年華——似——流水——”這幾個字為什么要如此朗讀呢?聽到老師的朗讀,你領悟到其中哪些感情?
生1:年華像流水一樣,非常快,從小到大,一步一步就流走了,很難再回來。
生2:還有一種感覺,我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有惋惜的意味,還想讓時間再來一次。
生3:我覺得是舍不得年華流去,有一種希望,讓年華停下來,讓自己重新走一次。
生4:我覺得,這里表達的是一種感嘆,感嘆時間過得很快。跟下文的轉折正好聯系起來。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回憶往事,感慨萬端,它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調,也緊扣了題目。緊扣題目的是哪一個詞呢?(生齊聲回答: 依依)
師:請大家看書下注釋,什么叫“依依”呢?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生齊聲回答:形容留戀)
師:“依依”是留戀的意思,在文中指縈繞胸懷,十分留戀。到這里我們已基本明白,文章的第1段很重要,它有總領全文的作用,它還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師邊講邊板書)這一段中哪兩個詞最重要,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