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運河與揚子江》《江之歌》《壺口與龍門》教案
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了解作者。
3、體會文章采用的方法,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寫作該文的目的。
教學步驟:
一、組織教學。
二、解決生字詞。
蜀山 開鑿 羨妒 怨尤 桅桿 匍匐
纖夫 卸下 呻吟 泯滅 磅礴 深槽
驟然 分外 大禹 鉗制 廝打 咆哮
剎那 舵桿
三、作者介紹
1、陳衡哲:女,現代作家。
2、毛姆:英國小說家,20世紀20年代曾經到過中國,沿長江溯流而上直至重慶。
3、葉其揚:選自《黃河新歌》
四、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運河與揚子江》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讓我們懂得了什么?(用課文的詞句回答)
采用了擬人,對話形式。
告訴了我們生命的意義在于奮斗和拼搏,自我創造,不要依賴別人。
2、《江之歌》這篇文章表面看是長江之歌,實際上寫作的對象是誰?他們的生活和歌聲是怎樣的?他們是怎樣工作的?但是作者卻透過表面,看到了蘊涵在這樣的歌聲下面的什么內涵?(用課文的詞句回答)
纖夫。他們的生活是艱難的、殘酷的、是最后的無望的抗議。
他們的歌是痛苦的呻吟,失望的嘆息,聽起來令人心碎,簡直不像是人的聲音。
作者看到和聽到了其中蘊含的拼搏,人類可服無情的自然力的無窮的精神。
所以作者寫這篇文章是要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同情,還有贊美之情。
3、《壺口與龍門》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哪些內容?和前面的文章比較起來,這篇文章有什么不一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壺口和龍門的地理位置,構造、那里和周邊美麗的景致,它的險要和發展。
和前面的文章比較起來,前面的文章是借助寫某一事物的某一個方面,來表達和寄托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所以他們的文體是散文。而這篇文章重在告訴我們有關壺口和龍門的有關知識,讓我們對它有所了解,這樣的文章,是一篇說明文。
五、 詞句品味、積累
在這一單元中,有一些寫得很好的,值得人尋味的好的詞語和句子,通過看課后練習袒嵫綰畏治齪么屎鎂洹7椒ǎ?br>
1、從這個詞語和句子本身所表達的意思去看。
2、從這個詞語和句子所在的句子和段落所表達的意思上去看。
3、用換詞法,從表達的輕重、感情色彩、涉及的范圍等等方面去考慮。
六、單元小測驗 (一課時)