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同步練習(4)
【疑難解析】1.速讀課文,理清情節結構。
·開端:從“在大規模進攻開始的前一天”到“那是為應付這種緊急狀況而學的”。
·發展:從“聽到敲門聲”到“把門閂了”。
·高潮:從“棚屋后邊有一個小小的窗口”到“哦,當然啦。快!”
·結局:從“她毫不遲疑地把他送回壁爐邊的碗櫥里”到“她毫不猶豫地給了美國傘兵第二次機會”。
2.讀完全文后,你能說說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嗎?
甲生:這是一個寫法國女人救美國士兵的故事。
乙生:這是一個贊頌法國女人高貴品質的故事。
丙生:這是一個表現美國士兵機智勇敢的故事。
丁生:這是一個表現人類追求和平的故事。
3.課文寫了哪兩種勇氣?這兩種勇氣各有哪些表現?你更贊賞哪一種勇氣?說說你的理由。
思路:一種是美國傘兵的勇氣。他孤身陷入險境而能臨危不懼,積極求生,向法國婦女求救。在被捕后不絕望,勇敢逃生。在被圍捕走投無路情況下,仍不放棄,機智地折回小屋再次向法國婦女求救,連德國士兵也想不到回來搜捕而成功脫險。他的勇敢與智慧令人欽佩。一種是法國婦女的勇氣。戰爭是殘酷的,生活在飽經德國侵略者鐵蹄踐踏下的法國人民對于德國士兵的兇殘、暴力是再清楚不過的了。法國婦女不會不清楚藏匿盟軍士兵可能給她的一家帶來的嚴重后果,但她面對美國傘兵的求救毫不猶豫:“哦,當然啦。”這是基于對侵略者的痛恨,對兇殘、暴戾的侵略者的蔑視,對正義力量的支持,對正義必勝的堅信。但她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丈夫被殺死,她成了寡婦,三個小孩子成了孤兒。但當她再次面對美國傘兵的求救時,仍然沒有猶豫,還是那句質樸的話:“哦,當然啦。快!”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這是何等的無私。∶绹鴤惚挠職鈳в星笊谋灸,當然也不排除“為正義而生存”的因素,但法國婦女身上表現出來的,則是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對正義力量無私的支持,同美國傘兵相比,更可貴,更值得崇敬。
4.試改用美國傘兵的口吻復述這個故事,然后比較一下敘事角度和表達效果有些什么變化。
用美國傘兵口吻,是第一人稱,特點是便于直抒胸臆,讀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課文主要用第三人稱,特點是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從更多的方面自由地敘述,有利于突出文章主旨。
【重點品析】
1.“她長得并不漂亮,雖不是笑容滿面,但是她的眼光卻善良而鎮定。”她“不是笑容滿面”說明了什么?
說明法國人民在德國人的殖民統治下過著痛苦的生活。
2.“她滿臉蒼白,淚眼模糊”寫出了“她”當時的什么心情?
寫出了“她”失去丈夫以后悲傷、悲痛的心情。
3.“那傘兵蜷身擠出窗口,向樹林奔去!薄皵D”“奔”有什么表達效果?
“擠”寫出了窗口很小。“奔”寫出傘兵動作很快。
4.“哦,當然啦!笨坍嫵觥八钡氖裁雌焚|?
在生與死面前,為了救那個傘兵,“她”毫不猶豫地說出了這句話,表現了“她”為了和平,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
5.“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蹦敲,“她”信仰的是什么呢?
對和平的信仰,為了捍衛它,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
【課外知識補充】
風聲雨聲讀書聲
顧憲成是明代東林黨的首領。他少有才名,而且學習非常刻苦,經常秉燭夜讀。
有一天晚上,他的讀書聲被路過此地的陳云浦聽到。陳云浦駐足聽了一會兒,萌生了考一考這位少年的念頭。第二天,陳云浦約見顧憲成,并出了一個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